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张元对宋朝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元对宋朝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02 更新时间:2024/1/24 16:43:36

近日,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一股宋朝文化之风也随着刮来。宋夏之间的战争在《清平乐》中虽然并非主线,但在历史上却是宋仁宗执政期间最重要的事情。

宋夏对抗

夏主李元昊于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称帝,与宋朝撕破脸皮,双方的战争随之爆发。李元昊亲率夏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战役中击败宋军,歼灭宋朝数万大军,取得大胜。在这三次战役中,有一个人出力较大,李元昊正是采纳了他的策略,才击败宋朝,这个人就是张元。

在《清平乐》一笔带过的好水川之战中,西夏击败宋军之后,据说张元在战场上留下了一首诗,讽刺了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夏竦和副使韩琦,诗是这样的:

夏竦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张元在西夏取得胜利之后意气风发,尽情数落宋朝,把夏竦和韩琦视为庸才。

其实张元是个汉人,曾自恃满腹才华,本希望能够报效朝廷,结果却在科举中落榜。报效朝廷无门,张元忧郁不得志,于是来到西夏,投靠李元昊,并深受李元昊信任和重用。在张元的谋划之下,西夏大败宋朝,张元难免得意。从张元的诗中可以看出,张元除了得意之外,大有享受报复宋朝不重用他的快感。除此之外,张元的诗也透露出他还有愤恨和嫉妒之意。他自恃才华非凡,远比夏竦、韩琦要高,夏竦、韩琦却身居要职,他张元虽在西夏受重用,但西夏究竟只是个弹丸之地,远不如宋朝,况且他不是党项人。张元作为汉人,却投靠西夏,与宋朝为敌,显然张元是个大汉奸。

说起张元在宋朝不受重用,有史料记载他是在参加殿试时被黜落。历史一直有传闻,张元远走西夏,使得宋朝认识到科举制度有缺陷。在科举中,能够通过会试参加殿试的,都已经是一方俊秀,才华非凡。张元正是在殿试时被罢黜,后来宋朝为了避免类似张元的事情发生,在嘉祐二年(1057年)规定在殿试不再罢黜考生。即在科举中通过会试,进入殿试的考生,均视为考中进士,殿试只会对所有考生进行排名,但不会罢黜考生,尽量避免出现文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宋绍兴年间的名臣王栐编修的《燕翼诒谋录》。不过这个说法有几个疑点:

1.史料明确记载了宋朝规定殿试中不罢黜考生的具体原因。宋朝规定在殿试中不罢黜考生是从嘉祐二年(1057年)开始的,宋史记载其原因是部分考生殿试落榜后无力还乡而流落街头,有的甚至耽误几十年,宋仁宗才会下令规定殿试中不罢黜,后来这规定成为科举常态。

2.时间不对。从张元的经历来看,张元参加科举应该是宋宝元二年(1040年)前后,跟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没有任何关系,况且张元在庆历四年(1044年)就已经去世了,宋夏也已经和谈。即便是因为张元的关系,宋朝也不大可能在10几年后突然意识到科举制度有缺陷,才出此规定。所以,宋朝规定殿试中不罢黜跟张元应该没有任何关系。

3.宋朝是个极度爱面子的朝代,不可能因为一个汉奸而改变国家的科举制度。宋朝对张元的态度是非常怨恨的,甚至不会认为张元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张元投了西夏之后,宋朝曾下令抓捕张元的家人,后被李元昊派人救走。如果是因为张元才改变科举制度,这等同于宋朝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会让宋朝大失脸面,而让张元和西夏长脸。宋朝是个脸面至上的王朝,绝对不会做出这种长他人脸面却让自己丢脸的事情。

所以,宋仁宗时代宋朝科举制度的改变跟张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张元从宋朝叛逃、投奔西夏的原因除了在科举中屡屡失败之外,在其家乡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惹上官司,被知县打过板子,心中气愤,导致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朝廷对其不公,对宋朝产生怨恨,甚至想报复宋朝。不过,西夏李元昊虽然听从张元的谋略打赢对宋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战役,却在后来的对宋对辽的政策中与张元出现冲突。李元昊不采纳张元继续与宋作战扩大战果的策略,反倒向宋朝称臣,与宋和谈,并索取利益。随后李元昊与辽国发生战争,并击败辽国。张元却因此忧郁,于庆历四年(1044年)病逝。

我国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其目的是打破士族对人才培养和任用的垄断,为国家或朝廷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经过隋唐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到了北宋年间,科举制度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一套完善的为国取才的体系。也是从宋朝开始,在朝廷培养和取士的过程中,寒门子弟也同样会得到机会。说起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科举,后人不禁津津乐道,并认为这次科举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发展的巅峰,其原因是这次科举为宋朝提供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这些人对宋朝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些人甚至影响了中国上千年。这次科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科举龙虎榜,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横渠书生张载,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改革派领袖吕惠卿曾布章惇等,北宋名将王韶,宋朝名臣林希、蒋之奇、朱光庭、梁焘等,均是在这次科举考中进士,而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在后代吸粉无数的大文豪苏轼虽在会试中因欧阳修的一个小失误曾名列第二,但在殿试中排名不佳,仅名列二甲。或许,宋朝欠了苏轼一个状元头衔。不过,这些已经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标签: 历史宋朝张元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 吕布为什么还和董卓决裂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吕布,董卓

    对吕布和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史书上并无貂蝉,没中“美人计”的吕布,为何还是要和董卓决裂?提起吕布为何要杀董卓,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为了貂蝉”,毕竟吕布和貂蝉的故事,在后世实在是太出名《三国演义》中,为了除掉董卓,王允收了一个大美女貂蝉作为义女,并先后向将其许配给吕

  • 同样是出身低微,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作为中国古代两位“草根创业”的成功典型,“刘邦与朱元璋谁厉害”的话题,乍一看很无厘头,但倘若仔细比对,却有很多思考回味在其中。其实,对于“后辈”明太祖朱元璋来说,早他一千五百多年的“前辈”汉高祖刘邦,那真是个“一生都很重要的人”。他早年刚开始“创业”时,就仰慕刘邦的“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

  • 在古代处理犯人一般都会等到秋后问斩,是为何?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秋后问斩,清朝

    “秋后问斩”,也被称为“秋决”,主要是指古代执行死刑时,除谋反等罪大恶极之人,多集中于秋冬季节进行。跟着小编一起探寻。我们经常在古装影视剧里面看到“秋后问斩”这样的情节,一个犯人,在被朝廷或者官府定了死罪之后,那种罪大恶极的人会被判处斩立决,而那些一般的罪犯则被会判处秋后问斩。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喜

  • 历史上清朝官员的俸禄有何分类?又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俸禄,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纪晓岚、和珅之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作为清朝乾隆年间最得势的两个人,一文一武,一红一白,成为了乾隆爷最为倚靠的对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由此可见,在清朝做官,那是很挣钱的一件事情

  • 宋祖赵匡胤为何能与唐宗李世民齐名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宋朝,赵匡胤

    提起盛世,很多人下意识就会说唐朝,特别是在李世民在位期间;还有人提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因为有霍去病这样的将士,保住了汉代几世的安宁,让匈奴再不敢犯我中原国土;再有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也是一样丰功伟绩。甚至有人会说出空有其表的“康乾盛世”,但是唯独不提宋朝,这是为何呢?而在《沁园春·雪》中有一句

  • 晋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司马氏,晋朝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时代里,有那么一个王朝,在历史的口碑特别地差,不仅其得位不正,而且在其统治之间,整个中华民族差点灭族,让灿烂的中原文化几乎毁于一旦。这个王朝就是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司马炎是司马懿

  • 在古代,每次战士出征之前朝廷都是如何犒赏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出征,明朝

    在出征前,犒赏士兵是常有的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倘若有战争的出现,便一定有伤亡,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主帅,亦或者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场战役中失去生命。因此,人们对于战争是十分恐惧的,因为这代表了死亡,也代表了生灵涂炭。

  • 古代宫女出宫时还是年轻貌美 古人为何不愿意娶她们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古代宫女貌美如花,为何出宫没人敢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女人在社会上,基本没有任何地位,甚至还会被用来做交易,其实在我们看来,只有在皇宫中才会得到应有的地位。这些小女子几乎可以说是拿自己的身体当但赌注,毕竟除了妃子,连宫女都不能拥有自己的爱

  • 昙花一现的道举,为何会被很快的取消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唐朝,道举

    说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一般咱脑海里想到的——这是儒家的事,好像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那都是圣贤传人、孔孟门生。嘿,其实,这个答案还真不一定对。起码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科举可不光是儒家的事。一、科举制小起底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科举制是咱中华文明的发明专利,它这一路走来,其实也挺不容易: 选拔人才这

  • 三国时期蜀汉的疆域在哪?人民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蜀汉,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鼎立的时期,天下分成了三分,魏蜀吴各自占有着属于自己的领地,而其中的魏国最为强大,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就是刘备所统治下的蜀国了,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王朝的国境疆域其实并不广阔,那时候北边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