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击鼓鸣冤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装剧中演的都是真的吗

古代击鼓鸣冤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装剧中演的都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1/24 7:11:57

还不了解:古代击鼓鸣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击鼓鸣冤真的行得通吗?

古代的法制不健全,所以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公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诉讼的那点事。

在古装剧里我们经见到这样的桥段:

老百姓聚集在衙门前,当头一人用鼓槌擂响鸣冤鼓,青天大老爷升堂审案。这样的情节看得多了,观众难免会有这样的认知,那就是在古代但凡诉讼就必须击鼓鸣冤。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实属特例,衙门口的鼓其作用并不是用于击鼓鸣冤的。

既然不是用来伸冤的,那衙门口的鼓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说起来,衙门前摆设的鼓其实是用来宣告县官下班的,学校里的下课铃有异曲同工之妙。老百姓听到衙门口的鼓响了,就了解今天办案的时间过了,如果想要诉讼明日请早。直到明清时期,才有老百姓将此鼓用于伸冤,不过却纯属罕见现象。

正常的伸冤,只需写好诉状,然后交到衙门里即可。只有遇到突发案情,来不及写状纸时,老百姓才会击鼓,而击鼓的目的也未必是鸣冤。县以上的州、省、道,通常都设有登闻鼓,如果老百姓有重大冤情,通过正常流程无法伸冤时,便会来到上级部门诉求昭雪,不过,击鼓的情况亦不多见。

清代中期,许多老百姓越级上访时都会采用拦车伸冤的方式,不过这种拦车伸冤通常会影响公务。为了正规化越级上访流程,朝廷规定越级上访不得拦车,如有重大情况可击鼓鸣冤。

在电视剧里,我们有时还会看到这样的桥段:

某个妇女在衙门前上访,哭得悲天跄地令人动容。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古代发生的概率也不大。正常来说,不论是“告状”还是“告发”都是男人的事,女性并无诉权。倘若女性作为原告,状告丈夫、公婆,那么她必须要请一位宗族里的男性长辈陪同参与。像影视作品里妇女独自诉讼的情况,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

古代的“升堂”或“开堂”,与现在法院开庭差不多。县令除了担任一县的政治一把手之外,还兼任法官的职能。而且,在一场古代诉讼中,基层县令审案是不受监察的,除非有上级下巡,否则审案的流程由县令一人说了算。在当今社会,案件调查取证审理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使用刑罚的,但在古代却并无此限制。古代的刑侦手段相当有限,所以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口供。为了让嫌疑人尽快招供,所以古代司法机构往往会用刑。

那么,古代县官审案时,最常使用的刑罚是什么呢?

古代最常用的刑罚为“笞刑”,是用木板和竹条抽犯人的后背、臀部和腿部。我们在古装剧里看到的“打板子”,就是一种笞刑。虽然这种刑罚的程度比较轻,但同样属于肉刑。所以在新时代到来以后,这种刑罚便随即退出历史舞台了。

前面说过,基层县令在审案过程中是不受监察的。但是,在县官审案的过程中,却允许无关的老百姓进行旁听。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旁听的老百姓,同样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与现在审理案件不同的是,古代的审案完全是由县官一人说了算的,加上从前的刑律并不完善,所以判案事不会严丝合缝地遵照例律,也会考虑到当地的关系、人情甚至化。

对于一些小型案件,县官未必会在公堂审理,有时也会设在当事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流行的“炕上法庭”,实际上颇有古代之遗风。一般来说,古代的案件都会当庭宣判,而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则会酌情推迟宣判的时间,最多要数日后才能公布结果。

如果老百姓无法在审理中满足诉求,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老百姓就可以找上分巡道或知府,越级上访。这样,检查、监察才会进入到司法流程。可以说,分巡道和知府就是古代的检察官。

正式意义上的检查制度出现于1906年,当时为了维持封建统治,慈禧派遣端方等公使前往日本、欧美各国进行考察,拟定了一套《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较为系统地借鉴了日本、德国等在法治上相对先进的国家。

只不过,此时的晚清早已是秋后的蚂蚱,况且其腐败的根源在于封建统治。因此,即便修改了“官制”,对于晚清衰败的进程也于事无补。

参考资料:

【《击鼓鸣冤之制》、《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标签: 历史古代击鼓鸣冤

更多文章

  • 古代大臣在上朝时手里都有一块板子 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还不了解:古代大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皇帝上朝的时候,下面的文武百官整齐地站在下面,而且每个人手中都端着一个板子,如果谁有事要上奏的话,就需要出列,然后用板子挡住自己的脸低头想皇帝启奏。那么

  • 历史上吕绍是怎么死的?吕纂为何要杀他?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吕绍,十六国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有许多政权势力突起,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自古以来,王朝的更替,是世界永恒不变的定律,所谓“盛久必衰,衰久必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在每一个大一统王朝形成的前夕,都会因为战端的产生,而出现许多分裂的国家,在十六国时期,就有一个名叫后凉的小国

  • 古代君和国有什么区别 古代大臣忠于“君”还是忠于“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还不了解:古代大臣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大臣应该忠于“君”,还是忠于“国”,二者的差别是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的人生格言,也是无数忠诚名将想要持之以恒的座右铭。很多人为了这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拼命努力,到最后他们生死道消,但留下了伟大的名声,流传于万

  • 古代大臣被皇帝抄家之后 家里的女眷是怎么处理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被抄家,家中女眷该如何处置?众所周知,古代的刑罚都是非常严苛的。因为封建统治者认为,只有严酷的刑罚才能让天下的百姓臣服于自己。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不用说那些当官的大臣了,如果他们犯罪的话,也要受到非常严厉的制裁。比如我们在一

  • 古代大臣如果想要“体面”地篡夺皇位 大臣需要怎么做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还不了解:古代大臣和皇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大臣想要“体面”地篡夺皇位,要经历怎样的程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臣篡夺皇位的事屡见不鲜。谋朝篡位之举往往也被历代文人唾骂。因此,古代很多谋朝篡位者在谋朝篡位之前,都要将自己的叛逆行为粉饰一番,已达到“体面”谋朝篡位的目

  • 古代大臣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代大臣为何都选择贪污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大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大臣有多难,贪污死罪一条,不贪污活活饿死,太难了。我们经常会在电视剧上看到古代的官员拥有的大宅子。三妻四妾,家丁无数,更是有吃不完的粮食。每天早上上完朝,然后下朝后坐着轿子回到自己的府上,舒舒服服,好不自在,可以说在朝廷上皇帝是老大,回家后自己

  • 康乾时期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然灾害?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康乾盛世,乾隆

    康乾时期为什么频频发生自然灾害?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更趋严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时人们通过围湖造田和为围河造田,来开拓更多的耕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害,毁塘、填沟、截河、占用河道造田、与水争地,成为全国性的问题,这不仅摧毁了本就

  • 古代大臣被皇帝赐死的时候 大臣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被赐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被赐死时,为何不逃?史料包括现在各类影视剧中,常会出现大臣、王侯以及太子被皇帝赐死的情节,通常是有一些毒酒或是三尺白绫有些则是一把剑让你自刎,有些奇葩的就比如三国里,曹操赐给荀彧一个空盒子,细细想来这些王公大臣,为何人家必须让

  • 古代大臣下朝之后 大臣会做些什么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下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下班之后做什么?当大臣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轻松。说起大臣,人们心中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幅场景:外面太阳高照,太监在皇帝身旁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后底下的大臣纷纷出列,一边躬腰,嘴里一边说:"臣有本要奏!"假如您的心理浮现出

  • 古代功高震主的大臣结局为何不太好 有什么代表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对古代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为何结局大多都不太好?《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语:“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意思是对臣子来说,功高震主之时就是“身危”之际,当皇帝对其赏无可赏之时,只能将其杀掉,否则还能将皇位恩赐于他吗?历史上因为“功高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