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1/23 7:31:59

周赧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拒之势向东进击。

过程

两军对峙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韩国和魏国的联军之中,韩国军队势单力薄,韩军主将暴鸢希望魏国盟军军队打先锋。魏军主将是公孙喜,曾经追随孟尝君南攻楚怀王,西伐函谷关,他觉得韩军虽然战力不甚强,但是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韩军为前锋打头阵。

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情报兵带来消息,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军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

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

秦军获胜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韩国军队不知虚实,被秦国疑兵牵制。

白起抽调自己精锐主力绕道联军后方,乘魏军不备,突然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毫无防备,被杀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阙山的狭隘地区仓促应战,阵形来不及统一调度,纷纭各自为战,或奔或斗,迅即惨败。

韩国军队得知其侧翼的盟友被瞬间击溃后,军心不稳。士兵哗变,主帅控制不住颓势。这时,韩国军队的侧翼已经完全暴露在强大的秦军主力面前。未等主帅布置,便立刻遭到秦军左右夹击,一时间,韩国军队溃败而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把韩军杀的尸横无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杀主将犀武,即公孙喜,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结果

伊阙之战,以秦国军队大胜而结束。战后,韩、魏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白起因战功卓著升任国尉。同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趁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惨败之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标签: 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更多文章

  •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垂沙之战造成了哪些后续影响?楚国的后续发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响垂沙之役的第二年,公元前300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庶长奂(非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

  • 后世如何评价垂沙之战?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斗过程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根据《编年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将是芈戎,这年,秦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城。齐将章

  • 垂沙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前301年,秦将芈戎(非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四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秦、齐、韩、魏四国军队。秦军攻取新

  • 宜阳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探索宜阳之战的具体经过,最终秦军获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宜阳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马陵之战存在哪些争议?此战的战场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马陵之战,孙膑

    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

  • 马陵之战对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何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马陵之战,孙膑

    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

  • 马陵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孙膑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马陵之战,孙膑

    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