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索番吾之战的过程,赵国为什么能取胜?

探索番吾之战的过程,赵国为什么能取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44 更新时间:2024/1/19 16:01:1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番吾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对番吾之战简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当时秦、赵两国的形势。自从秦嬴政即位之后,驱逐权臣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之后,大权在握,便开始实施其统一七国的政治军事目的。他先后对赵国三次用兵,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番吾之战是秦王第四次攻打赵国。

秦王政十五年,秦军兵分两路,一路从邺邑平阳一带,直逼赵国的首都邯郸,一路从太原直接抵达太行山的番吾一带。

此时赵国境内,正发生灾荒,良田赤地,颗粒无收。面对秦军来势汹汹的进攻,赵国国内也出现了惶恐的情绪。赵王迁只好派遣赵国的名将李牧出战。李牧在审时度势之后,发现邯郸暂时可以凭借漳水坚守,因此他采取了南守北攻的策略,让司马尚率军坚守邯郸南线,自己率军北上,和北路秦军交战。

赵军和秦军在番吾一带相遇,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李牧指挥若定,击中兵力对秦军的阵地发起猛攻,最终击败了击败了北路秦军。在获得胜利后,李牧又率军南返,和司马尚的部队会合,并从漳水发起反击,大破南路秦军。

番吾之战,也是秦,赵战争中,赵国取得的最后一次重大的胜利。但是这个时候,赵国的国势已经开始衰落,因此无法追击秦军,扩大战果。番吾之战的胜利,完成是依靠名将李牧的个人军事素质和对当时形势的准确判断。之后在秦国第五次攻赵的时候,赵王中了秦军的反间计将李牧杀害,赵国因此灭亡。

番吾之战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对番吾之战的过程记载资料很少,而且许多还出现前后矛盾的地方。如在《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中记载,仅有寥寥几个字“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在卷十五中《六国年表》提到“秦王政十五年,军至邺。军至太原。取狼孟。”以及“赵王迁四年,秦拔我狼孟、鄱吾。军邺。”综合以上资料来看,番吾之战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秦军的进攻。这是秦军第四次对赵国发动进攻了。当时秦军得知赵国境内发生灾荒,民不聊生,国力空虚,因此才趁机出兵。秦军分成南北两路,南路军从太原进攻孟狼,直逼邯郸,北路军从太原进攻番吾,对赵国形成两面夹击的形势。赵国采取的策略是派遣名将李牧和司马尚迎敌。

第二个部分是赵军的反攻。李牧分析了当前的军事形势之后,让司马尚率军以漳水作为屏障,固守南线,自己率军北上迎击秦军。李牧的各个击破策略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他督军在番吾和秦军交战,并一举击溃了秦军的北路,又立即率军南下,与司马尚所部的军队取得会合,两人联军一起向秦军的南路反攻,同样取得了胜利。

在番吾之战的过程中,反应出李牧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力和超高的军事素养,因此才能在赵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真不愧为一代名将。

标签: 历史番吾之战李牧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刘邦有56万大军 项羽三万人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彭城之战,刘邦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彭城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董公献重谋再说汉王从陈平之计,在修武聚兵准备伐楚。此时从汉王的诸侯已有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殷王司马卬,正要出发时,滕公夏侯婴又带来个没地盘的常山王张耳前来效命。这张耳也是个有名人物,只因为救赵之事与老友陈余闹翻

  • 五国联军劳师动众攻打秦国,那么有对秦国造成重创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五国联军,秦国

    五国这次结盟,显然也是最后一搏,秦王嬴政继位前后的几年,秦国对外扩张的态势也有所减弱,但秦国依然对六国保持这军事压力,公元前242年,秦军打穿魏国,置东郡,此时纵亲之腰的主要路线被切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魏国称霸失败之后,魏国国力日衰,在其他国家眼中,魏国也早已不是什么

  • 白起凭着哪一战闻名天下,成为秦军实际上的最高统帅?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白起,秦军

    商鞅变法有一条特殊的法令,有战功者才能升迁,这对秦国旧贵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论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只要没战功,就不能当官。如果不能当官,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最终会沦落为平民。当然,从另一方面鼓舞了两手空空的平民,只要在战争中敢于和敌人拼命,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白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下面小

  • 在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国兵力在多少万人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秦国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在12万人左右,也即大约是魏国、韩国联军的一半左右。因此,从兵力上来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

  • 陈友谅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为何还是吃了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陈友谅,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击败陈友谅,明军顺利拿下江西、湖南、湖北,眼前形式对朱元璋来说一片大好。那鄱阳湖之战无疑是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场水战中,朱元璋的兵力远不如陈友谅。当时明军只有20万,而汉军有65万人,陈友谅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为何他还会吃败仗呢?陈友谅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 晋王李存勖占据河东以后,他如何在幽州之战中灭亡大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存勖,幽州之战

    幽州之战,是指后梁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

  • 五代时期的邺都兵变是怎么回事?它与后唐哪位帝王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五代,邺都兵变

    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至四月,蕃汉总管李嗣源乘出讨邺都(今河北省大名县)赵在礼兵变,回师攻取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入洛阳称帝的作战,史称邺都兵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发生背景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后梁后,庄宗李存勖嫉贤害能,冷遇、猜忌宿将功臣,致上下离心。四

  • 合肥之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八百破十万之战绩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张辽,合肥之战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合肥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我们在讨论三国武将时,即使是三国武将十大排名什么的,张辽都能够上榜。而张辽能够上榜,主要是以合肥之战,所谓八百破十万之战绩。但历史事实是不是真的以八百破十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孙权率十万兵围合肥建安十九年,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返,留

  • 昭莫多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昭莫多之战,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昭莫多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

  • 宋辽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杨家将参与宋辽战争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宋辽战争,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辽战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辽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宋辽战争从公元979年打到1004年,历时25年之久,对于这样的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而言,战争的动机已不是攻城略地,泄恨报仇这类小私小义能支持的。在宋太祖赵匡胤确定“先南后北”的大统方针后,宋太宗赵光义继承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