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索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

探索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54 更新时间:2024/1/25 6:38:18

探索刘裕灭后秦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采取了哪些行动?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秦灭亡,后秦皇帝姚泓被刘裕所俘虏,后被押送到建康斩首,时年30岁。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经过

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公元416年)八月十二日,刘裕率军自建康出发,各路大军也相继按预定策划出动。

晋军攻取洛阳

九月,刘裕率军进至彭城(今江苏徐州)。 督前锋诸军事的王仲德军先顺利打通了钜野泽被淤塞的旧河道,并在东郡凉城大破北魏军,收复凉城,进而攻克北魏占领的滑台,收复黄河东线。 前锋王镇恶檀道济军也进展顺利,自进入秦境以来所向皆捷。秦将王苟生以漆丘(今河南商丘以北)降于王镇恶军;徐州刺史姚掌以项城(今河南沈丘)降于檀道济军;后秦新蔡(今河南新蔡)太守董遵坚守城邑不降,檀道济攻克该城,将董遵斩杀,旋即攻克了重镇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俘获颍川太守姚垣及大将杨业。与此同时,建武将军沈林子军,自汴水进入黄河,襄邑(今河南睢县)董神虎率领1000多人响应晋军。沈林子随即与他共攻仓垣(今河南开封北),攻克了该城,后秦兖州刺史韦华降服。

十月,晋军进占了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王镇恶、檀道济两军旋即会师于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后秦镇守于洛阳的征南将军姚洸,见晋军逼近,派人至长安求救。后秦主姚泓命越骑校尉阎生率骑兵3000、武卫将军姚益南率步兵1万增援洛阳,并令并州牧姚懿自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进屯陕津(今山西平陆东南,即古茅津渡),以为声援。此时,宁朔将军赵玄向姚洸建议说:“今晋寇益深,人情骇动;众寡不敌,若出战不捷,则大事去矣。宜摄诸戍之兵,固守金墉不下,晋必不敢越我而西,是我不战而坐收其利也。”姚洸的司马姚禹及主簿阎恢、杨虔皆妒恨赵玄,便暗中与檀道济相通,极力反对赵的建议,并怂恿姚洸分兵防守各地。姚洸中计,派赵玄分兵1000前往防守柏谷坞(今河南偃师东南),以广武将军石无讳东至巩城(今河南巩县西南)防守。继之,成皋、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皆降于晋军,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等军由成皋顺利西进。石无讳进至石关(今河南偃师西),得悉晋军已至,便退兵洛阳;赵玄与晋军战于柏谷坞,兵败战死。十月二十日,檀道济军逼近洛阳,二十二日姚洸出城降晋。檀道济俘秦军4000多人。此时后秦越骑校尉阎生和武卫将军姚益南正率部赶赴洛阳途中,得知洛阳失守,不敢再向前进。

晋军夺取潼关

刘裕原先命令前锋军攻取洛阳,且待后续主力到达之后再继续西进。但王镇恶等见后秦内乱纷起,潼关守军薄弱,便当机立断,不待刘裕大军到达,分兵两路西进。一路王镇恶军至渑池(今河南洛宁西),派部将毛德祖进攻秦弘农太守尹雅,于蠡吾城(今河南洛宁西),生擒尹雅,王镇恶军迅速进抵潼关(今陕西潼关北)城下。另一路檀道济、沈林子部,自陕(今河南陕县)北渡黄河,向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进攻。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往河东,檀道济等军进攻蒲阪,被守将后秦并州刺史尹昭击退,檀命别将再攻匈奴堡,又被秦将辅国将军姚城都击败。此时,后秦以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改封鲁公,率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兵5万防守潼关,又命姚驴率部增援蒲阪。沈林子认为,蒲阪城池十分坚固,兵力众多,难以很快攻取;王镇恶孤军于潼关,不如南下与王镇恶合军攻打潼关,潼关既破,尹昭不攻自溃。檀道济同意沈林子的意见,遂引军自蒲阪南下。三月檀道济、沈林子军到达潼关。姚绍率兵出战,檀道济、沈林子将秦军击败,斩俘秦军1000多人。姚绍退兵定城(陕西潼关西30里),凭险据守,告诉众将说:“檀道济等兵少势弱,孤军深入。敌只能坚守城池,以待后援。我分兵断其粮道,当可将敌坐擒。”于是,便派将军姚鸾截断大路,以阻止晋军的粮运。

姚鸾先派将军尹雅与晋军战于潼关之南,被晋军战败生擒。三月初四日,沈林子乘夜率勇锐士卒偷袭姚鸾军营,杀姚鸾及秦军数千人。姚绍又派姚赞屯兵于河上,欲断晋军水运。沈林子再率军进击,姚赞兵败,逃回定城。此时,秦将薛帛举河曲降晋,不久,晋军给养不继,军心浮动,全军顿兵坚城,不得前进,军中纷纷提议撤军东归。此时,将军沈林子按剑怒斥说:“今许、洛已定,关右将平,事之成败,系于前锋。且大军尚在远方,敌军兵众气盛,想要撤军,也难以安全退走。我决心单独率部继续完成受领的使命。”王镇恶等人遂镇定下来,派出使者驰告刘裕,请求速派援军,运送军粮。使者晋见刘裕,刘裕以魏紧跟于黄河北岸并进,威胁重大,而拒绝派兵增援。王镇恶等于是亲至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动员民众,捐献军粮,才解了缺粮之危,军心趋于安定。四月,姚绍再次命长史姚治、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率2000人屯守河北的九原,企图再断晋军粮道,又被沈林子击败。姚治、姚墨蠡、唐小方均被斩首,其全军几乎丧尽。姚绍听说姚治等人兵败身亡,悲愤已极,发病呕血,将兵权交予东平公姚赞之后死去。旋即,姚赞率兵偷袭沈林子军,又被沈林子击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刘裕亲率大军于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正月离开彭城(今江苏徐州),自淮水、泗水进入清河。三月初八,刘裕以左将军向弥率部分兵力屯于黄河重要渡口碻璈(今山东东阿西北),自率大军进入黄河;魏军为防止晋军于黄河北岸上陆向魏进击,也以数千骑兵沿黄河北岸跟随刘裕军西行,凡漂流至北岸的晋军人员,均被魏 军擒杀。刘裕数次派兵上岸攻击魏,刚一登岸, 魏军便逃离岸边。为击败魏军的袭扰,刘裕命数千勇士,车百乘,由丁旿和宁朔将军朱超石率领,携带强弓利箭,登上黄河北岸,结成“却月阵”。魏军立即前来进攻,魏将长孙嵩率骑兵3万四面围攻晋军。晋军拼力死战,魏军被利箭射杀者甚众,死尸堆积遍地,魏将阿薄干被斩,魏兵败退走。朱超石率宁朔将军胡藩、宁远将军刘荣祖追杀,又斩俘1000多人。四月中旬,刘裕进至洛阳,为防止魏军的袭击,在洛阳停军两个月,部署后方的防卫。七月,刘裕进至陕地(今河南三门峡),将军沈田子、傅弘之进入武关(今陕西商县南),后秦守将逃走。沈田子等军进占青泥,后秦命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屯兵于峣柳(今陕西商县西北),阻击沈田子军。

峣关激战和攻克长安

八月,刘裕大军进至阌乡(今陕西潼关东)。刘裕顾虑沈田子等军力薄弱,为使其更好地牵制和吸引秦军兵力,便派将军沈林子率军前往支援。此时,沈田子等正准备攻击峣柳。后秦主姚泓本欲率军迎击刘裕军于潼关定城,但顾虑沈田子等军突袭其侧背,于是决定先率军消灭沈田子军,然后再倾全国之军迎击刘裕的主力大军。八月,姚泓所率数万骑兵,突然进至青泥(在峣柳附近)。沈田子得知姚泓率大军而来,欲乘秦军刚刚到达,向其攻击。傅弘之认为敌众我寡,不应出击。沈田子说:“兵贵用奇,不必在众。且今众寡相悬,势不两立,若彼结围既固,则我无所逃矣。不如乘其始至,营陈未立,先薄之,可以有功。”于是,决定先率自己本部兵马向敌攻击,傅弘之跟随于后。沈田子军被秦军重重包围,沈田子激励士卒奋力拼杀,大败秦军,斩秦军1万多人。姚泓率败军退返长安。当沈林子军到达峣柳时,姚泓军即已退走,于是,沈田子与沈林子合军共追秦军。关中许多郡县见姚泓兵败,暗中纷纷降于晋军。

八月初二,刘裕到达潼关,即以朱超石为河东太守,命其与振武将军徐猗之于河北会合薛帛,共攻重要战略渡口蒲阪(今山西永济西)。后秦平原公姚璞与姚和都击败晋军,斩了徐猗之,朱超石逃回潼关。此时,王镇恶请求率领水军从黄河入渭水,逼向长安。刘裕采纳了他的建议。王镇恶军出发后,正值后秦恢武将军姚难由香城(今陕西大荔东)率军西撤,王镇恶跟踪追击。姚泓率兵由霸上到达石桥(长安城洛门东北),接应姚难;以镇北将军姚疆和姚难合兵守卫泾上(今陕西高陵境),迎击王镇恶军。王镇恶命将军毛德祖率部攻击,将秦军击败。姚疆战死,姚难逃回长安。东平公姚赞得知晋军迫近长安,便率军由定城退往郑城(今陕西华县)。刘裕大军随之逼近。后秦主姚泓见长安危急,自己尚有数万军队,可以抗击晋军。遂令姚丕军防守渭桥(长安城北),胡翼度军防守石积(长安城东北),姚赞军防守霸东(霸水东岸),姚泓自己率军守卫逍遥园(长安城西)。八月二十三日,王镇恶乘蒙冲小舰进至渭桥,弃船登岸。当时,由于渭水湍急,大部舰船皆被冲走。王镇恶乘势激励部众说:“吾属并家在江南,此为长安北门,去家万里,舟楫、衣粮皆已随流。今进战而胜,则功名俱显;不胜,则骸骨不返,无他歧矣,卿等勉之!”于是,身先士卒,率军进击姚丕军。姚丕战败,姚泓率兵来救,与姚丕败兵互相践踏,也不战而溃。姚谌等皆战死,姚泓单骑逃回宫内。王镇恶军由平朔门(长安北门)攻入长安城,姚泓与姚裕率数百骑逃奔石桥。东平公姚赞得知姚泓兵败,率众往救,士众皆溃逃。八月二十四日,姚泓率群臣至王镇恶军营投降,至此,后秦便宣告灭亡。

更多文章

  • 为夺取击秦的胜利,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裕,姚泓,王镇恶

    为夺取击秦的胜利,刘裕做了怎样的作战策划?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国东晋义熙十二年(后秦永和元年,416)八月至次年八月,太尉刘裕率东晋军攻克长安(今西安西北)灭亡后秦的战争。此战,刘裕善择战机,部署周密,军事政治处置得当;攻长安时以偏师入武关,派水军溯渭水西进,配合主力,水陆夹击,终获胜利。417年,后

  • 钓鱼城之战(为南宋续命二十年,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钓鱼城之战?

  •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

  • 屯门海战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背景?屯门海战发生于公元1521年8月末到9月中,屯门海战背景可分为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部分。屯门海战国际背景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亟需对外扩张。国内背景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统治之下,葡萄牙当时被称作佛朗机,他们窃取中国的屯门海澳,私建工事,强行占领中国领土。由于正德

  • 秦灭周的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秦灭周的时间?在中国的古代,有着许许多多的朝代,历史十分的悠久,可以分为上下五千年了。那么在夏、商之后就是周朝,那么周朝持续了多少年的时间,周朝怎么建国,怎么覆灭的呢?周朝之后就是秦国,秦灭周的时间是怎样的呢?秦灭周的时间按照事件截点来分又可以如何划分呢?秦灭周的时间在历史之上也被分为了东周、西周两

  • 夷陵之战的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夷陵之战的起因?夷陵之战是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中,唯一一次以积极防御而战胜敌人的成功战役,前两次,无论是官渡之战,或是赤壁之战,其中都有一些谋士出谋划策,从而扭转战局;而夷陵之战不同,他是主帅人之间的博弈。公元221年七月,刘备匆忙称帝后三个月,挥兵向东,征讨孙权,出师之名曰“为弟报仇”。孙权首先向刘备

  • 屯门海战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影响?作为中国战争史上首次抗击西方侵略的战役,屯门海战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中葡两国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早在屯门海战之前,来自葡萄牙的殖民者就做好了侵略的准备,他们先是窃取了今天的马六甲,当时被称作满剌加,葡萄牙人以此地为中转枢纽,加紧对东方的掠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葡萄牙非法占据了屯门岛,

  • 屯门海战的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屯门海战的结果?屯门海战是中国古代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一次著名战役,爆发于明朝正德年间,时值正德16年即公元1521年。当年8月底至9月中,明朝军民向窃居在屯门岛上的葡萄牙侵略者发起进攻,屯门海战结果为明军大胜、葡方惨败。15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开始寻求用殖民方式来拓展海

  • 秦灭周迁九鼎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

    秦灭周迁九鼎?战国时期,诸国纷争,秦国在统一的进程之中,曾经一再觊觎周朝的九鼎,最终秦国成功灭周后终于拥有了九鼎,那么秦灭周迁九鼎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大事件?秦灭周为什么一定要迁九鼎?九鼎在当时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九鼎即是鼎,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自大禹建立夏朝之后,花费大量的精力铸造的九鼎,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败迫使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同时也使中国就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经济上的落后,削弱了战争赖以取胜的经济基础,由此导致了最终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