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古代处理犯人一般都会等到秋后问斩,是为何?

在古代处理犯人一般都会等到秋后问斩,是为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1/24 1:33:38

“秋后问斩”,也被称为“秋决”,主要是指古代执行死刑时,除谋反等罪大恶极之人,多集中于秋冬季节进行。跟着小编一起探寻。

我们经在古装影视剧里面看到“秋后问斩”这样的情节,一个犯人,在被朝廷或者官府定了死罪之后,那种罪大恶极的人会被判处斩立决,而那些一般的罪犯则被会判处秋后问斩。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秋后问斩呢?这里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层意思,与中国的古代哲学相适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先贤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长规律,总结出了这一套理论,并且用于农时、祭祀以及其他方面。如《礼记·月令》有这样的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而到了西汉时,汉儒董仲舒则在自己的《春秋繁露》中将“秋后问斩”上升到了理论高度,“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由于汉朝的法度对于后世的历朝历代影响都很大,所以这样的处罚方式就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第二层意思就是进入秋天之后,农耕结束,闲暇时间增多,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官府都有许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一些跟农业不相关的事情。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为本,所以,在秋天对于犯人进行处决的话,不但不会耽误大家的农业耕作,而且在震慑老百姓的力度上,效果会非常地好,可以达到杀鸡儆猴,以儆效尤的目的。如袁崇焕在北京被凌迟处死的时候,不明真相的普通老百姓前来抢夺袁崇焕的尸体,分而食之。朝廷的宣传目的也就这样达到了。

第三层意思可以杜绝一些冤假错案。由于古代的科学技术和刑侦手段非常地有限,而官府断案的主要依据就是衙役、仵作的收集的资料,以及地方行政长官的断案智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压抑或者是仵作被人收买作弊,或者是地方行政长官办事糊涂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很多的错案。在古时候的很多朝代里,对于死刑犯的处决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并不是说县官的一句话就能够定人生死,而是要经历层层的上报和反复的核查,确保无误之后,才会实行死刑。

而这个过程在古代非常地漫长,即便是春天判决,等下复查下来之后,也已经是秋冬的时节了,而有的案子过于复杂的话,这其中的反反复复,更是要持续上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正是这样的事情,所以导致官府在处决犯人的时候不敢任意妄为,而将犯人安排在秋后处斩有利于保护犯人,也有利于保住自己的官位。在满清的四大奇案中,杨乃武与小白菜的这个案子,就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曲折,最后才被平冤昭雪,要是一开始就杀了杨乃武的话,杨乃武的姐姐就没有机会去救自己的弟弟了!

而古代的行刑时间一般都会选择在大白天的中午,这个时候阳气最深,能够压制杀头时带来的阴寒之气,这也是古人顺应天意的一种表现。

其实在古人的观念里面,跟“秋”相关的事情一般都不是太好的,诸如多事之秋、秋后算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等,说明在古人的潜意识里面,在秋天里面做的事情一般都是那种很不好或者充满了悲剧性的事情,所以选择在秋天处决犯人可能也是朝廷或者地方官府的一种共识吧!大家说是吗?

标签: 历史秋后问斩清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清朝官员的俸禄有何分类?又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俸禄,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纪晓岚、和珅之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作为清朝乾隆年间最得势的两个人,一文一武,一红一白,成为了乾隆爷最为倚靠的对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由此可见,在清朝做官,那是很挣钱的一件事情

  • 宋祖赵匡胤为何能与唐宗李世民齐名呢?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宋朝,赵匡胤

    提起盛世,很多人下意识就会说唐朝,特别是在李世民在位期间;还有人提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因为有霍去病这样的将士,保住了汉代几世的安宁,让匈奴再不敢犯我中原国土;再有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也是一样丰功伟绩。甚至有人会说出空有其表的“康乾盛世”,但是唯独不提宋朝,这是为何呢?而在《沁园春·雪》中有一句

  • 晋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司马氏,晋朝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时代里,有那么一个王朝,在历史的口碑特别地差,不仅其得位不正,而且在其统治之间,整个中华民族差点灭族,让灿烂的中原文化几乎毁于一旦。这个王朝就是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司马炎是司马懿

  • 在古代,每次战士出征之前朝廷都是如何犒赏他们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出征,明朝

    在出征前,犒赏士兵是常有的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倘若有战争的出现,便一定有伤亡,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主帅,亦或者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场战役中失去生命。因此,人们对于战争是十分恐惧的,因为这代表了死亡,也代表了生灵涂炭。

  • 古代宫女出宫时还是年轻貌美 古人为何不愿意娶她们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古代宫女貌美如花,为何出宫没人敢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女人在社会上,基本没有任何地位,甚至还会被用来做交易,其实在我们看来,只有在皇宫中才会得到应有的地位。这些小女子几乎可以说是拿自己的身体当但赌注,毕竟除了妃子,连宫女都不能拥有自己的爱

  • 昙花一现的道举,为何会被很快的取消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唐朝,道举

    说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一般咱脑海里想到的——这是儒家的事,好像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那都是圣贤传人、孔孟门生。嘿,其实,这个答案还真不一定对。起码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科举可不光是儒家的事。一、科举制小起底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这科举制是咱中华文明的发明专利,它这一路走来,其实也挺不容易: 选拔人才这

  • 三国时期蜀汉的疆域在哪?人民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蜀汉,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三国鼎立的时期,天下分成了三分,魏蜀吴各自占有着属于自己的领地,而其中的魏国最为强大,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就是刘备所统治下的蜀国了,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王朝的国境疆域其实并不广阔,那时候北边能到

  • 古代宫女宁愿殉葬都不给皇帝守陵 守陵到底有多可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还不了解:古代宫女守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驾崩之后,宫女为何宁愿殉葬,也不愿意去守陵?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守陵其实要比殉葬还要残忍,所以很多的宫女宁愿去选择殉葬,也不愿意去守陵,因为那些守陵的宫女,要把死人当作活人去伺候,这个难度系数太大了。守陵的宫女可以被分为

  • 在古代女子为何会在十五岁就成婚了?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成婚,宋朝

    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在及笄的时候是15岁,这也就代表着她们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中国对结婚年龄有所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而这,是基于多年研究做出的律法,主要目的是保护青少年的安全,令人们可以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年纪之时,自己决定婚姻大事。然而,

  • 明朝的国号和明教有关系吗 历史上的明教又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明朝,明教

    对明代和明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教在历史中真实存在,那么明代的国号与明教到底有什么关系?在蝴蝶谷的高坛上,张无忌带领教众点燃圣火,在此宣誓反元抗胡。值此之际,明教的威势远迈前代。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之所以朱元璋在建国后取国号为“明”,就是受到了明教的影响。明教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