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合肥之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八百破十万之战绩是真的吗

合肥之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八百破十万之战绩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5 更新时间:2024/2/2 3:24:19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合肥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

我们在讨论三国武将时,即使是三国武将十大排名什么的,张辽都能够上榜。而张辽能够上榜,主要是以合肥之战,所谓八百破十万之战绩。但历史事实是不是真的以八百破十万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孙权率十万兵围合肥

建安十九年,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返,留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共守合肥,当时合肥只留下七千多兵。建安二十年,孙权和刘备拒兵于益阳,后来共分荆州,孙权于是移兵围攻合肥。曹操亲自率军出征汉中张鲁时,给合肥护军薛悌留书“贼至乃发”。孙权因曹操出征汉中,乘机率十万兵马来攻打合肥。

既然曹操留书说贼至乃发,现在孙权兵至,于是张辽等几人一起拆书观阅。书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人家孙权带十万兵来,而守城军只有七千多,这能守住城都不错了,还要主动出战,各将因此都疑虑不定。但是君命难违,与其违命被斩,还不如出城战死,至少战死了妻小家人生活可以无忧。投降那就更不可能了,妻小家人可都在都城住着呢,除非是不想要家人了。

于是张辽夜里招募敢死之士。孙权十万兵围城,无论是哪一面,至少也都有两三万人。守城军只有七千多人,出战不能太多人,万一战败或全部战死了,必须还得有人守城。所以只招募了八百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以后,征兵已经行不通了,所以只能是以钱募兵。当时除了黄巾军,其他人没钱是招不到兵的。刘备也是得到中山商人张世平和糜竺的大力资助,才能有钱招到一些兵。

张辽等八百人当夜宰牛吃肉,准备明日大战,毕竟明日之战未知吉凶,得先吃饱了才行,就算战死了也是个饱死鬼。

张辽带八百兵冲阵

第二天清早,张辽和李典带着八百敢死队,率先冲入敌阵。张辽杀了数十人,还斩了两名将领。笔者曾经将张辽排在三国武将排行榜第四名,以他如此的佳绩,排第四名似乎都有些低了。敢于出战足见其勇,能斩杀这么多兵将足见其猛。张辽大喊着自己的名字冲破吴军壁垒,直接杀到了孙权麾下。张辽毕竟是和关羽一起经历过白马之战的,见识过关羽斩颜良的战绩,他这是想学关羽,望麾而来要斩孙权呀。

孙权本来是在阵后督战,没想到张辽竟能冲破壁垒,杀到自己面前,不但自己大惊,手下众将也是不知所措。惊慌之下,爬上一个高土丘,以长戟自卫。张辽喊孙权下来决战,孙权不敢动,不过他在高处看见张辽所带的兵少,于是指挥部下将张辽等人围了数重。

张辽带着自己手下几十人左右冲突,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将手下几十人带出包围。这时候还在吴军包围中的众军士高喊:“将军弃我乎!”张辽没办法,可不能丢下兄弟们不管,否则以后还怎么带兵。于是他又奋勇杀入敌围,带着剩下的军士全部杀出包围。吴兵被杀得心惊胆战,无人敢再抵挡。张辽此战能够全身而退,主要是因为刚开始杀得太猛,杀得吴军胆怯,因此不敢近前拼杀。如果吴军也都是敢死之士,这八百人不用一会就能灭了。所以有句话说:势盛则力强,胆怯则力弱。张辽这八百人都是以必死之心出来冲杀的,只能红了眼拼命。

如果此战不是孙权亲自统兵,而是由甘宁凌统统兵,那张辽这八百人未必能冲得动吴军兵阵。所为将熊熊一窝,孙权都被杀得惊慌失措,其部下又怎能死战?

张辽合肥一战成名

此战之后,张辽等人只安心守城,不再出战。因为先前之战,并不是为了杀伤敌军,只是趁着敌兵刚到还没来得及合围,打他个措手不及。因为兵将数量相差太大,难免会有人过于恐惧。但此战过后,所有人都有信心能守得住城,也能拼力而战。因此守城军士势强,而攻城的敌军却是势弱。孙权也只守了十几日,见城难攻,当时又暴发疫疾,便全部退军了。退军之时,因为前军已先发,孙权在后军,又被张辽率城内诸军追杀得落荒而逃,还差点被捉,部将陈武战死,凌统负伤。

所以,若说此战是张辽以八百破孙权十万是不准确的,还算不上是破。他只是打孙权一个出其不意,打出自己的军威,也打压了敌军的兵势。但此战无疑是张辽的成名之战。我们看《三国演义》,总是看到写张飞常大喊:燕人张益德来也!还有赵云也常大喊: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但这些都是演义,真正史书记载的是张辽此战大喊:吾乃张辽是也!有《三国志·张辽传》记载: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

合肥之战,我们不但佩服张辽的勇猛,也佩服曹操的智慧。曹操留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守城,而这三人又互相不和。这便使得三人不能统一行事,也不能专权而为,相互节制。当时曹操真正信得过的只有曹家和夏侯家诸将,所以曹仁夏侯渊都是封疆大将,有专兵之权。曹操留书让张辽和李典出战,主要是当时自己已经率军亲征张鲁,如果孙权攻合肥,自己再移兵来救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留书让他们拼死一搏,先打出威势,这样便能守得住城。但如果张辽等八百人全部被歼灭,那结果就不可想象了。兵家胜败难定,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常胜。曹操是懂兵略之人,他也足够了解孙权,也足够了解张辽等将,才会有此一计。

结语

张辽八百破十万,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破,但以八百兵出战十万,没被歼灭就已经是胜利了。孙权亲率十万兵而来,非但无功,还损兵折将,狼狈而回,是为败也。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历史张辽合肥之战

更多文章

  • 昭莫多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昭莫多之战,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昭莫多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

  • 宋辽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杨家将参与宋辽战争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宋辽战争,北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辽战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辽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宋辽战争从公元979年打到1004年,历时25年之久,对于这样的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而言,战争的动机已不是攻城略地,泄恨报仇这类小私小义能支持的。在宋太祖赵匡胤确定“先南后北”的大统方针后,宋太宗赵光义继承遗

  • 汉中之战曹操为什么会输给刘备 这里边有什么阴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汉中之战,曹操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中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主公,我们想必一定听说曹操的名字吧。在中学的课本中,我们已经学到了曹操的诗,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那宽阔的胸襟。然而曹操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很多著名的典故都出自他手。年轻的时候带着一把却七星刀,单身去行刺董卓。他凭借过人的勇气得到

  • 为了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秦国也付出了怎样的惨重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秦国,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此战,赵括和白起两位将领对阵。对于白起这位名将,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损失了数十

  • 甘之战是如何爆发的?甘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甘之战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甘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甘之战背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甘之战名义上是施行修教,替天行道,实际上就是一场争夺权利的战争。史料记载甘之战背景有很多种说法,但究其主线只有一条,就是夏后启破坏联盟制度继承领袖。甘之战背景最有力的说法:传说在尧舜时代华夏的部落联盟首

  • 宁远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宁远之战,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宁远大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宁远大捷简介通过对宁远大捷简介,了解明军和后金的交战历史,也能对明朝末期的大将袁崇焕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宁远之战发生在明朝最后第二个皇帝天启六年。当时的后金(后称满清)势力在辽东崛起,统一了女真族,并开始对明朝发动攻击,先后取得抚

  • 邯郸之战赵国能够打败秦国 赵国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邯郸之战,赵国

    对邯郸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城之战结束后再次发生一场战乱,名为邯郸之战,这场战争胜利,并非赵国独自守护,赵、魏、楚三国联合起来,一起反抗秦国,这场战争,秦国失败告终,战国时期所有国家不愿一家独大,当一个国家不断强大,互相制约非常重要,这场战斗目的也是如此,长平之战基

  • 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有何重大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井陉之战,楚汉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井陉之战,可谓是韩信的成名之战,这一战韩信的“背水一战”真的是战役取胜的关键。而且这场战役韩信还是以少胜多,速战速决的一种情况,成为我过古代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那么关于这场战役韩信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战役结束之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巨鹿之战是秦末空前绝后的大转折,对项羽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巨鹿之战,秦末

    巨鹿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巨鹿之战给项羽带来了什么影响?对巨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巨鹿之战,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历史大转折。因为项羽的胜利,使得秦帝国再也没有实力和起义军对抗。在这场战斗当中,秦国王离所带领的二十万边防军被项羽的三万楚军杀得一个不剩,摧毁了

  • 在南北朝时期,以“六镇起义”为名的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南北朝,六镇起义

    说到这个六镇起义,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不是很熟悉,这个是在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对于这个六镇起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六镇指的是哪六镇,所以今天小编就大家介绍一下。还有就是这个六镇起义最后成功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六镇起义是哪六镇六镇起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