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69 更新时间:2024/1/25 6:38:16

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秦灭亡,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押送到建康斩首,时年30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东晋刘裕镇压了卢循徐道覆农民起义军,不久,便发十数万大军,水陆并进,经1年的征战,将建国33年的后秦一举击灭。虽然灭秦之战是两国之间统治阶级争夺霸权的斗争,但后秦的灭亡,客观上又将中国北方的统一前推进了一步。

东晋取得击灭后秦作战的胜利,除了其顺应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具有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最重要的还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后秦的政治败落

后秦自姚兴晚年起,国内民族矛盾、社会阶级矛盾和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激烈,人心浮动,内乱纷起,力量的内耗相当惊人,几乎已达不攻自破的地步。当晋军已进占洛阳,后秦姚懿突然起兵自立为帝,欲东攻长安,除去秦主姚泓,迫使姚泓不得不调动大军对付姚懿。正在后秦主姚泓面对“内外危迫”的困境、“群臣相泣”、满朝百官束手无策之时,后秦征北将军齐公姚恢又率安定镇户3.8万起兵,逼向长安。姚泓又不得不急调其前线主将东平公姚绍弃当面晋军于不顾,回军西向,北击姚恢。后秦在这种内乱迭起、外部又有西秦进逼于西、大夏袭扰于北极端被动的战略态势之下,自然难以抵挡强大晋军的进攻。

秦军战略指导犯了两面作战等一系列错误

后秦面对强大晋军的进攻,东平公姚绍提出的迁移安定镇户,充实京师长安可得精兵10万,以全力对付晋军的建议,不失为正确的战略对策,但却为秦主姚泓所拒绝。这样,后秦从战争开始便使自己陷于两面应付、顾此失彼的被动态势之中。交战中,后秦主姚泓本应亲率大军,阻晋军于定城、潼关以东,但他却为晋军一路偏师沈田子军所吸引,轻率地决定率数万大军向峣柳迎击,使这支相当可观的战略机动力量毁于一旦。秦军具有战略头脑的决策人物之一的姚绍,在2个月内两次平定内乱,统率大军机动于长安和潼关前线,无疑显示了他相当出色的战略指挥才能。但是,他在3次组织切断晋军粮道这一至关重大的作战行动时,却因策划不当、使用兵力过少而失利。凡此种种,都在战略上造成了后秦军不可逆转的颓势。

与后秦军的战略指导相比,东晋则表现得计高一筹。首先它在战争时机的选择上,选在了后秦政局不稳,人心动荡,统治集团争立仇杀,且外有西秦、大夏交侵之际;其二它水陆并进,主次配合,使振武将军沈田子和建威将军傅弘之兵出武关的牵制之师,起了吸引和消灭后秦战略机动力量的重大作用;其三它巧妙处理了借道北魏,阻止了其南下援秦的行动,即使自己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危机,又置后秦于孤立无援的困境。在当时那种诸国纷争、斗争形势变幻无常的恶劣战略环境中,东晋悬军远征,筹划得心应手,挥洒相当自如,实属难能可贵。这使其占尽了主观指导的优势,争得了战争全程的主动地位,成为战胜后秦的重大因素。

标签: 历史姚泓刘裕后秦

更多文章

  • 探索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刘裕,王镇恶,沈林子,灭后秦之战

    探索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

  • 为夺取击秦的胜利,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裕,姚泓,王镇恶

    为夺取击秦的胜利,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

  • 钓鱼城之战(为南宋续命二十年,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钓鱼城之战?

  •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

  • 屯门海战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背景?屯门海战发生于公元1521年8月末到9月中,屯门海战背景可分为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部分。屯门海战国际背景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亟需对外扩张。国内背景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统治之下,葡萄牙当时被称作佛朗机,他们窃取中国的屯门海澳,私建工事,强行占领中国领土。由于正德

  • 秦灭周的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秦灭周的时间?在中国的古代,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历史十分的悠久,可以分为上下五千年了。那么在夏、商之后就是周朝,那么周朝持续了多少年的时间,周朝怎么建国,怎么覆灭的呢?周朝之后就是秦国,秦灭周的时间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时间按照事件截点来分又可以如何划分呢?秦灭周的时间在历史之上也被分为了东周、西周两

  • 夷陵之战的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夷陵之战的起因?夷陵之战是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以积极防御而战胜敌人的成功战役,前两次,无论是官渡之战,或是赤壁之战,其中都有一些谋士出谋划策,从而扭转战局;而夷陵之战不同,他是主帅人之间的博弈。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匆忙称帝后三个月,挥兵向东,征讨孙权,出师之名曰“为弟报仇”。孙权首先向刘备

  • 屯门海战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影响?作为中国战争史上首次抗击西方侵略的战役,屯门海战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中葡两国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早在屯门海战之前,来自葡萄牙的殖民者就做好了侵略的准备,他们先是窃取了今天的马六甲,当时被称作满剌加,葡萄牙人以此地为中转枢纽,加紧对东方的掠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葡萄牙非法占据了屯门岛,

  • 屯门海战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结果?屯门海战是中国古代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著名战役,爆发于明朝正德年间,时值正德16年即公元1521年。当年8月底至9月中,明朝军民向窃居在屯门岛上的葡萄牙侵略者发起进攻,屯门海战结果为明军大胜、葡方惨败。15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开始寻求用殖民方式来拓展海

  • 秦灭周迁九鼎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秦灭周迁九鼎?战国时期,诸国纷争,秦国在统一的进程之中,曾经一再觊觎周朝的九鼎,最终秦国成功灭周后终于拥有了九鼎,那么秦灭周迁九鼎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大事件?秦灭周为什么一定要迁九鼎?九鼎在当时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九鼎即是鼎,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自大禹建立夏朝之后,花费大量的精力铸造的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