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即墨之战: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燕国是如何获胜的?

即墨之战: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燕国是如何获胜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3/12/11 9:20:45

公元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与齐国在即墨城开一场攻防战争,史称即墨之战。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简介

在战国中期,齐、秦两强东西对峙,较弱的燕国与齐是近邻。燕王哙于公元前318年让位于燕相子之,以致太子平与子之因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于是,齐宣王于公元前314年乘机攻燕,在50天之内攻下燕都蓟(今北京),杀燕王哙和子之。但由于齐军在燕国大肆烧杀抢掠,燕国民众纷纷起来反抗,各诸侯国也准备出兵救燕,齐军被迫撤退,燕太子平即位为王,即燕昭王。燕昭王登上王位后,广招贤士,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积极准备报齐破国之仇。公元前301年齐宣王死,湣王即位。齐湣王在位期间,南攻宋、楚,西击三晋,连年征战,国力日耗。燕昭王想乘机攻齐,但从燕国的土地、人口和经济条件看,燕远不如齐国,单凭燕国本身的力量,不可能战胜齐国。面对这种实际,燕将乐毅和燕相苏秦提出了争取与国,孤立齐国;并怂恿齐国灭宋,以加剧它与各国的矛盾,尔后联合各国,大举攻齐的战争方略。燕昭王采纳了乐毅和苏秦的这一策略,并积极创造条件付诸实施。

为了实现攻齐报仇的目的,燕表面上臣服于齐,并派苏秦入齐,进行离间活动,取得了齐湣王的信任。齐国被燕表面的屈服所迷惑,放松了警惕,对燕不加戒备,甚至还把用于防御燕国的军队,从齐、燕边界全部撤到齐国的腹地。公元前288年10月,秦约齐王同时称帝,结成联盟。燕再次派苏秦至齐进行离间活动,劝说齐湣王撕毁齐秦盟约,废除帝号,而后伺机灭宋。湣王果然被打动,于12月废除帝号,转而与各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齐湣王取得攻秦胜利后,又经过三次战争,灭掉了宋国。邻近齐国的宋国,土地肥沃,生产发达,其大商业城市定陶的巨大税收,尤为齐、秦、赵三国所垂涎。宋为齐所灭,不仅加剧了齐同秦、赵各国的矛盾,也对韩、魏、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导致了齐与各国的矛盾异常尖锐。燕利用这种形势,积极活动,终于和各国结成攻齐联盟。

标签: 历史即墨之战乐毅

更多文章

  •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伊阙之战,白起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 垂沙之战造成了哪些后续影响?楚国的后续发展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影响垂沙之役的第二年,公元前300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庶长奂(非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

  • 后世如何评价垂沙之战?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斗过程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根据《编年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将是芈戎,这年,秦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城。齐将章

  • 垂沙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垂沙之战,楚国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前301年,秦将芈戎(非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四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秦、齐、韩、魏四国军队。秦军攻取新

  • 宜阳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探索宜阳之战的具体经过,最终秦军获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宜阳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

  • 马陵之战存在哪些争议?此战的战场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马陵之战,孙膑

    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

  • 马陵之战对各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何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马陵之战,孙膑

    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