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正妻为何会帮丈夫选小妾?

古代正妻为何会帮丈夫选小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42 更新时间:2023/12/6 2:55:57

古代正妻为会帮丈夫选小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说出来原因可能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因为用我们今天的思想来看,绝对不会相信,古人纳妾居然在很多时候都是正妻操持的,一般男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生下孩子,妻子就会成天唠叨着给丈夫纳妾,你说是不是很意外?

当然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正妻要为男子纳妾操心,就比较值得我们细细研究了,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古代男子为何要纳妾。

纳妾可不是想纳就能纳的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古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够纳妾,想要纳妾可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基本上古代只有三类人能够纳妾,第一类就是皇亲国戚以及达官贵人,第二类则是地方豪强以及富商,第三类则是有立功表现之人。

结合古代历史来看,就算是达官贵人以及皇亲国戚,在纳妾的数量上都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在春秋时期,诸侯也只能纳八个小妾,到了汉朝之后,就连士大夫也只能纳两个小妾,要是超过这个数量,就会被追究责任,轻则罚款并且送走小妾,重则被当成有谋反想法之人诛族,性质相当恶劣,一般人根本就不敢肆意妄为。

一直到元朝之后,对达官贵人纳妾数量的限制才放开,不过通常情况下达官贵人也不能没有节制,至少不能多于皇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是你一个皇亲国戚或者达官贵人,纳妾的数量居然多于皇帝,可想而知你的结局不会好。

就连达官贵人纳妾数量都受到限制,身为富商或者地方豪强而言,纳妾的数量自然也不能太多,不然当局者肯定不会给你好果子吃,这是人之常情,有些东西虽然不用说出来,大家心中也是明白的。

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第三类人,也就是那些因为立功而被允许纳妾的,诸如汉朝时曾经有过规定“功成受封,得备八妾”,意思也就是说对于立功并且受封的人,允许纳八个小妾,这在当时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一般古代能够纳妾的人,基本上就属于这三类之一,不过这并非说这三类人就都有资本纳妾了,比如达官贵人以及立功受封之人,他们并不一定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纳妾,为何这么说呢?主要就是因为纳妾实在太贵。

根据古代的一些资料记载来看,一般纳妾需要三百到一千两不等的白银才行,古代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十多两,就算按照三百两来算,也需要普通人一二十年的收入才能纳一个小妾,要是按照一千两来算的话,基本上就是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了。

从这样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纳妾所花费的金钱绝对不少,就算是达官贵人,也不一定有那么多钱去纳妾,比如明朝时期的海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他一生总共纳了三个小妾,结果就直接导致他穷困潦倒,连买两斤猪肉都成为新闻。

要知道海瑞每年的俸禄加上田产租金,至少也有五六十两白银,结果都因为纳妾而变得穷困潦倒,足以说明在古代纳妾所需要花费的金银可不少,要是手里没有足够多的存款,根本就没有实力纳妾。

也就是以上两个硬性条件,已经将很多古代男子排除在纳妾范围以外了,换言之,古代大多数男子还是没有机会和资格纳妾的,能够纳妾的都是有钱、有身份地位之人,绝对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对于那些有身份有地位之人,为何他们又要纳妾,并且有些纳妾数量还很多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人性以及现实问题了,接下来我继续详细分析一番。

古人纳妾的真实原因

说到古人纳妾的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传宗接代,比如我们熟知的海瑞,他之所以宁愿纳妾导致自己一穷二白,也要坚持纳妾,本质原因就是他想要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奈何小妾生了孩子又夭折,所以海瑞只能继续纳妾。

类似于海瑞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朝时期的陆游也是如此,他的原配是表妹唐婉,结果两人结婚一年多,还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因此最后唐婉硬是被陆游母亲逼着陆游休掉,古代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本质原因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甚至在古代还有休妻的“七出”理由,其中无子排在第一,要是一个女人没有生下儿子,男子就可以用此理由直接将其休掉,足以见得古人对传宗接代一事多么重视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有正妻专门帮助男子纳妾的事情发生。

正妻在嫁给男子一段时间后,要是还没有生下孩子,为了防止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以及影响,女子就会帮助男子物色小妾,不管是通房丫头还是其小妾,正妻都会不断推丈夫的床,目的就是希望能够生下一个儿子。

一旦通房丫头或者小妾生下儿子之后,从宗法而言,都需要认正妻为母亲,生母反而只能叫“姨娘”之类的称呼,就算后来继承家业,也需要首先孝顺宗法上的母亲而不是血缘上的母亲。

正是这种原因,正妻才会不断帮助丈夫纳妾,只有生下儿子之后,正妻才可以保住地位,要不然一旦丈夫有个三长两短,正妻就会被扫地出门,到时候不要说分男方家产,就连回到娘家都不受待见,生活多么凄凉可想而知。

你看,正妻帮助丈夫物色小妾,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是没有一些利益关系,谁又愿意将自己的丈夫分享给别人呢?古人如此,我们现在的人依旧如此,这是人性深处无法改变的东西。

当然了,古人纳妾当中,传宗接代是最重要的原因,可是除了传宗接代之外,自然还有其余的原因,比如好色就是其中之一,有的人为了满足心中的欲望,不断纳妾,就算已经年老体衰了,还要纳入一些年轻漂亮的小妾,原因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则是为了炫富或者保证自己的身份地位,比如当年的“扬州瘦马”就是典型之一,全国各地的富商为了彰显自己有钱,专门花大价钱买“扬州瘦马”纳入家中成为小妾,背后原因既不是好色,也不是传宗接代,反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钱而已。

结语

总体来说,古人纳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因为古人对此比较重视,不过在人性以及欲望的驱使下,难免有些人纳妾并不是为了生儿子,反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是为了炫富,仅此而已,这种现象甚至放在今天一样存在!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在汉文帝继位以后,贾谊这位能臣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文帝,贾谊

    贾谊是汉朝初期有名的思想家,他在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汉文帝手下难得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刘邦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但是国内百姓在常年的战乱中损失太大,汉朝初期时,百姓依旧生活艰难,汉朝尚处于国力不太强大的建国初期。吕后死后,汉文帝得以继位,稳重的汉文帝在即位以后并未有太多大刀阔斧的大动

  •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来恢复国力,董仲舒为何还要提出“大一统”?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董仲舒,汉初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

  • 司马懿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用哪些计谋夺取曹魏江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司马懿,曹魏

    三国时期有几个人比较牛掰,分别是诸葛亮、司马懿、姜维、郭嘉、庞统等人,这些人都是难得的谋士,往往能起到左右战局的作用,他们的计谋一出,往往攻必克,伐必取,所以这些人成为三国时期最热门的人物,今天趣历史就来谈谈司马懿的故事,那么司马懿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人都在等待机会,有的人率先

  • 古代皇帝在选择妃子的时候 除了长相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古代皇帝究竟是如何选妃?其实除了长相身高,还有个苛刻要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引言:花似醺容上玉肌,方论时事却嫔妃相信很多历史迷朋友,都非常羡慕皇帝的日子,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们一般身居高位,享受天下最好的东西,衣食住行都是上等的,甚至就连

  • 诸葛亮堪称蜀汉的股肱之臣,为何在文臣中仅排第三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诸葛亮,蜀汉

    东汉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益州,实现了当年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规划。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又夺取了汉中,于是他自称汉中王。应该说在此期间,诸葛亮在群臣之中的功绩最大,堪称是股肱之臣。可是在刘备称帝前,诸葛亮在文臣之中,仅排在第三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汉献帝这位傀儡皇帝还活着,袁术为何要急着自立称帝?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袁术,汉献帝

    东汉王朝最终在汉灵帝刘宏的手上走向了末路,其子刘辩成为了汉少帝,但又被西凉军统领董卓给废掉了,然后立次子刘协为汉献帝,之后董卓又被十八路诸侯联合围攻。等董卓死后,各地的诸侯纷纷都在抢夺属于自己的地盘,但却没有一人敢先一步称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献帝这位傀儡皇帝还活着,袁术为何要急着自立称帝?

  • 司马孚:晋宣帝司马懿的弟弟,至死始终以魏臣自称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在“高平陵事变”之际,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

  • 古代皇帝冲龙沟时宫女抢着伺候 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好处存在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皇帝,宫女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冲龙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宫女都抢着伺候?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的座椅叫龙椅,皇帝的脸叫龙颜,皇帝睡的床叫龙床,穿的衣服叫龙袍,皇帝的专车叫龙辇。那么,“龙沟”是皇帝的什么所在,“冲龙沟”又是什么工作?宫女们又是为什么那么“期待”?

  • 司马师:晋宣帝司马懿长子,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

  • 司马朗:“司马八达”之一,晋宣帝司马懿的兄长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晋宣帝司马懿的兄弟。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