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揭秘:古代造兵机构是如何演变的?

揭秘:古代造兵机构是如何演变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4/1/20 1:44:10

揭秘:古代造兵机构是如演变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兵器制造始终为国家所垄断,兵器制造部门一直是官方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部门。

继承了秦汉的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廷大多有少府的建制,职掌手工业生产,包括兵器制造。同时,掌管国家武库的中央卫戍机构,有时也兼管兵器制造。如西晋时,少府“统材官校尉、中左右三尚方、中黄左右藏、左校、甄官、平准、奚官等令”;卫尉“统武库、公车、卫士、诸治等令”。

这两个机构分别掌管着许多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仅与兵器制造密切相关的冶铸业,西晋卫尉就“领冶令三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东晋罢省卫尉,其所领诸冶“度隶少府”。除上述中央直属的制造部门外,一些地方也有较大规模的官方手工业,如西晋时江南有“梅根及冶塘二冶,皆属扬州,不属卫尉”。

南朝刘宋沿袭了东晋的制度,兵器制造由少府统管。其下有左、右尚方,“并掌造军器”,相当于汉代的考工;又有东、南二冶,“掌工徒鼓铸”,类似汉代的铁官。南齐、梁、陈制度,大抵相仿。

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北方诸朝廷,也多依中原朝旧制,将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业置于国家控制之下,设官管理。

十六国时前燕幕容皝对“百工商贾”,“量军国所须,置其员数,已外归之于农”。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后,即设少府管理手工业,孝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改定百官,改少府为太府,其实未变。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初置军器监。这是一个创举,说明在中央有了品级较高的独立的兵器制造业的管理机构。

隋唐因袭魏周制度而不断有所变易。隋不设军器监,文帝时兵器制造统归太府掌管。炀帝时太府但管京都诸市、平准和左右藏,其手工业部门又分出置为少府监,兵器制造也改隶少府监,其下一度设有铠甲、弓弩二署,专掌兵器制造。隋炀帝征伐四方,曾以云定兴节度少府工匠大造兵器。

唐代军器监时设时废。《通典》卷二十七《职官九》记:

大唐武德初,置军器监。贞观元年,罢军器太监,置少监,后省之,以其地隶少府监,为甲、弩坊。开元初,复以其地置军器使。至(开元)三年以使为监,更置少监一员、二员、主簿一员、录事一员,及弩坊等署。十年,悉罢之,复隶少府,为甲、弩坊。十六年,移其名于北部,置军器监。天宝六载,复于旧所置军器监,监一人,领甲坊、弩坊两署。

在唐代,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是中央掌管整个手工业的机构,其主官为“从三品”。军器监是中央专门掌管兵器制造的机构,主官为“正四品上”,级别略低于少府监。

军器监下设弩坊署和甲坊署,前者“掌出纳矛消、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后者“掌出纳甲胄、筋角、杂作及工匠"。可见弩坊、甲坊两署皆辖有诸多作坊或工场,称为“作”,弩署诸作生产各种杀伤兵器,甲坊诸作分工制造甲胄。两署长官“各掌其所修之物,督其缮造,辦其粗良"。

军器监罢废时,其两署诸作便直隶少府监。这一系统显然是由北周军器监和隋代少府监的铠甲、弓弩二署发展而来。

自北周设军器监,隋代置铠甲署和弓弩署,中央造兵机构便以军器监或少府监所辖甲、弩两署诸作为主体。此外,少府所属其他机构也参与兵器制造。如唐时少府下设有右尚(方)署和诸治冶监。右尚署掌供御用马皮等工,亦制造“刀剑、斧饿、甲胄、纸笔、菌席、履”等物,类于汉代的尚方。诸冶监“掌铸兵、农之器,给军士、屯田、居民",类于汉代的铁官。

照隋唐制度,少府监或军器监诸坊作生产的兵器,例交卫尉入武库收藏。唐卫尉下辖两京武库署,“掌藏兵械”,“兵器人者,皆籍其名数”,“凡供宫卫者,岁再阅,有敝则修于少府”。两京即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皆有中央武库。《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寺》详例了武库所兵器的品目。天宝十年(751年)八月丙辰,长安武库火灾,焚毁兵器40余万件。可见藏兵之丰。

除上述中央造兵机构之外,隋唐时期一些重要地区也有较发达的兵器制造业。如中唐时江淮一些州的官府作坊能够大量制造兵器,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有诏云:“扬、洪、宣等三州作坊,往以军兴,是资戎器。”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宣州观察使元锡曾“进弓箭器械共五万二千事”。又如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德裕治四川,为防备吐藩和南诏,“请甲人于安定,弓人河中,弩人渐西,繇是蜀之器被皆犀锐”。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的“酒令”文化丰富了哪些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的“酒令”文化丰富了哪些内容?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逐渐被注入了社会伦理和规范,具备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酒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酒令作为酒文化内容的一个分支,亦有着悠久的历。一、酒令的起源及演变酒令起源

  • 马皇后:唯一能阻止朱元璋滥杀的女人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马皇后:唯一能阻止朱元璋滥杀的女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氏(1332~1382),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马氏姓名不详,一些野史中说她本名为马秀英,但正史中无考。马氏之父马公与红巾军元帅郭子兴交好,他杀人外逃前将她托付郭子兴,郭子兴视她为己出。元至正十四年(1356

  • 先秦时期的“说客”为何是当时最火爆的职业?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春秋

    先秦时期的“说客”为何是当时最火爆的职业?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先秦时期士人游说活动繁盛,很多士人加入游说者的行列,这与当时的社会形势是紧密关联的,当时社会制度的变迁、社会局势的变化都为士人从事游说活动提供了条件。一、社会政治方面:封建制度逐步瓦解,中央集权政治逐渐产生中

  • 历史上的“加九锡”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历史上的“加九锡”是什么意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一说起“加九锡”这个词,基本上就代表着谋朝篡位,为何这种天子赏赐的最高礼遇,却变成了一种行业的潜规则,这一切都是巧合吗?当然不是,这些全都是篡位者的精心预谋,只是为了让谋逆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合情合理而已。那为什么会有

  • 揭秘:古代尊贵的“五姓七望”的崛起与衰落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揭秘:古代尊贵的“五姓七望”的崛起与衰落,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科举制度是从唐朝开始逐渐形成。然而在唐朝之前没有完善的科举制度,那么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当时按照封建帝王的想法让官员推荐一些有能力的人在经过朝廷的考核,从而委派这些人为国家和百姓做贡献。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不是

  •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有哪些区别?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官员有哪些区别?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看史书或看古装剧时,常常看到某某升为正几品或者从几品。这不禁令人疑惑:明明是在同一个官品里面,为什么要用正、从来区分呢?难道仅仅只是区别正副关系吗?可许多同品正、从官员之间并没有正副关系,甚至不在一个机构办公啊!这

  • 揭秘:古代皇宫御用的乐舞机构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揭秘:古代皇宫御用的乐舞机构有哪些?小编为您讲解。汉魏时,雅乐舞和俗乐舞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官署分别掌管的。雅乐舞的机构名为“太乐署”又曾名为“太予乐署”。俗乐舞的机构在西汉时有“乐府”,东汉时有“黄门鼓吹署”,曹魏时有“清商署”。一、太乐署的建立“太乐署”在汉初就已经设立了,是管理演奏雅乐舞的“正统

  • 宋朝使用的弓箭与辽金元使用的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使用的弓箭与辽金元使用的有何不同?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挽弓射箭、不但是宋元时期每个官兵必备的武艺,而且也是宋太祖赵匡胤、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将阿古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师国王木华黎等著名将帅,超越一般官兵的本领。所以南宋殿前司

  • 花木兰替父从军长达十二年时间 期间为何没有人发现是女儿身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花木兰,替父从军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花木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花木兰当了12年兵,为什么没被发现是女儿身?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我们在感慨木兰多么孝顺、多么令人敬佩的时候,也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花木兰和一群男人在一起待了十几年,从来都没人发现她是个女孩子呢。难道古代人眼睛都不

  • 历史上把毒药随时带身上的皇帝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隋朝

    历史上把毒药随时带身上的皇帝是谁?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许多巩固统治的措施: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一番整顿治理,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在治理国家方面,文帝吸取了陈后主亡国的教训,比较注意节俭,对那些有贪污奢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