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探索华阳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探索华阳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2/2 19:17:22

秦昭襄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华阳一带与魏国、赵国军队爆发战争,史称华阳之战。赵魏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而占据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赵魏联军十五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起因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前273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攻打到韩国重城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无力抵抗求救于秦国,秦国随即派军队救援韩国 [2] ,与魏国赵国在华阳展开激战。秦国攻占魏国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攻占齐国,而齐国与秦国的本土不连接,所以,秦国试图先攻破地理位置在中间的魏国。同时,灭掉魏国以后可以断绝燕国赵国与楚国韩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打击除秦国外的其他国家。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二个阶段。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攻至魏国的主都大梁,韩国派暴鸢 救援,被秦国打退,魏国不得已想秦国贡献温地从而求得继续生存。公元前274年,秦将胡伤攻魏,斩首四万,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蔡阳和长社和中阳。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三个阶段。前273年,魏国联合赵攻打韩国,并且打到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因为势力单薄求救于秦国,秦国派去军队救援韩国并且在华阳攻破了魏国和赵国,并且斩首敌军15万余人。赵国再次派将领贾偃带兵救援,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

过程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赵军与魏军联合进攻韩国,包围韩国重要城邑华阳。韩国求救于秦,秦国拒绝了韩国的请求。韩国相国对使臣陈筮说:“事态急迫,您虽有病,还是希望您连夜到秦国去。”陈筮到秦先会见穰侯魏冉 。

魏冉说:“韩国的事情很危急吗?特地派您来。”陈筮说:“不危急啊。”魏冉生气地说:“您这样可以为您的国君作使者吗?你们韩国的官员车马不绝于道地秦国求救,向敝国报告情况危急,您来了却说不危急,为什么呢?”陈筮说:“韩国危急了就会改变立场投靠其他国家。因为情况不那么危急,所以我再一次来这里了。”魏冉说:“您不用见秦王,我请求王命发兵援救韩国。”

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武安君白起率军救援韩国。联军与韩军胶着于华阳,而华阳距秦地较远,魏、赵估计援韩秦军短期内不会赶到而疏于防范。白起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方针。大军由咸阳出发,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远途奔袭,仅8天就到达华阳城下 。立即向魏军发起攻击,一举歼灭赵魏联军军15万人,生擒赵将,魏国宰相芒卯败逃;接着,又进攻赵国再次派兵来救援的赵将贾偃,经激战,大败赵军, [9] 并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公元前274年,秦将胡伤攻魏,斩首四万,秦军随后乘胜攻城略地攻取了魏国的卷县(今河南省原阳县旧原武西北)、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和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东)、中阳和赵国的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部审坡镇),并与韩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境)。

魏国军队主力多被歼灭,无力再战,魏将军段干子请求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来求和。苏代对魏王说:"想升官的是段干子,想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如今大王让想得土地的人控制官印,让想升官的人控制土地,魏国的土地不送光了就不会终结。况且用 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干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说:"那是当然了,尽管如此,可是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苏代回答说:" 大王没见过玩博戏的人所以特别看重枭子的缘故,是由于有利就可以吃掉对方的子,无利就停下来。如今大王说‘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不能更改了’,大王使用智谋怎么还不如博戏时的用枭呢?"魏王不听,将南阳割给了秦国 。魏被迫献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与秦国求和,秦闻知燕、赵联合起兵救魏,便接受魏国南阳地后退兵。战争结束。

结果

华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魏国元气大伤,无力再战。

标签: 历史华阳之战秦国

更多文章

  • 华阳之战是怎么回事?再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华阳之战,秦国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国名将白起、魏冉率军在华阳一带与魏国、赵国军队爆发战争,史称华阳之战。赵魏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而占据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杀赵魏联军十五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273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

  • 吴越争霸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吴越争霸战?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吴越争霸,春秋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曾互相征伐,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吴越争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

  • 吴越两国相互征伐多年,吴越争霸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吴越争霸,春秋

    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曾互相征伐,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吴越争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吴侵越时所获战俘刺死吴王余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吴大举攻楚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又曾攻越,占领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十五年,吴军主力在楚都郢时,越乘机侵入

  • 秦灭楚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秦灭楚之战

    秦灭楚之战,又称灭楚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5年—前22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是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残余势力(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大部等地)的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过程序幕秦王政二十①年,秦将王贲率军进攻楚国北部,取十余座城,开道击魏

  • 肥之战是怎么回事?有何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肥之战,李牧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赵国名将李牧率军在肥与秦军进行了一场截击战,史称肥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王政十四年初,秦将桓齮率秦军进逼邯郸,赵王迁急命北部边防名将李牧为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

  • 秦灭赵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秦灭赵之战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了赵国,史称秦灭赵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

  • 秦灭六国之战造成了哪些影响?有何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秦灭六国之战,秦始皇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的是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进行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

  • 秦灭六国之战是怎么回事?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秦灭六国之战,秦始皇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的是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秦国进行消灭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

  • 第四次河西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四次河西之战背景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开始强大起来。而魏国忙着与东方各国交战,无暇西顾之际,秦

  • 第二次河西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河西之战,秦国

    战国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关中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前后反复交战数次,秦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恰逢魏国精锐丧失殆尽国力大损,最终秦收复河西,史称河西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二次河西之战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