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汉中之战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为什么不帮助蜀汉这个盟友

汉中之战东吴在做什么 东吴为什么不帮助蜀汉这个盟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4/1/24 19:37:02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中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中之战蜀汉和曹魏打得不可开交,东吴作为蜀汉的盟友,东吴为什么没有出来帮忙?东吴到底在做什么事情?这个盟友为何没有出现?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逐渐一统了北方,中原地区整个范围内都在曹操的地盘里。由于曹操的强大,后来又是南下攻吴,进行了赤壁之战。这一战,曹操损失惨重,曹操经此一战后无力顾及南方,更无实力再度伐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没有了。这一战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在西南,孙权占领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权和刘备在占领了荆州之后,之后刘备迅速又占领了益州。这时候的刘备还没有占领汉中这个千里沃土的宝地。同时,曹操也想占领这个宝地,曹操明白这里决不能落入曹操的手中。曹操和刘备就在汉中这个地方进行了交战,此时曹操的势力不会很强大,因为之前刚刚发生了赤壁之战,还没有完全的喘息过来。这时候的曹操和刘备真的是势均力敌,他们在汉中决战之际,和刘备一起打赢赤壁之战的孙权在哪里呢?他是想再次和刘备搭档一次,直取曹操老巢吗?

孙权忌惮,刘备势强

这时的孙权没有想着出手相助刘备的意思,更加没有出手,反而是想着怎么打自己的小算盘。在孙权的思虑下还有一帮大臣的商讨下,大家都一致认为如果汉中之战刘备胜利以后,东吴的形势可能会很被动。

因为刘备刚刚占领了荆州,还有荆州下面的武陵郡等四个郡,这里从军事上说,地理位置尤其重要,谁占领了这里谁就能取得军事的主动性。刘备有着益州,又有这几个郡,谁能接受自己的邻居有着这样大的地盘。和自己的周边密切联系,将来万一自己也被联系进去了怎么办呢?他就主动去占领荆州,尽可能的减少可能的危害。

孙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首先就是如果刘备汉中之战胜利了,千里的沃土可以提升国家实力,刘备又占有长江上游、长江中游,再加上荆州周边的四个郡,这样的地盘也是在是太大了,重要的是汉中是宝地,可攻可守,荆州亦是如此,刘备甚至还可以对东吴图谋。孙权这时候向北只有过了长江才能和曹操打仗,这样主动水军出击肯定是损失过重的。不像刘备可以走一部分水路,也能陆地进攻曹操。孙权作为东吴的掌权者,他所考虑的更应该是全面的,因为国家盟友之间,也许今天还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了。

蜀国大胜,仲谋图荆

回到刘备和曹操汉中之战,起初的刘备对抗曹操,曹操的军队隐约间占据优势。其实也就是,刘备和曹操对抗,还是打不过曹操,孙权也不能,两者还是需要相互倚重才是,否则等到了曹操真的消灭了其中一方,剩下的哪一方也是打不过曹操的。

孙权这时候并没有急着出手,他在观看交战双方的发展事态。若是刘备能赢,孙权就去攻打刘备荆州的几个郡;若是曹操一路破竹,打的刘备节节败退,那么再去相助刘备。

结果是刘备竟然占据了优势,刘备竟然可以单独和曹操相抗衡了?这怎么能不使孙权紧张?可以说,刘备的优质越大,孙权的心理负担也就越大。孙权知道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打仗,孙权就表现得向曹操臣服了,和曹操往来,他们为的是将来的互相照应和以防万一。为了使得双方显得紧密,更是进行了通婚。孙权和荆州的刘备二弟关羽也是想打算联姻,可是孙权没想打的是,关羽竟然丝毫没有把他这个一方霸主放在眼里,断然拒绝了。孙权早就没下了报复刘备的种子,借荆州不还。

武圣被害,火烧连营

孙权在刘备快要打胜仗的时候,筹备怎么向蜀汉发兵了。刘备和关羽两兄弟东西呼应,刘备在西面追击曹操,关羽从荆州出兵在东面截击曹操。曹操在荆楚之地损兵折将,到了让曹操肉痛的地步,曹操大败溃走。出其不意的是,孙权的大将军吕蒙,率领着江东子弟主力军,渡过江面智取荆州,关羽遭遇突袭损失惨重,最后荆州城被占领。自己也无奈败走麦城,最后身陨。

刘备失去了荆州,勉强夺得了汉中之地,还失去了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五虎上将之一。这种损失,刘备怎么能够接受呢?经历了这一战后,刘备就要举重兵攻打东吴。不幸的是,火烧连营之后,几乎烧光了蜀国的国力和气运。最后刘备的蜀汉只是在延长寿命而已,无力进攻曹魏和东吴。

这一场战斗,东吴打的好但是很不地道。让人看起来只是卑鄙小人的举动,这也难怪气的刘备直欲发狂。是谁都无法忍受这样的哑巴亏吧!

孙权在战略上赢得了这一场战斗,可是在格局和道德上却难以让人服气。孙权在惹怒刘备后,刘备几十万大军东征孙权,孙权也是有些担忧的吧!之后蜀汉一蹶不振,东吴也不能再打仗了,曹魏还是实力很强。曹魏国力恢复的最快,国家实力也最强大,那么曹魏一统三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关键的一步走错了,那么也就只有默默的等待灭亡了。有时候,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机会也就那一次,走错就不会再有好结果了。失去的是国家的前途,不只是一场战争的输赢!

标签: 历史汉中之战蜀汉

更多文章

  • 开禧北伐是如何开始的?对南宋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开禧北伐,韩侂胄

    对开禧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绍兴和议,一场让南宋彻底蒙受屈辱的和议,一个用名将岳飞的生命换来的和平。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这里面丢掉的不再是宋高宗赵构的面子,更是断绝了宋代收复中原的希望,尤其是大散关。本以为南宋就这样走向终结,但无奈南宋朝中有几个人按耐不住内心的狂野

  • 都说刘秀的昆阳之战很诡异,那白沟河之战又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秀,昆阳之战

    我国战争史上,两军交战时出现过非常诡异的事情,最著名的莫过于公元23年的昆阳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昆阳之战是刘秀的成名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当时王莽的新军近四十万,而守卫昆阳的义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四十万围攻两万,似乎胜负已见分晓,但刘秀可是位面之子,

  • 如果孙权不从背后攻击关羽,关羽还有机会击败徐晃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关羽,徐晃

    樊城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又一场重要的战役,直接影响着三国鼎立之后的发展,造成刘备试图统一天下的困局,为三国归晋打下了楔子。对于刘备来说,汉中之战的胜利稳固了益州,而樊城之战则粉碎了刘备进一步北上胜利的可能性。那么再回头看看樊城之战失败的原因的时候,许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孙权身上,假如当初孙权顾全大局,不从背

  • 宋元襄阳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影响?南宋为何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襄阳之战,宋元

    对宋元襄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宋代的商品经济固然发达,但是在行军打仗方面仍然存有短板,而这也正是元军得以突破的关键。宋元时期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襄樊战役,因为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王朝的更替。“襄、樊为朝迁之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

  • 诸葛亮在卤城之战中,他采取什么战略把司马懿逼入绝境?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诸葛亮,卤城之战

    有些人会认为诸葛亮不善军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历史上诸葛亮有一场战役,他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把司马懿逼入了绝境,而这场战争就是卤城之战。诸葛亮是诱敌深入这一计策的大师,然而他却不是诱敌深入的发明人。应该说自从人类有了战争开始,就有了诱敌深入。原始社会的部落战斗一方假装战败,一方追击,等时机一到立马反

  • 关羽取得了暂时的绝对胜利,为何没能拿下襄阳与樊城?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关羽,襄阳

    传统意义上的襄樊之战,是指公元219年七月关羽从荆州开始北伐襄樊的战争,实际上,襄樊之战开始的时间,早在半年到一年前,也就是218年到219年初,刘备在参与汉中之战时,就已经开始了。之所以这么说,因为有一个很明显的证据,那就是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与曹仁、吕常镇守的南阳郡的交界线应该是在当阳附近,但是关

  • 赵奢的战功具体如何?他有像儿子赵括一样“纸上谈兵”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奢,赵括

    赵奢,战国名将,赵括之父,一生期间南征北战。他挂帅的阏与之战,一举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威名传遍六国。甚至在唐代,唐德宗为他及其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宗庙祭祀,可见赵奢之功。我们不禁要问,他的战功具体如何?难道像他儿子赵括一样“纸上谈兵”?他为何有此成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如果没有仓亭之战的话,袁绍还有机会蓄积实力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仓亭之战,袁绍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之间的官渡之战是袁绍霸业的破灭之战,在此战之后,强弱势力发生转变,袁绍再也不具备军事上的优势了。不过大家不要忽略一个细节了,官渡之战是建安5年打完的,而袁绍则是建安7年5月才病死的。事实上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袁绍不仅仅平底了冀州的叛乱,而且又一次与曹操集团发生了

  • 强川口之战是怎么回事?这场战役让蜀汉有怎样的损失?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强川口之战,蜀汉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发生在沓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廖化、张翼和邓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得知魏军主力进至沓中,姜维率领廖化和张翼领兵出战。在与曹魏天水太守王颀的较量中,姜维仅用了三个回合便将对手击败。王颀落荒而逃,姜维紧追不舍。就在此

  • 如果赵国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还会发生长平之战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赵国,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地区进行了一场灭国级的战略决战,这场战役,双方投入兵力过百万,耗时三年,消耗钱粮无数,最终以秦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赵国损失士卒45万,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作战。而这场战役的起因,皆因一个小小的上党郡的归属问题。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赵国当时不贪图韩国的上党郡,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