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涿鹿之战结果如何?又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呢?

涿鹿之战结果如何?又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74 更新时间:2024/1/23 15:34:02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

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蚩尤部落联盟,相传由81个氏族和9个部族组成,史称“九黎”。为争夺生存空间和领导地位,它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联盟首先发生冲突,并将其击败。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遂联合起来共同与蚩尤部落联盟进行斗争。经多次作战,最后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残余一部退向南方,一部归并于少昊部落联盟。

此后,黄帝继续进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

涿鹿之战意义:

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各诸侯都愿归顺,一致拥戴他为天子。

涿鹿战争之后,使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对今天的汉族来说,则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汉族今天占全国人口的94%,占世界人口约1/5,这不能不说与华夏族的始祖黄帝的功绩有一定关系。汉族本由华族发展而来,而华族是由华胥氏数千年同化其它民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华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华夏族,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在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今天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

涿鹿战争之后,方圆数百数千里慑于黄帝威严,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这样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趋于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动的地域便相对固定下来。活动地域的相对固定,使得氏族成员由游猎为生逐步转向稼穑为生,从而使得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涿鹿战争对华夏战争影响最深的还是在军事方面。由于涿鹿战争是部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结局又是以黄帝之弱势胜了蚩尤之优势,之后黄帝又趁势收复了中原,使华夏族各部落实现了团结统一。此后,又进一步征服了其它氏族部落,使黎族、夷族等与华夏族结为同盟,这都与黄帝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战争中的表现有极大关系。后来的首领虽然无法从理论上学到黄帝的用兵韬略,但从所闻所传中间接地领略到黄帝的兵法,并代代相传,这就为华夏的军事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这次战争对之后的兵器制造以及技术发展也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许多史书上称,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在发展时期兴亡绝续之大事。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史记记载恐怕信息不齐。不齐之因,应是黄帝后人为祖先隐。涿鹿与阪泉位置仅一里,应是同一战役的两个重要位置。

神农氏十世罔榆,欲增长而德行衰,瑞相隐而衰相现。帝榆罔立,诸侯携贰,胥伐虐弱。分二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小颢(少昊),司百工。帝德不能驭蚩尤。产乱出洋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涿鹿,兴封禅,号炎帝。而十世神农莫能伐,乃求之于轩辕。轩辕乃习用干戈,合炎帝共伐蚩尤。围于涿鹿。十一世炎帝弟祝融献计,以火攻,蚩尤部大败,流血漂橹,轩辕驾指南车,杀蚩尤,肢解,身首异葬。画蚩尤于军旗,诸侯望旗而降,于是得天下。涿鹿之战(坂泉之战)后天下大旱。

标签: 历史上古涿鹿之战

更多文章

  • 罗马人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世界,罗马

    大家都知道罗马人使用短剑大盾格斗,并以此击败了许多敌人,那么罗马人到底是怎么用短剑和大盾和敌人作战的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些历史记载,来了解罗马士兵如何使用短剑大盾战斗:希腊历史学家狄俄尼索斯曾经描述过公元前4世纪罗马军团在与高卢人战斗中使用短剑的情况,“他们把短剑握在手里,径直向前刺去。他们会刺向敌

  • 白江口海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朝鲜,道琛

    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又称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公元6世纪时,和中国接壤的高句丽因为中国隋唐王朝的入侵,为抗衡中国,高句丽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

  • 古代对外战争中除了卫青外还有哪些名将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春秋,李牧

    1,李牧或许是因为《史记》是汉朝人写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多名将的记录就显得淡化了。事实上,在春秋战国时代,李牧是一个绝不能被忽视的人物。战国时代他是赵国对秦作战最具战功的将军,廉颇赵奢皆不及他。不过今天讲的是对外战争。对秦的作战就不必赘述了。李牧的赫赫功业是对匈奴的战绩上,此前的赵国一直受匈

  • 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播州之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万历三大征,播州之役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春,播州土司杨应龙和朝廷发生了第一次冲突。朝廷令文臣王继光,武将刘承嗣、郭成兵分三路,分别行军围剿。杨应龙采用“声东击西”计,以“佯令约降”为幌子,暗中“统兵据关冲杀”,结果“一路明军大败,死伤大半……而他师亦无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应龙大败

  • 庚戌之变:俺答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庚戌之变,俺答汗,明朝

    “庚戌之变”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元朝灭亡之后,残余势力逃亡漠北。此后遁避漠北的蒙古势力和统一中原地区的明王朝之间冲突不断,双方不断爆发战争,难以建立持续的和平关系。在元朝时期,蒙古人统一了中国,享受到中原地区丰富的物资供给,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北遁漠北之后,由于失去了这些物资的供

  • “却月阵”有多厉害?刘裕凭借两千步兵胜三万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晋朝,刘裕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其中以“却月阵”

  • 淝水之战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以少胜多的战例是不是真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东晋,淝水之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淝水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方面派出去抵御前秦入侵的只有名将谢玄所率的8万北府兵。以8万对阵80万,以1个人去顶对方10个人,这场仗怎么看都是东晋这边凶多吉少。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秦晋两军在淝水一带展开决战

  • 万历三大征对经济有什么影响?明代贸易体系是怎么瓦解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万历三大征,贸易体系

    早在宋代,商业活动异常繁荣,如繁荣的清明上河图和设置专门征收商税的机构商税务院均是明证,白银作为货币的功用越来越大,在当时的民间使用极为普遍,到了明初,虽然明令禁止金银交易,但民间仍然屡禁不绝,等到明英宗正统年间正式取消了用银禁令,白银取得了正式的货币地位,以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正式建立了起来。此后,明

  • 开禧北伐的始末是怎样的?这次北伐失败的原因何在?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南宋,开禧北伐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开禧北伐始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熟悉辛弃疾这首《永遇乐》的朋友,多少都会知道这首词背后的故事,这说的就是——开禧北伐。一、起因与条件咱们说凡事都有个动机,尤其开禧北伐这样的大战,总得有个原因。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三个字——受不了。从上层

  • 为何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会被英格兰长弓手打的落花流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世界,百年战争

    中世纪末期,英、法两国矛盾激化爆发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可以说,这场战争实属中世纪时期最著名的历史事件。可以说,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了解这场战争的人都知道,在十四世纪这场战争爆发之初,曾纵横中世纪所向无敌的法兰西重骑兵被英格兰长弓手虐得体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