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伊阙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伊阙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29 10:04:19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击败魏、韩、东周三国联军,擒杀联军主将公孙喜的战役,此战秦国共斩首敌军24万。

背景

前295年,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主动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同年,秦昭襄王免去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国相,又主动与楚国修好,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次年,齐国也改变了对诸侯的外交策略。齐湣王采纳祝弗的建议,免去主张以秦国为敌的孟尝君的相位,改用秦国五大夫吕礼为相。经过一系列外交调整,秦、齐两国又重新交好。齐国得以全力攻打宋国,而秦国则向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战争,扩展土地。同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过程

前293年,在魏冉的推荐下,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韩、魏、东周联军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率兵进军至伊阙与秦军对峙。战争中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联军的一半,联军方面韩军势单力薄,希望魏军主动进攻,而魏军则倚仗韩军精锐,想让韩军打头阵。秦军主将白起利用韩、魏两国联军想保留实力、互相推诿、不肯先战的弱点,先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猛攻魏军。魏军战败后致使韩军溃败而逃,秦军乘胜追击,取得大胜。伊阙之战秦军共斩首24万,秦军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魏军主将公孙喜被俘后遭处决。战后白起因功升任国尉。同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战后

秦国

借助伊阙之战的大胜,秦国乘胜继续向韩、魏两国发动进攻。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城(山西省永济市东);攻下垣邑(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东南),但没有占领。次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夺取了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前290年,左更司马错率军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和韩国的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与白起合兵再次攻下垣邑。在秦国的连续打击下,魏、韩两国被迫割地求和。魏国割让河东郡四百里,韩国割让武遂(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之地二百里。次年,秦国再次派兵攻打魏国。司马错率军冲绝河桥夺取了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又夺取了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白起夺取了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面对秦国的攻势,魏国被迫贿赂赵惠文王及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希望借助赵国的力量来阻止秦国的进攻。

西周国

伊阙之战后,秦国趁机想进攻西周国。西周公子周最派使者游说赵国的奉阳君李兑,想让秦、魏两国重新开战,这样既保全了西周,赵国又可坐观秦、魏两国交战,从中调解取得渔翁之利。西周君又派周足为使者出使秦国,自己亲自前往魏国请求魏昭王的援助,而魏昭王以上党郡危急为由拒绝援助。西周君在回国途中路过魏国的梁囿,十分喜爱。大臣綦毋恢指出魏国的温囿并不比梁囿差,并向西周君自荐说不但能得到魏国的援助,还能得到温囿。綦毋恢游说魏昭王指出魏国如不援助西周,那西周将投靠秦国,如此两国合兵进围南阳(太行山以南),将切断韩、魏两国通往上党郡的要道。如果魏王答应派3万人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并且把温囿以每年120金的价格租给西周君,那么西周便不会投靠秦国。如此既可以保证上党郡的安全,也可以通过租借温囿多获得40金的租金。魏昭王采纳了綦毋恢的建议,派芒卯献出温囿,又答应派兵帮助西周驻守边境。在西周国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下,秦国最终未能攻打西周。

魏国

秦国在伊阙之战取胜后,驻留在伊阙,魏昭王被迫派公孙衍割地求和。有人建议魏昭王加封窦屡为关内侯,让他出使赵国割让少量土地贿赂赵国的奉阳君李兑,让李兑从中调停引起秦国内部争执,这样魏国也可以少割土地。西周大臣綦毋恢也劝说公孙衍不要多割地给秦国,因为如果两国议和成功,魏国就会得到秦国的支持;如果两国议和失败就会重新开战,多割地属于毫无意义之举。

韩国及东周国

前290年,韩国的城阳君和东周君入秦求和。但秦国此时大举攻韩,城阳君不能返回韩国,被迫出奔至齐国。

标签: 历史战国伊阙之战

更多文章

  •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长坂坡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长坂坡之战,过程

    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曹操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追击刘备军。刘备军被曹操军击溃,仅有数十骑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军将领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和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战后刘备放弃转往江陵的

  • 邯郸之战经过如何?对春秋战国的格局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春秋,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发生于前年-前年年间,是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与赵、魏、楚三国联军在赵国国都邯郸进行的一场城池攻防战争,严格来说是长平之战的延续。结果,秦国受到了自商鞅变法后少有的一场大败。背景前年九月,赵国主力部队在长平之战中被尽数歼灭,全国上下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十月,秦军再次攻占上党郡,并且兵分两

  •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牧野之战

    你真的了解XXX牧野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商纣王17万大军被周武王的5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商纣王最后引火自焚而死。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历朝历代儒家文化的渲染,牧野之战成了武王伐纣的正义之战,以有道之君伐无道之君,周武王万古留芳,而商纣王却遗臭

  •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晋朝,淝水之战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

  • 武都之战: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武都之战,蜀汉

    武都之战,蜀汉一方云集了张飞、马超等大将,而曹魏一方也有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大将。就武都之战来说,可以说是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汉中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就汉中之战来说,顾名思义,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

  • 马邑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汉朝,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即马邑之围。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

  • 疏勒城之战的胜利有多可歌可泣?最后仅剩13人存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疏勒城之战,东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疏勒城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平十七年冬,汉平帝下令,由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和骑都尉刘张,领兵一万四千人,征伐车师国。对西域诸国出动这么大规模战争,在两汉历史上都不多见,彰显了汉明帝切断北匈奴爪牙的决心。这次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是耿秉。他率领所部纵横千里,深入车师腹地,

  • 齐国与鲁国发生的长勺之战,最后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长勺之战,春秋

    你了解长勺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长勺之战在历史上并不甚有名,它不如牧野之战那般改朝换代,没有长平之战那样闻名天下,却能载入史册,进入但我们的课本当中,使曹刿一战成名,名垂千秋。《曹刿论战》让我们都知道战争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可是你要说仅仅凭靠这一点鲁国就以弱胜强了,

  • 牧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牧野之战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商朝,周武王,牧野之战,牧野之战结果,牧野之战的时间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周朝称之为纣王)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由于殷商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

  • 谢安面对比自己多几十倍的秦兵为何能镇定自若?其实这是心理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北朝,苻坚

    公元382年秋天,自称大秦天王的荷坚率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进军。大道上,步兵、骑兵,加上车辆、马匹,浩浩荡荡,掀起的烟尘遮天盖日。这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足足拖了一千里路长。苻坚是个骄傲自大的国君,为了扩大掠夺财富的范围,满足个人的私欲,发动了这场消灭东晋的战争。在动身前的一个晚上,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