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皇帝封公封侯都很大方 皇帝为何对封王如此害怕

古代皇帝封公封侯都很大方 皇帝为何对封王如此害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193 更新时间:2024/2/2 3:09:56

封公封侯都很大方,为什么古代的皇帝,最害怕给大臣封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古代所有的封爵中,最敏感的一个封爵,无疑就是封“王”了。

对于皇帝来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封大臣为“王”。刘邦当年打下江山以后,他第一件事,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刘邦先后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他消灭了七个。消灭了异姓诸侯王后,刘邦就和大臣们杀白马盟誓,做出一项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就是说,不是刘姓不能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

(刘邦剧照)

刘邦做出了这项规定以后,后世两千年的皇帝,基本上都沿用这项规定。如果一个人与皇帝不同姓,基本上没有封王的可能。同时,如果不是武官,而是文官,封侯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古人所谓的“立功”,所指的主要就是战功。一个文官,就算是宰相,如果没有战功,也很难封侯。所以在汉朝的时候,才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想要实现的,就是实现人生封侯。

汉朝一开始没有封“公”的,后来封公的越来越多,隋唐之后,封公的变多,封侯的则更多,文官、武官都可以封公封侯,也不再限定只有立下“战功”才可以封公封侯,立其它功劳也可以。

不过,封“王”则有着严格的限制。除了与皇帝同一个姓以外,其他大臣几乎没有可能封王。不过也有例外,如果大臣的功劳大得不得了的时候,也可能封王。比如清代初年的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就被封王。还有唐代帮助李显复辟的张柬之等五人,也被封王,当时号称“五王”。

不过,这些不是和皇帝同姓,而又被封为“王”的,其命运都极为悲惨。无论是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王,还是张柬之等“五王”,最终绝大多数都被严厉打击,受到了惩罚。

要不受到惩罚,比较多的情况就是大臣死后被追封。毕竟被追封为王的时候,人都不在了,肯定就不会受到惩罚了。

(李显剧照)

从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汉朝之后,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既可能封侯封公,还可能封王。不过,封侯封公,都很少有事,而被封王的,则会受到君王极大的猜忌,稍不注意,就会被严厉打击。

说起来,无论是封侯封公,还是封王,无非就是称号不一样而已。如果封王多了,王所享受的待遇,甚至还可能不如那些公爵侯爵,权力也可能没有公爵与侯爵大。为什么古代却对封王如临大敌,一定要到逼不得已才封,而封了以后,又会想方设法打击这些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提起这里,咱们还得回到这些爵制的产生时期。

爵制的产生及成型,主要是在西周时期。周天子刚开始分封的时候,主要是侯爵,公爵都很少,所以那时候称为“诸侯”。不过到了春秋时期,由于诸侯们互相兼并,公爵已经越来越多。不过,称“公”的很多,但是称“王”的却几乎没有。

(秦始皇剧照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在古代,“王”有特殊的含义,所表达的就是天下主宰。而“公”“侯”都没有这样的意义。

西周开始的时候,除了周天子是王,是天下主宰,没有其它王,自然就没有其它主宰。不过,楚国由于不满周天子只赋予了一个子爵的分封,因此和周天子发生了很多矛盾。再加上周天子还多次带领大军征伐他,包括周天子在内的中原人又称呼楚国人是蛮夷。因此,楚国国君非常不服气,自称“楚王”。当楚国国君自称“楚王”的时候,便意味着他们要自行一套,自己主宰自己的地盘,不再属于周天子的臣民了。

到了战国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楚王,通过兼并剩下的其它六国诸侯,也纷纷称王。那也就意味着,这些称王的诸侯,也都不服从周天子管理了。

因为大家都称王了,因而自己感觉比别的诸侯国厉害的秦国和齐国,干脆称“帝”。不过后来也觉得闹得不像话,又取消了。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自称“皇帝”。

此后又经历楚汉相争。先是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为“王”。不过这些“王”们立刻就反叛。刘邦当了皇帝后,也有封“王”,而这些“王”也是心中不服而反叛,以至于刘邦对他们进行广泛的诛杀。

由于“王”在周朝及汉初有着诸多这样的反面意义,因此,后世的皇帝都是谈“王”色变,不敢再封异姓为王了。至于同姓的王,意义则不一样,毕竟是家天下的国家,这个天下就是这家人的。因此同姓当“王”是无所谓的。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等)

标签: 历史古代皇帝封王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苏东坡与佛印是最佳损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苏东坡,佛印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有段时间苏东坡与佛印隔江而居。他经常坐船渡过长江去拜访佛印,他们在一起谈禅论道。一日,苏东坡觉得自己有所觉悟,于是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完成后,他

  • 清朝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死在冬天?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死在冬天? 这是因为在医术缺乏的古代,对于有些恶疾,人们根本束手无策,冬天的时候,人的免疫力也会降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即使是拥有全天下的皇帝也不能幸免。清朝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大部分死于北京的严冬,特别过不了正月头。这既跟爱新觉罗家族本身的体质有关,也有其他原

  • 清朝皇帝们的婚姻有多奇葩?都是近亲结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们的婚姻有多奇葩?比如 “收继婚”,即;子可娶除生母之外的所有父亲的妻妾,兄可娶弟妻、弟可娶寡嫂,叔伯可纳侄媳、子侄亦可娶叔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满族皇室直到入主中原多年后才渐渐被汉族同化,风俗和规矩礼仪也逐渐和汉族一样。清朝的前几位皇帝的婚姻都很奇葩,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乱

  •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为什么会越来越差?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清朝,皇帝

    自顺治入关算起,清朝共历十帝,越到后面,皇帝们的身体越不行,那么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为什么会越来越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第一种比较靠谱的解释是近亲婚配。纵观清朝十帝,无不都与母亲的近亲有婚配,而借助太后近亲的身份,其子女又能优先获得继承权,从而行成恶性循环。叶赫那拉氏、富察氏、

  • 古代银票就相当于等价银子 古代为何很少人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银票

    古代银票就是一张纸,但却很少会有人伪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现如今我们的生活都已经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我们也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我们称心如意的东西,最为主要的是现如今我们出门买东西也不用携带过多的现金了,只要拿着一个手机

  • 古代大臣上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大臣,上朝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上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官员上朝的真实情景:天不亮就要起床,迟到还要挨打。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非常讲究封建礼制,在我国古代就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利益制度,这就是朝会制度。朝会诞生于周朝时期,在秦朝进一步完善,随后延续了下来,成为历朝历代都有的特有制度。朝会分为

  • 古代文官地位为什么比武官要高 这里边有什么原因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文官

    对古代文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在古代文官地位一般要比武官高?纵观历史,平等向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古代,同级文官和武官的地位,并不是一直平等的,甚至很多时候,文官的地位都要比同级的武官高。这种差异化,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上朝时站位的差异。据《周礼》记载,朝会制度自战

  • 古代武将最高可以做到封王 那么文官最高能做到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文臣武将

    对古代封侯拜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将最高可以封王,文官最高的对比是什么?我国从周朝开始就有一套完善的功劳奖励制度,爵位一般是朝廷对有功之臣,特别是开疆拓土之功的奖赏。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古代文臣武将封侯拜相的那些事!武将最高可以被封到什么爵位?最初我国的爵位是分为五等:

  • 古代大臣功劳太大的话 古人有什么方法避免被杀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大臣

    还不了解:古代大臣避免被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一个古代大臣,如果功劳太高,有哪些办法可以避免被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中国古代历史之中,但凡是天下安定以后,那些曾经在平定天下或者治理天下的过程之中,有过重大功劳的大臣们,很多都避免不了被杀的结局。但

  • 太监抢着进,妃子对此畏惧 清朝的敬事房的究竟是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清朝,敬事房

    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清代敬事房,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代敬事房是做什么的,为何太监们抢着进去,而妃子们均很畏惧?封建制度影响下,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甚至会沦落为用来兴盛家族的工具,尤其是对于一些世家大族的女性而言,随时有可能会送入宫中讨好皇帝。因为这种情况众多,作为皇帝也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