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官渡之战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官渡之战对历史的格局有哪些影响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4/1/20 10:15:57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焚毁袁军粮草,使得袁军丧失斗志,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背景

汉献帝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即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司隶以及部分豫州、扬州寿春一带。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此时已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结连乌桓,尽有黄河以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起初形势绍强操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河北的袁绍,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江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渐渐有利于曹操。

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彻底消灭,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刘表表示中立,孙策200年五月遇刺身亡。局势变得更加明朗。

备战

建安四年(199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劝告,归降曹操。刘表虽然表面上答应支持袁绍,但他并未出兵,持观望态度。曹操用卫觊之计,镇抚关中,并在官渡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以防备袁绍攻击许都。

建安五年(200年)春正月,曹操出人意料地先进攻徐州的刘备。众将认为应先打袁绍,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打,将来必有后患。袁绍没有大志向,但反应迟缓,肯定不会行动的。”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于徐州,关羽被生擒投降,旋即还军官渡。不出曹操所料,袁绍迟疑不决,失去夹击曹操的良机。

声东击西

建安五年(200年)春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率部队于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进攻东郡太守刘延,袁绍引兵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准备渡河。夏四月,曹操用荀攸之计,声东击西,佯装欲于延津渡河。袁绍听闻曹兵渡河,即分兵西向。曹操引军突袭白马,未至十余里,颜良于阵间大惊,来逆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关羽斩颜良,白马之围遂解,曹操迁移民众,沿河西南向退。是役袁军折损颜良部队。

以利诱之

袁绍率军渡河,追击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骑兵解鞍放马,将辎重丢弃。文丑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追至,士兵们争夺辎重,情况混乱。曹操以五百余骑,乘机突击,大破,斩其骑将文丑。此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详见延津之战。

当时,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因被刺客暗杀而终止。

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为曹仁击破。

相持

八月,袁绍不听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自阳武逐渐进逼至官渡,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

九月,曹操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坚壁拒敌。袁绍建高橹,垒土山,居高而射,曹兵只得蒙盾而行。曹操于是制作霹雳车,发石击破橹楼。袁军又掘地道,曹军就挖长沟。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明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就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明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愿明公审时度势啊。”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令徐晃等人骚扰袁军补给线。

奇袭

十月,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屯宿于距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沮授建议增派蒋奇率部于侧翼掩护,袁绍不从。许攸献计轻军夜袭许都,也不被采纳;其家属犯法下狱,许遂与袁决裂,转投曹操。曹操光着脚出来迎接,问计于许攸。许攸告诉曹操,袁军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守备不严,劝他轻兵破袭,则袁将自败。

曹操当机立断,发动乌巢之战,令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领步骑五千人,伪装成袁军蒋奇部队,人衔枚马缚口,携带柴草,从小路夜行,迅速赶到乌巢,纵火围攻,淳于琼部惊慌混乱。拂晓,淳于琼才发现曹操兵少(只有5000),出阵反攻,曹操率军突击,淳于琼又退守营中。袁绍得知军情,只派轻骑救援淳于琼,而命令张合、高览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营。张合认为,乌巢战场才是战局关键,应全力救援,袁绍不听。援军迫近乌巢时,曹操鼓舞士气,集中兵力,先斩淳于琼,再破援骑,将袁军物资全部焚毁。

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合、高览,张、高二人获知后方有变,率部降曹。于是袁军完全崩溃,曹操见袁绍军心阵脚大乱,便兵分八路大举进攻,袁军大败往北奔逃,军队死伤难以计数,经此一战袁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袁绍与长子袁谭仅率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

结果

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再发生仓亭之战,袁绍再次战败。在两次与袁绍的战役战胜后,曹操威震天下,而袁绍元气大伤,已无力与之争衡。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病而死,袁谭、袁尚争位,河北大乱。曹操乘乱进取,最终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统一北方。

标签: 历史三国官渡之战

更多文章

  • 鄱阳湖之战双方兵力相差三倍 朱元璋是怎么以弱胜强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朱元璋,鄱阳湖之战

    对鄱阳湖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书籍,那么我们一定会想到我们今天的四大名著,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三国演义,在我看来,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让我们值得敬佩的人物和事件。今天我们要学到的这场战役也是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元朝末

  • 京师保卫战中,于谦起到了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北京保卫战,明朝

    北京保卫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449年十月,一场战争的阴云笼罩在繁华的大明都城北京城上空,这场战争差点就让北京成为蒙古人的都城,大明也差点要改朝换代。这场战争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下午,北京德胜门外陆陆续续来了一些狼狈不堪的士兵,这

  • 巨鹿之战的经过如何?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秦,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或作钜鹿之战)是秦朝末年(前208年十一月 - 前207年七月),秦军与诸侯联军在巨鹿郡(古郡名,今河北省巨鹿县)的一场大决战。最后,项羽楚军等大破王离统帅之秦军,消灭了秦军主力之一。秦围巨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即秦二世登位一年后,陈胜起反于大泽中。秦将章邯编骊山刑徒成军队,

  • 春秋时期城濮之战结果如何?晋文公竟因此成为中原霸主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城濮之战,春秋

    晋文公于周襄王二十年,即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初,率军由棘津(河南滑县西南)渡河,进攻附楚的曹、卫,企图诱楚来援以解宋围。正月占卫五鹿(河南清丰西北),二月进至敛盂(河南濮阳东南)与齐昭公会盟,都城楚丘(河南滑县东北)的卫人逐其君降晋。三月攻占曹都陶丘(山东定陶西北)。但楚军不受调动,反而加紧围

  • 宁远之战中,明军是如何打破后金的不败神话取得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宁远之战

    宁远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着骁勇善战的八旗军杀气腾腾地冲向广宁(今辽宁北镇)。在后金八旗军猛烈的攻势下,明军很快便被打地四散奔逃。自此,广宁等四十多个城堡尽归后金。努尔哈赤得到广宁之后锐气更盛,他不断在地广宁集结兵马,想要一举攻下山海关。消息传来

  • 幽州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战争对双方分别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幽州

    很多人都不了解幽州保卫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重登皇帝宝座后,对中原割据势力——前晋所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南征行动,以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幽州之围”。小编就来继续为大家详细介绍幽州之围,以及随之发生的幽州保卫战。公元9

  • 凉州之乱是如何发生的?对历史格局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汉朝,凉州之乱

    东汉末年发生的凉州之乱(年至年)是中国西部的凉州(约在今甘肃)羌人反对汉朝朝廷的叛乱。小月氏和同情他们的汉朝叛军很快加入,意图从朝廷手中夺取凉州的控制权。此乱在黄巾之乱后不久,是一系列导致东汉衰亡的变乱之一。虽然相对未受到传统史家们的重视,此乱仍有着持久的重要意义,动摇了中央朝廷对西北的控制,为未来

  • 渭南之战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最终胜利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渭南之战,三国

    渭南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争初期:曹操听说马超和韩遂造反,亲自带领十万大军进攻潼关,双方大军在渭河一带对峙。在曹操的军队到来之前,马超建议凉州军固守营寨,等到曹操粮尽的时候再进行攻击。韩遂则认为凉州军兵强马壮,应该趁着曹军渡河的时候发动攻击,以便于一战击垮曹操。曹操听说了马超的这

  • 泓水之战遭到彻底失败?只因宋襄公以“仁义”指挥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泓水之战,宋襄公

    泓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38年,交战双方是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和楚国(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一带)。战争的发动者是宋襄公,结果宋败楚胜。宋襄公以“仁义”起家,也以“仁义”覆败。泓水之战就是他以“仁义”指挥战争遭到彻底失败的一次战例。

  • 平夏城之战,北宋是如何战胜西夏的?北宋当时的军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平夏城之战,北宋

    对平夏城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宋这边还在修建平夏城的时候,西夏那边就坐立不安了,宋军现在等于在他们头上架把刀,这谁能受得了,于是西夏大将嵬名阿埋和妹勒都逮,就率领十几万大军过去征伐,不过这次西夏军是要打有准备的仗了,只见西夏士兵每个人都是左手拿锹,右手拿刀,身后还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