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牧野之战,武王为何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6 更新时间:2024/1/24 16:01:26

你真的了解XXX牧野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商纣17万大军被周武王的5万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商纣王最后引火自焚而死。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历朝历代儒家化的渲染,牧野之战成了武王伐纣的正义之战,以有道之君伐无道之君,周武王万古留芳,而商纣王却遗臭万年。

事实也并非如此,历史的真相经过一代代史学家的演绎,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了。

都说纣王无道,无非是说他穷兵黩武,攻打东南夷,嗜杀成性,好战斗狠,而且大兴土木,沉迷于酒色,没有仁德加于百姓。

都说武王有道,无非说他施行仁政,与周边夷族和谐共处,在他的治理下,国力强盛,百姓拥戴。

有道与无道仅一字之差,相互转变也仅在一念之间。

史料 《逸周书.世俘》中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

,他所率领的伐纣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杀死商人达18万人之多,在那个人口稀少的冷兵器年代,可以说令人发指。

而且他还放任周人在商人的土地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1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18万块。

难道这就是武王的仁德吗?

这还得回归到中国这句老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你成为了王者,那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即便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也能被轻描淡写地略过,有时候,历史便是如此地无情。

假如牧野之战的王者是商纣王,我想,那便是另一番说辞了。

牧野之战,商纣王17万大军为何输给了仅有5万联军的周武王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世人3000多年,其实一直没有定论。

有的人认为是武王的车战军团摧垮了殷纣大军,这一说法史料有记载,但并不靠谱,在冷兵器时代,武器的改良只能成为小小的外力而已。当然,在现代战争年代,可另当别论。

有的人认为是武王有道,纣王无道,虽然民心所向很重要,但是还是比较虚,光凭道义就能打赢一场战争吗?

还有的人认为商纣王军队虽号称17万,但是大多是临时强征的奴隶和平民,战斗力远逊于训练有素的周人军队,但是纣王的嫡系军团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战斗力非常强大,否则也不可能威慑东南各夷。

其实武王能够力挫商纣王,靠得是3代经营,是周人经营上百年的结果,牧野之战只是最后的决战而已。

孔子曾言:“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意思是说到了周文王时期,天下若有三分,周文王就已占二分,但是仍然殷勤地侍奉商纣王,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可见当时周人的实力是多么地强大。

三分天下,周文王已占其二的说法,并不是空口无凭。因为早在牧野之战前,历经周人三代努力(周太王姬亶、周王季姬历、周文王姬昌),到了周文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对殷商的三面包围圈。

你甚至可以说,牧野之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也不为过。

北面战线,是经关中北道,进入陕西中北部,渡黄河、经吕梁山,进入晋中。进入晋中,北可经娘子关北上,进入燕山周边区域,南可下中条山,进入河南中部,东可出太行山,进入齐鲁大地。

南面战线,是自蓝田、经武关、越秦岭,进入河南南阳地区,北上洛阳,南下随枣,东出淮河一线。

东面战线,周人的势力已经进入洛阳盆地,这为后来的孟津会盟提供了基础,已经可以对郑州、安阳的商国腹心地区采取有效的打击。

三线的共同出击,在战略上基本上完成了对商人腹心地区的一个三面包围圈。

面对如此有利态势,文王姬昌想灭商纣,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为何心甘情愿被商纣王囚禁,受尽凌辱呢?

这便是文王的高明之处,就算纣王再无道,再昏庸,也不能落下不忠不义的谋反之罪,无非是想绝众人之口,为日后儿子武王伐纣找到一个借口罢了。

我只能说政治家的胸怀,常人是无法理解的。

牧野之战,武王能克商,摧垮纣王17万大军,奠定800年基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实力说明了一切。

标签: 历史牧野之战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中“风声鹤唳”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晋朝,淝水之战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我国历史上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局面,淝水之战就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次战争。战争后我国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南北朝时期。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

  • 武都之战: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武都之战,蜀汉

    武都之战,蜀汉一方云集了张飞、马超等大将,而曹魏一方也有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大将。就武都之战来说,可以说是曹魏和蜀汉的巅峰对决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汉中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就汉中之战来说,顾名思义,是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

  • 马邑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汉朝,马邑之战

    马邑之战即马邑之围。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结果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

  • 疏勒城之战的胜利有多可歌可泣?最后仅剩13人存活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疏勒城之战,东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疏勒城之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平十七年冬,汉平帝下令,由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和骑都尉刘张,领兵一万四千人,征伐车师国。对西域诸国出动这么大规模战争,在两汉历史上都不多见,彰显了汉明帝切断北匈奴爪牙的决心。这次战争中,大显神威的是耿秉。他率领所部纵横千里,深入车师腹地,

  • 齐国与鲁国发生的长勺之战,最后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长勺之战,春秋

    你了解长勺之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长勺之战在历史上并不甚有名,它不如牧野之战那般改朝换代,没有长平之战那样闻名天下,却能载入史册,进入但我们的课本当中,使曹刿一战成名,名垂千秋。《曹刿论战》让我们都知道战争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可是你要说仅仅凭靠这一点鲁国就以弱胜强了,

  • 牧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牧野之战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商朝,周武王,牧野之战,牧野之战结果,牧野之战的时间

    牧野之战是殷商帝辛(周朝称之为纣王)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史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纣”。由于殷商先征西北黎,后平东夷,虽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社会和阶级矛盾,招致灭亡,最后兵败自焚,故《左

  • 谢安面对比自己多几十倍的秦兵为何能镇定自若?其实这是心理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南北朝,苻坚

    公元382年秋天,自称大秦天王的荷坚率领87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进军。大道上,步兵、骑兵,加上车辆、马匹,浩浩荡荡,掀起的烟尘遮天盖日。这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足足拖了一千里路长。苻坚是个骄傲自大的国君,为了扩大掠夺财富的范围,满足个人的私欲,发动了这场消灭东晋的战争。在动身前的一个晚上,他曾

  • 二战时德国还没解决掉英国时候,为何还向苏联发起进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世界,二战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中德国入侵苏联所使用的计划。这份计划最初是由德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结合德军在波兰、法国战役中的经验,起草的一份闪电袭击苏联的计划。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规划,德军将继续采用闪电战术,从三个方向向苏联发起入侵。为了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希特勒将320万部队秘密调遣至苏德边界,

  • 东汉开国将军岑彭是如何在黎丘之战中取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岑彭,东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黎丘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黎丘之战是东汉开国战争中,最经典的战役之一,也是开国名将岑彭最漂亮的战役之一。岑彭为人善谋,善于打硬仗,性格沉稳,可是黎丘之战却一反常态,玩了一把心惊肉跳的豪赌。刘秀亲征,平定邓奉叛乱,收复南阳后,将目光瞄向了南郡。南郡盘踞着一个大军阀——秦丰。秦丰是

  • 涿鹿之战结果如何?又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古,涿鹿之战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