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传奇系列:娼妓李娃与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获得荣耀

唐传奇系列:娼妓李娃与荥阳公子历经磨难,终于圆满结合获得荣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2/9 3:27:20

李娃传》是唐代学家白行简所创作的一篇传奇(小说)。成书于唐代,收录于《太平广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天宝年间,常州有一大户人家,户主荥阳公为常州刺史,在当地很有声望。年近五十,膝下只有一子,才满二十岁,英俊潇洒,才思敏捷,卓尔不群,荥阳公非常器重他,常常对人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

那一年,公子被选为秀才,将要赴京参加科举。临行前,荥阳公为他准备了漂亮的衣服和华丽的马车,携带了足够两年的盘缠。

其父鼓励他,我看你才华横溢,必定会高中状元。公子也信心满满,认为此次赴京,一定会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公子从常州出发,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来到长安,在一个叫布政里的客栈住了下来。

有一天,公子在外面访友归来,路过一个叫鸣珂曲的巷子,看见一所宅院,大门半掩,有一位身穿青衣的美女立于门前,只见她婀娜多姿,顾盼生姿,人间绝色。

公子被美女的容貌惊呆了,不知不觉收紧了缰绳,舍不得离开,还故意将自己的马鞭失落在地上,磨蹭时间。美女回眸一笑,一笑倾城,公子彻底沦陷了。

可是又不好贸然上前搭讪,公子只得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客栈,朋友打听美女的来历。朋友告诉公子,那名美女名叫李娃,京城名妓,没有百万铜钱别想俘获她的芳心。公子势在必得,豪爽地说道,百万铜钱算什么,只要美女在怀,在所不惜。

过了几天,公子穿上漂亮的衣服,骑上高头大马,带上僮仆,又来到了李娃的住所。

一位银发老太太前来迎接,她是李娃的鸨母。老鸨把他安排到一间陈设非常华丽的客厅歇息,对公子说,她有一位女儿,略通曲艺,愿为公子献上一曲。

丫环将李娃迎了出来,只见她明眸善睐,顾盼神飞,袅袅婷婷,妩媚含羞。公子立即起身,双眼不敢直视,与李娃对拜行礼。

入座,宾主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近傍晚,老鸨提醒公子时候不早了,该程回去。公子故意说他住得很远,恐怕一时之间赶不回去,希望老鸨能留他借宿一晚。

老鸨面露难色,这时,李娃接过话说,如果公子不嫌房间简陋,可以委曲将就一宿。老鸨给公子安排了一间豪华的房间,还给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吃过晚饭,公子与李娃在房间里亲密地交谈,老鸨见状,很识趣地就退出房间。二人在房间打情骂俏,无所不至,遂两相恩爱。

一夜无话,第二天,公子便命人将自己的行李搬到了李家,打算在那里长住。从此他再也不出门,也不与亲友们联系,日日夜夜与李娃长相厮守。

这样的神仙日子过了一年,公子的盘缠慢慢耗尽了,他变卖马车,打发走了僮仆,老鸨开始对他有所冷淡,只有李娃对他一往情深。

有一天,李娃对公子说,他们二人相处也有一年了,可是一直没有身孕,想和他一起去寺院拜佛求子。公子不知是计,爽快地答应了。

公子典当了身上的衣物,买了一些祭品,骑上驴和李娃一起赶往寺庙,并在那里住了两天,然后准备回家。

当他们来到北门时,李娃说,她有个姨妈家住在附家,不如一起去探望一下。公子同意了,前行百余步,拐过一道巷子,果然看见一幢房子。

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出来迎接,见到李娃十分亲热,称她为甥女。李娃将公子迎荐给她的姨妈认识,三人一起进入西厢房闲聊。

这时,有一个人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告诉李娃,鸨母得了重病,快不行了,让她赶快回去。李娃说她先走一步,回头派人接公子和姨妈。

公子也要跟李娃一起走,姨妈拦住公子说,李娃急着见鸨母最后一面,你应该留下来和我一起商量对策,怎么可以走呢?公子认为有道理,就留了下来。他们一起等了很久,也不见李娃回来,姨妈心里很焦急,让公子回去看一看那边啥情况。

公子立即动身,等他赶到李家时,只见一把大锁挂在了门上,还贴了封条。公子大吃一惊,赶忙向邻居打听,邻居告诉他说,这个房子是李家租赁的,合约已到期,她们刚刚才搬走。

公子心知受骗,想要赶回姨妈家问个究竟,可是天色已晚,只好又去当铺当了一件衣服,换了一些钱买吃的,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天刚亮,公子就骑着毛驴急匆匆地来到姨妈家,发现大门关闭,敲了好半天,没人回应。公子高声呼叫,有一个看门的人慢悠悠地出来,告诉他,昨天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租住了西厢房,不到天黑就搬走了。

公子这才明白,他被人合伙骗了,一时欲哭无泪,神情惨怛,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又回到了布政里客栈,店主看他可怜,给了一些食物让他充饥。

公子哪有食欲,整天哀声叹气,烦躁不安,多日滴水未进,忧郁成疾。捱了十几天,病情加重,已经卧床不起。店主怕他死在店里,把他拖到凶肆(棺材铺)里。

凶肆里的人见他可怜,拿一些汤饭来喂他,没想他却渐渐恢复了。店家便让他做一些杂活,挣些零钱养活自己。

他每天听到那些送葬的哀歌,不免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悲惨经历,不禁泪流满面。闲暇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学着哼唱那些哀歌,他天资聪明,很快,他的哀歌唱得非常动听,引起了店主的注意。

话说长安城里有东城和西城两家最大的凶肆,两家老板互相抢生意。东城的老板听说公子的哀歌唱得好,花重金聘请他,请哀乐界的老前辈对他进行悉心指导,公子的技艺大进。

两家凶肆的老板打赌,把丧葬器具陈列在天门街上,比试谁优谁劣,输了罚钱五万。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那天,京城的男男女女都来看热闹,人数达到几万人。

西城的那一家明显比不过东城,店主为了挽回败局,就在附近搭了一个台子,请了一位长胡子的老人登台献歌。这位老者凭着自己唱腔高明,左顾右盼,旁若无人,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东城的也不甘示弱,他们也搭了一个台子。不一会儿,一个头戴黑巾,手拿羽扇的年轻人被众人簇拥而出,他便是那位落魄的公子。

公子整了整衣冠,清了清嗓门,以无比凄凉哀惋的曲调高歌一曲,他的歌声打动了台下所有的听众,闻者无不垂泪。西城的老板见势不妙,赶紧收拾摊子灰溜溜的撤退了。

这时,人群中有一位老者认出了公子,他是荥阳公的管家。原来,荥阳公奉旨进京面见天子,那天,他们一起来看热闹。管家把情况告诉荥阳公,荥阳公不信,他以为自己的儿子早就被强盗杀害了。

管家仍不放心,他一个人偷偷的来到东城的那家凶肆,果然找到了公子,公子与管家相认,两人抱头痛哭。

管家把公子带回来,荥阳公一见儿子就大怒,骂他是一个伤风败俗不成器的家伙,辱没了家门,丢尽了列祖列宗的脸面,居然还有脸回来。骂完还不解气,又派人将公子拖到野外乱棍打个半死,抛到乱石岗。

东城凶肆的伙计们将奄奄一息的公子扛了回去,发现他还有一口气,就把他扶了起来,喂了一口温水,过了很久,公子才慢慢苏醒。

又过了一个月,公子渐渐恢复元气,可是手脚还不能动,伤口也渐渐化脓,浑身又脏又臭,伙计们非常嫌弃他,趁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地把他扔到街上。

公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在长安城的街上爬行,饿了就到垃圾堆里捡东西吃,有时候路人见他可怜,扔给他一些残羹冷炙。为了活命,他拄着一根木棍强忍着疼痛站起来,拿着一个破碗,沿街乞讨,晚上就睡在肮脏的石洞里。

有一天,大雪纷飞,公子冒着风雪在街上行走,他早已饥饿困乏,见到路人就乞讨,样子非常凄惨,路过的人无不为他感到心酸。

因为天黑,又是恶劣天气,很多人家早早关了大门,公子艰难地走了很久,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口,那家的大门虚掩着,公子对着大门凄厉地喊道:“救救我——,请给我一口吃的——”

只见从里屋跑出来一位美女,一下子将公子搀扶起来,帮他裹上一件毛毯。原来,这位美女是李娃,这是她的新家,她听到了门外乞丐的呼喊,很快就听出是公子的声音,赶紧奔向了门口。

李娃见公子满身疮疥,骨瘦如柴,悲伤地流下了眼泪,深情地呼唤着公子的名字。公子见是李娃,满腔悲愤,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娃失声痛哭地说道:“全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你落到了如今这般田地。”说完和公子抱头痛哭。

李娃替公子沐浴、更衣,还喂了一些温软的香粥,过了十几天,又给他吃一些山珍海味滋补,公子慢慢康复了。

又过了半年,公子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李娃对公子说,现在,你应该重新振作,立志进取,以前的功课再捡起来,待来年秋试,博取功名。

公子遭此劫难,如梦方醒,更觉时光可贵,于是终日伏案苦读,不舍昼夜,而李娃则一旁专心侍侯,不离左右。

过了三年,公子学艺大进,参加科举,中了进士,从此名声大噪,蜚声文坛。

又过了一年,恰逢殿试,皇帝亲自面试,公子参与了“直言极谏”科,夺得魁首,朝廷授予他成都参军之职,从此官运亨通,至三公以下,朝中官员无不与之结交。

公子将要赴任,李娃请求从此离去,劝他重新再找一位门当户对的名门闺秀为妻,她已落入风尘,不愿玷污了公子的门第。公子伤心欲绝,不愿分别,以死相逼。李娃见他情真意切,只得说,送他到了剑门再说。

公子到了剑门,没想到父亲荥阳公也在那里,公子本不欲再见父亲,李娃极力劝说,公子才慢慢消除对父亲的成见。

公子亲自拜见父亲,荥阳公见自己的儿子已身居高位,再看看儿子的面貌,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万分惭愧,他用手抚摸着儿子的头,不禁老泪纵横,失声痛哭地说,为父对不起你。

公子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的一切经历,荥阳公感慨万千,非常感激李娃,没有她,就没有儿子的今天。

荥阳公和儿子到了成都赴任之后,立即派媒人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去说亲,并择良辰吉日,将李娃正式迎娶进门。

从此,公子与李娃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标签: 历史《李娃传》唐朝

更多文章

  • 古代政治大案为什么都是谋反之多 谋反罪名到底有哪里好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大案

    还不了解:古代政治大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的政治大案为什么都是“谋反”?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中,“谋反”可以说是各方势力打击政敌最常用的罪名。比如西汉初年的韩信就因“谋反”被杀;武则天时期的酷吏也是用“谋反”制造了无数的冤假错案;直到清末慈禧杀害“八大臣”用得还是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古代皇室宗亲犯罪又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犯罪

    还不了解:古代犯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室宗亲违法犯罪的话,在明清两朝的后果严重吗?中国古代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封建专制下法律制度中有所谓“八议”的说法,即皇帝宗亲(议亲)、有功绩的人(议功)、有才能的人(议能)等八类群体违法犯罪

  • 影视中经常提起的“御林军”,其战斗力究竟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清朝,御林军

    在当今各种武侠小说以及古装影视剧的感染下,想必大家对“御林军”这一职位称呼简直如雷贯耳吧,这支神一般的军队肩负着皇帝以及整个皇宫的安全责任,在影视剧中,每当有人造反就快成功时,最后总是会被调动过来的“御林军”给控制了。在多数人心中,“御林军”里个个都是武艺高强的士兵,精英中的精英,有点类似现代的特种

  • 古代藩王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 他们为何喜欢去守陵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藩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藩王守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代,为什么没当上皇帝的藩王们,都喜欢为先帝守灵?在古代,但凡是大统一的朝代,皇帝注定就只能有一个人。哪怕同为上一任皇帝的皇子,除了有一人能有太子之位以外,剩下的最多也就能被恩赐藩王。当一个逍遥王爷,不用管理政务、不用操心国

  • 关于成语的元宵节灯谜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关于成语的元宵节灯谜大全1、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众望所归2、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喜出望外3、元宵灯火已阑珊(打一成语)————望多关照4、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5、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6、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7、盲人摸象(打一成语)—

  •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 重阳节成语大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 重阳节成语大全明日黄花 (míng,rì,huáng,huā)解 释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出 处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黄花,成语,读音:míng,rì,huáng,huā比

  • 有关描述鼠年诗词精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一,山中五绝句•洞中蝙蝠(白居易)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二,喜老自嘲(白居易)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行开第八秩,

  • 教师节成语大全 关于教师节成语一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们便有了自己的节日。那么教师节成语有哪些,那就跟小编一起来看关于教师节的成语一览吧教师节成语大全,关于教师节成语一览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

  • 马首是瞻的含义和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许多的成语来源以及故事,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关于马首是瞻的含义和故事。马首是瞻含义马首是瞻是一个成语,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来源故事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

  • 金蝉脱壳的故事以及含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的成语和故事,那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金蝉脱壳的故事以及含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金蝉脱壳含义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为“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比喻趁暂时未被对方察觉,制造或利用假象,乘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