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少胜多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有多强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少胜多 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有多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2/2 9:46:22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虎牢关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虎牢关之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年李世民率军讨伐世充,从当时的军事实力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王世充不是李世民的对手,经过长时间的对峙之后,王世充率领的军队节节败退。

为了能够保住洛阳,王世充不得已只能向窦建德求助。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窦建德拥兵自重,在河北地区的实力非常强大,成为仅次于唐朝的存在。

窦建德与王世充本来就存在矛盾,按照这种理论来推测,李世民将王世充打的节节败退。在窦建德来看,这应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不过在接到王世充的求助之后,他的内心开始忐忑不安,要不要救助王世充?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首先,从个人感情来说,王世充一直与自己不合,他恨不得看到李世民将王世充消灭,然而,如果王世充被消灭之后,那么他将独自面对强大的唐朝。

正在窦建德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手下给出了一个中肯的意见,同时将当时的时局做了仔细的分析,如果窦建德置王世充于不顾,最终的结果就是李世民取胜,一旦李世民获得胜利力,接下来进攻的对象肯定是窦建德。

如此一来,对窦建德肯定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他能够援助王世充,双方能够联合将李世民击溃,这是最好的结果。

唐朝一旦退兵,接下来的时局会更加复杂,不过最完美的结果依然是,王世充与窦建德合力击败唐朝,到时候窦建德还有可能一统天下。

听到这一番分析之后,建德心中热血澎湃,因为所有的分析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于是他决定出兵援助王世充。

虽然建德已经答应了援助王世充,但是何时出兵却并没有明确的计划,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记载,建德一直拖延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才慢悠悠地派出十万大军前往援助。

其实当时建德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李世民和王世充能够发生激烈的冲突,如此一来,他就能够出其不意的击溃李世民的军队。

同时让王世充俯首称臣,这样他就能够一举拿下,拿下整个天下,这个如意算盘打得非常不错,理论上来说也是非常可行的。

然而兵法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针对不同的情况,面对不同的时局,可能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

李世民对于战争局势的敏感性非常超前,他提前派出精锐部队进攻虎牢关,当时建德率领的部队并未到达,等到虎牢关被攻克之后,建德的十万大军便被阻挡在关外。

虎牢关地势非常险峻,李世民亲自率领部队驻守,虽然只有几千人的部队,但是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不过即便如此,在面对双方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之下,李世民心中仍有余悸,虽然唐朝军队中有很多将军要求李世民暂时回避,但是李世民却斩钉截铁地予以拒绝。

此时,建德利用军事实力的优势,开始对虎牢关发起进攻,然而在唐朝军队的顽强抵抗之下,他并没有获得任何收获。

后来李世民派出奸细,在窦建德的军队中散布谣言,声称唐军马匹以及粮草基本上都已经消耗殆尽。

消息传出之后,窦建德非常高兴,于是他下令军队发起总攻,可是李世民并没有派出军队应战,如此一来,锣鼓震天准备了大半天的窦建德,军队士气开始逐渐衰落。

总结:

李世民发现了进攻的时机,于是派出骑兵攻其不备,当时的窦建德正在和将军商讨对付唐朝军队的策略,没想到李世民却率军主动出击。

这一举措让窦建德感到非常震惊,十万大军一时慌不择路,最终全部被唐军斩杀,建德自知回天乏力,只能选择逃跑,可惜还是被唐军擒获,一代枭雄就这样落幕了。

标签: 历史李世民虎牢关之战

更多文章

  • 对于北宋王朝而言,其在定川寨输给西夏的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北宋,定川寨

    北宋和西夏的在西北边境地区的相互厮杀,其实,对于北宋王朝而言,是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疆域在陕北一带的疆域广泛,尚无法对于边境据点进行全面的防御,这也意味着西夏的军团势力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上发起进攻。这也直接导致,北宋从来无法正确预估西夏军队从那个

  • 麻隧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对春秋格局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春秋,麻隧之战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在晋秦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在春秋时期,晋国、秦国、楚国、齐国是四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就晋国来说,不仅和楚国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还和秦国多次交手。其中,就麻隧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之间最

  • 探索番吾之战的过程,赵国为什么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番吾之战,李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番吾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对番吾之战简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当时秦、赵两国的形势。自从秦王嬴政即位之后,驱逐权臣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之后,大权在握,便开始实施其统一七国的政治军事目的。他先后对赵国三次用兵,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番吾之战是秦王第四次攻打赵国。

  • 彭城之战刘邦有56万大军 项羽三万人是怎么打败刘邦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彭城之战,刘邦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彭城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董公献重谋再说汉王从陈平之计,在修武聚兵准备伐楚。此时从汉王的诸侯已有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阳、韩王信、魏王豹、殷王司马卬,正要出发时,滕公夏侯婴又带来个没地盘的常山王张耳前来效命。这张耳也是个有名人物,只因为救赵之事与老友陈余闹翻

  • 五国联军劳师动众攻打秦国,那么有对秦国造成重创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五国联军,秦国

    五国这次结盟,显然也是最后一搏,秦王嬴政继位前后的几年,秦国对外扩张的态势也有所减弱,但秦国依然对六国保持这军事压力,公元前242年,秦军打穿魏国,置东郡,此时纵亲之腰的主要路线被切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魏国称霸失败之后,魏国国力日衰,在其他国家眼中,魏国也早已不是什么

  • 白起凭着哪一战闻名天下,成为秦军实际上的最高统帅?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白起,秦军

    商鞅变法有一条特殊的法令,有战功者才能升迁,这对秦国旧贵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论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只要没战功,就不能当官。如果不能当官,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最终会沦落为平民。当然,从另一方面鼓舞了两手空空的平民,只要在战争中敢于和敌人拼命,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白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下面小

  • 在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国兵力在多少万人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秦国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在12万人左右,也即大约是魏国、韩国联军的一半左右。因此,从兵力上来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

  • 陈友谅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为何还是吃了败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陈友谅,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击败陈友谅,明军顺利拿下江西、湖南、湖北,眼前形式对朱元璋来说一片大好。那鄱阳湖之战无疑是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场水战中,朱元璋的兵力远不如陈友谅。当时明军只有20万,而汉军有65万人,陈友谅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为何他还会吃败仗呢?陈友谅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 晋王李存勖占据河东以后,他如何在幽州之战中灭亡大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李存勖,幽州之战

    幽州之战,是指后梁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

  • 五代时期的邺都兵变是怎么回事?它与后唐哪位帝王有关?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五代,邺都兵变

    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年)二至四月,蕃汉总管李嗣源乘出讨邺都(今河北省大名县)赵在礼兵变,回师攻取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入洛阳称帝的作战,史称邺都兵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发生背景同光元年(923年),后唐灭后梁后,庄宗李存勖嫉贤害能,冷遇、猜忌宿将功臣,致上下离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