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投江以身殉国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投江以身殉国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4/1/1 20:22:42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赂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到秦国去,被扣押在咸阳,公元前296年死在秦国。太子横立为国君,就是楚顷襄王。他反倒重用靳尚、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迁就让步、割地求和的人。屈原担心楚国要亡在这批人手里,心里非常苦闷。他不断地劝楚顷襄王远离小人,收罗人才,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争气,替报仇。靳尚、公子兰就怕楚顷襄王反抗秦国,自己不能过好日子。他们把屈原看作眼中钉,非拔去不可。他们勾搭起来在楚顷襄王跟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大怒,就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今湖南洞庭湖一带)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一肚子的富国强兵的打算,反倒给排挤出去,他简直要气疯了。他不想吃,不想喝,憋着一肚子忧愤没处去说。他在洞庭湖边、汨(mì)罗江(在今湖南东北部)上,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歌。他面容憔悴,披头散发,骨瘦如柴。

有个渔父劝他:“你何必这样呢?楚国人哪一个不知道你是忠臣!你为什么不跟世人一样呢?”

屈原说:“国王他们是糊涂人,只有我清醒啊!我伤心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楚国弄到这个样儿,我心里像刀割一般。我怎么能够眼看着国家的危险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国,就是叫我死一万次我也愿意。如今,大王把我放逐到荒山野地,国家大事我没法儿管,我的主张没处去说,我大声呼喊君王,君王也听不到。我痛苦得真要疯了。”

屈原在流放中,抱着这样的想法,经常和老百姓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恨秦国抢楚国的土地的人民,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地,还是经常受冻挨饿,生病没钱医,死了没钱葬,遇到天灾人祸,就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悲惨的景象,更加深了屈原的痛苦。他一直喜欢把他的歌写下来,这会儿写得更多了。《离骚》这首有名的长长的 诗歌,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日子过得挺快,十几年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他忧虑国家的前途,日里梦里,老想回楚国的国都郢都。他想借山川景物来排解他的爱国忧愁,结果反而更加伤心。楚国的政治这么腐败,秀丽的河山逐渐被秦国抢去,楚国太危险了。

屈原想立刻回郢都去,再劝楚王,事实上已不太可能。有人对他说:“你何必留在楚国受这份罪呢!”屈原说:“我怎能扔了家乡、扔了父母之邦啊!鸟飞倦了,想回到自己的老枝上去歇息啊;狐狸死了,头还向着土山啊!救国的道路漫长漫长啊,我不能离开楚国,我要上下寻找救国之路啊!”

坏人掌权,楚国的大难终于临头了。公元前278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打下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这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他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可不愿意眼看楚国被毁,自己的土地、人民落在敌人手里,他要和楚国同存亡,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以身殉国了。

渔民和附近的庄稼人赶紧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呢?他们划着船在江面上祭祀他,把竹筒子里的米饭撒在水里献给他。他们为他招魂:“屈大夫,你回来啊!”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这一天称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船在江面上竞赛,用这样的仪式来纪念屈原。再后来,逐渐就变成全中国的一种风俗了。

标签: 历史屈原张仪白起远离竹筒

更多文章

  • 画眉张敞与五日京兆:西汉的风流能吏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汉武帝,霍光,汉宣帝,春秋,高明

    本文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东方出版社 西汉中叶,官场上出了不少的可人,排第一的,当属张敞。张敞留名后世,在于一份参奏,说他身为朝廷命官,在家里给妻子画眉,不成体统。汉宣帝虽说是个明白人,听了这话,却也当回事了。不过,他没像昏君一样,稀

  • 靠跳舞发迹的安禄山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李广,创造

    相传,范阳节度使安禄山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是,总也得不到重用。一天,听人讲起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这个大男人不禁泪如雨下——难道我注定要和飞将军一样,终生玩命却得不到任何回报?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个家丁不久前向他介绍的那个叫做杨国忠的地痞无赖,那人鬼精灵得很,说不定会有什么主意。可是家人跑遍了大大小小的酒

  • 武丁资料介绍:商朝国君,商朝著名军事统帅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武丁,小乙,战争,边安,甘盘

    武丁:商朝国君,生率年不详,商朝著名军事统帅。子姓,名昭。商王小乙之子。相传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出土的武丁时期甲骨卜辞有“中师”之名,当

  • 曹操简介_一代枭雄曹操生平简介:日本人狂热尊崇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曹操,孙权,曹丕,刘备,诸葛亮

    曹操简介: 曹操(汉末魏王、曹魏奠基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

  • 古典入学仪式在春秋淹城举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孔子,春秋,知礼,历史,王大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讯(记者韦轶婷)“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等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为传承这一文化瑰宝,8月22日,由中国江苏网和常州淹城春秋乐园联合主办的“小小学霸,以礼入学” 古典入学仪式在淹城春秋乐园举办。本

  • 清代名臣沈葆桢“穷不可耐” 家里曾雇不起下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曾国藩,林则徐,石达开,高兴,战争

    沈葆桢仕途三十余年,平乱、保台、造船、建设南洋舰队,官儿做得越来越大,经手的银子也越来越多,晚年几乎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筹款上。但是,他个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又怎样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惟穷不可耐耳”。特殊遭际使得这位晚清的一代名臣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烙印。道光二十年,对沈葆桢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斯年,他

  • 唐朝金城公主和蕃,慧能创立禅宗南派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中宗,神秀,文选,严诸,左传

    金城公主和蕃景龙元年(707)四月,唐中宗允诺吐蕃赞普弃隶赞的请求,将雍王守礼(章怀太子之子,中宗嫡侄)之女封为金城公主,嫁给赞普。吐蕃皇太后因当时北方为患,为避免腹背受敌,派大臣悉薰热进献方物,为她的孙子求婚,中宗被迫许婚。景龙三年(709)十一月,吐蕃赞普派遣大臣尚赞咄等1000多人前来迎娶公主

  • 唐朝开创交通立法的先河:不可随意进出城门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唐太宗,唐代宗,马周,高昌,唐朝

    古代木有汽车、货车、泥头车之类的高端交通工具,可马车、牛车是有的,虽然马/牛车车速不如高端交通工具快,但撞起人来也是要命的,所以古代也经常会发生,一旦事故发生了,古人是如何处理的呢? 唐朝开创交通立法的先河 唐太宗时期,著名政治家马周制定了行人“入由左,出由右”的规定,即进城门必须靠左边行走,出城门

  • 元朝时的一碗心灵鸡汤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庆,连称,孙子,田地,准备

    这是发生在元代的一个心灵鸡汤故事,载于《南村辍耕录》。 故事发生在至正年间。扬州有个泰兴县,泰兴县有个村叫马驼沙,村里有个农夫,姓司,叫司大,是富户陈家的一个佃农。 司大家很穷,交不起租子,遂打算把所佃之田质还陈家,换点钱回来。陈家旁边有一户人家,叫李庆四,也是个佃户。这家伙心思比较敏捷,找到主人家

  • 汾阳王郭子仪 权倾天下入凌烟阁而得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唐玄宗,唐肃宗,韩信,史思明,郭子仪

    公元781年,汾阳王郭子仪逝世。他是唐代的传奇人物。“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可以说是 历史上少有的功高盖主却得善终的人物。 郭子仪,华州郑县人,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担任朔方(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给唐王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唐玄宗实在是无法可想的情况下派郭子仪率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