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羽荆州兵败时,为何没能成功突出重围呢?

关羽荆州兵败时,为何没能成功突出重围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2/9 9:38:39

沸腾的三国,热闹的三国,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就更热闹了,特别是刘备集团,可以说是喜报频传,首先,刘备夺取了汉中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然后的关羽出兵曹魏,水淹七军,震惊华夏,三国中的巨无霸曹操都颤抖了,要迁都走人。人们奔走相告,汉室兴旺,指日可待了。当时人们对恢复汉室是有着莫大的向往的。

可事情并没按照人们的想象去发展,而是走了一条古人的言的古训:盛极必衰!这是一个道理,可在刘备这里实践了,于是,情形急转几下,司马懿一个“驱虎吞狼”之计,把关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麦城,继而被东吴大将潘璋马忠擒杀。这个事件举国震惊,要知道当时的关羽是以忠诚义气闻名于世,不亚于现在顶级网红,这样的一个人被人杀了,全国在震惊之余,万民皆哀。而最悲痛的莫过于当大哥的刘备和三弟张飞了,相比之下,诸葛亮就次之了。于是,有些言论甚嚣尘上,说是诸葛亮先生一手策划了这成阴谋,听着这么瘆得慌,古代就有传播要言的力量?好象比现在还厉害。而且有证据为说明,说,关羽兵败,益州方面未发一兵一卒来救援,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看看看是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首先,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战争,谁给他的权力?那我要告诉你,是关羽他大哥刘备给的权力,刘备立国之时就给了关羽“假节钺”的大权,假节钺就是该人有生杀处置下属的权力,当然也有出兵打仗的权力,当是好象张飞和马超都有这样的权力,可他们不敢用,关羽敢,这才发动了“襄樊之战”。当时的关羽是怎么想的呢?

当然的大局着想,当时的刘备虽然取了汉中,可并未达到开始预想的程度,当时的荆州,只是偏安一隅的孤城,或者说没有形成很好的防御体系,因为在下边的房龄和上庸没有两城一线,如果襄樊收入囊中,那这三个城市三点成一线,成为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屏障,东可挡住孙权,北可挡住曹操,这便的关羽的目的,就是补全荆州的缺陷,如此一来,益州和荆州都可以安心发展经济,保障民生,这是最主要的,因为打仗要粮草,粮草那里来呢?自然在老百姓这里,老百姓不安定怎么能行呢!种种考量,让关羽付出行动。

史料记载,在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秋,大淋雨,汉水泛溢,禁所属七军洁没,禁降羽,羽斩杀庞德,陆浑群盗受羽印号,为之党羽,羽威震华夏。”这段叙述可以看出,关羽的胜利和老百姓的欢喜程度,很多人都自愿加入到队伍中来。可大家没有想到这只是暂时的,接下来就大败了。

那我们看看兵败的原因,从襄樊之战前后看,樊城虽然被徐晃援军解围,但是关羽水军依然据守沔水,阻断前往襄阳的道路,并未战败,而实际导致关羽溃败的直接原因,应是东吴对荆州的偷袭。也就是说,荆州的偷袭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就有问题了,荆州为什么沦陷?

主要的原因是荆州的内部失和导致,说荆州内部失和就不得不说关羽的性格,《三国志》上给关羽性格评价是:“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这是关羽的人格魅力,也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瞧不起士大夫,可恰恰是这些士大夫和东吴的眉来眼去,而这里有个叫潘濬的人,武陵人,他投降了孙吴,引来孙吴的军队。也就是说,这个潘濬是唆使糜芳等人投降东吴的罪魁祸首,当然这不能全怪潘濬,因为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只是速来与关羽不合而已。

这是一方面,而当时的益州为什么不出兵来救呢?因为益州刚从汉中的战役中过来,还没有喘息过来,也可以说没有兵将可派。这也就罢了,可上庸的刘封孟获为什么也按兵不动呢?大家都说,刘封和关羽有矛盾,可实际上,刘封有自己的困难,因为上庸三郡刚刚占领,得说还没有稳定,和立足,如果刘封领兵走了,那有能力去救援。这等苦衷刘备不会不知道的,而当时刘封去上庸的目的是牵制孟获,自己一走,恐怕牵制的是自己了,所以没有出兵荆州。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蜀汉虽然气势如虹,但内部空虚的很,夺取益州很是不顺,这才把诸葛亮张飞赵云调过来,如此一来,荆州就剩下关羽一人,再加上关羽的性格,以至于依靠糜芳傅士仁等人了,如此看来,关羽的失败,一半在内部,一半在外部,内外交困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大家说的所为诸葛亮阴谋论根本就不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蜀汉从此走向了衰败,这也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

标签: 历史三国关羽

更多文章

  • 赵云主战的战役很少,为何后世人气那么高?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三国,赵云

    很多三国武将如今都很受人们的喜欢和崇拜,比如赵云,在演义中他的形象堪称完美,他武艺出众,在长坂坡和汉水北岸两次将曹军数十万大军打得大败,同时他对刘备忠心耿耿,曾两度救助幼主于危难之中。论人品,他也是无可挑剔,从不结党攀附,也不居功自傲,因而刘备对其信任不已,将他当作四弟看待,最后活到72岁,走完了完

  • 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三国,赵子龙

    曹操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跟他本身能力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他非常爱才和惜才。比如关羽,就比较器重,又是送赤兔马,又是送衣服,还三次送关羽,每次都想将关羽留在身边,但关羽一意要去寻找刘备,所以还是放走了关羽。而赵子龙,也是个人才,是刘备旗下少有的智勇双全的猛将。他勇猛一生,很少有败绩。关

  • 历史上有很多猛将,冉闵比吕布、项羽厉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三国,冉闵

    第五、吕布,提及吕布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可是三国时期的万人敌了,无论是在史料中,还是在三国时期,吕布的能力都是得到了认可,世人称吕布为“飞将”,同时也给予了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称,就此来看,说吕布是我国史上的五大悍将,是一点也不为过的。第四、霍去病,霍去病也是一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了,是

  • 明知会败为何刘备还要坚持伐吴,没人规劝他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三国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在这英雄辈出的乱世战火不断,一时间曾出现了很多的大规模战役,许多战役还成了历史上的经典战例。曾经有场战役,刘备输得最窝囊:刚出兵就可预料蜀国会惨败。这场战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正式称帝。刘备这人有个重情重义的优点,他与关羽、张飞情同手足。而公元2

  • 失“街亭”责任不全在马谡,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兵败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马谡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当时,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曾在三嘱咐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望军师谨记。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认同刘备的看法,他认为,当时的马谡谈吐不凡,屡屡展示出其过人的地方,所以诸葛亮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谈论军机要务。可是当时的诸葛亮,并没有给马谡安排重

  • 韩信仅有三万的弱势兵力,如何创造大破赵军的神话的?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公元前204年,韩信得到刘邦首肯后,在井陉关以微弱的兵力大败陈馀率领的20万赵国精锐,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背水一战”一词自此也是名流千古。这是众人眼中的汉灭赵之战,感觉赵国也不过如此,韩信用兵神乎其神。此后,燕国更是望风而降。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道,“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

  • 五虎上将手下的副将也个个勇猛,除了马岱其余几个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三国,吴班

    但凡了解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但一个好的团队光有主将也是难成大事的,那么就要说到五虎上将的手下五大副将,他们又都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只要看到关羽,我们就能看到站在关羽右边为他拿刀的周仓,周仓原本是关羽的俘虏,对关羽并不是特别的服气,

  • 因为投降走向了人生的辉煌时期,除了姜维还有谁?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张郃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投降似乎就是怕死的表现,但是在三国时期,战败了,投降是经常会发生的事,并且一些将领在投降后,反而大放光芒,作出了巨大的成绩。这里要介绍的是三国时六位最成功的投降将领,他们在投降之后,走向了人生的辉煌时期,其中第一位差点杀了曹操。第六位姜维。他本来是魏国的将领,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的时

  • 什么是洪都之战?洪都之战朱元璋坚守了多少天?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洪都之战,朱元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洪都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洪都之战的介绍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朱元璋军2万,陈友谅军60万,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洪都城(今江西南昌)展开了激烈的攻夺,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

  • 张郃和曹洪都是勇将,为何在马超面前都失去了风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三国,曹洪

    马超是三国名将,曹操说马超不减吕布之勇,演义中,潼关之战,马超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差点丧命。河北名将张郃,马超二十合就把张郃打败,为何曹洪能在马超面前坚持五十回合?是曹洪比张郃强吗?张郃作为河北名将,武艺不差,曹洪作为曹氏宗族大将,武艺也不差,曹洪曾杀死袁谭,但是,张郃和曹洪在马超面前都失去了风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