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孙坚作为孙氏一族的复兴者,他这位枭雄是怎么发家的?

孙坚作为孙氏一族的复兴者,他这位枭雄是怎么发家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60 更新时间:2024/2/3 0:08:42

作为孙氏一族的复兴者,孙坚这位枭雄的出生,大概是不太好的,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其一,是孙坚儿时的艰难起家;其二,是孙坚夫人吴氏一族对其的不满;其三,则是孙氏与当时豪族的恩怨纠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先说第一点,孙坚如果是士族出身,按照当时社会的传统,他就算不能顺利跻身仕途,也可以依靠家族余荫进入郡县之中。哪怕当不了正式的“公务员”,起码混个小吏,弄个“事业编”混混日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事实上,孙坚虽然为一方县吏,但却是外聘性质的“临时工”,不仅各种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其日常的工作也是十分危险。十七岁之时,孙坚便要与水贼搏杀,整日在刀口上行走。这样的孙坚,绝对算不上出生于“坚世仕吴”之家。不仅如此,江东士族对于孙坚出身的寒微,显然是清楚的。

陈寿《三国志·吴夫人传》则记载了孙坚当时求亲的场景:“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孙坚向吴氏求亲,随后遭到拒绝,然后吴夫人大义凛然,看出孙坚潜力,遂毅然委身于其夫。在这个故事中,孙坚求亲遭拒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因为当时的孙坚,完全不具备任何优势。吴氏一族在江东略有地位,自然看不上“泥腿子”出身的孙坚。

而吴夫人愿意下嫁的桥段,过于巧合,似乎是无数枭雄人物背后的翻版,其可信度不高。尤其是原文中的“轻狡”二字,更是体现出了孙坚当时“混不吝”的性格。仔细想来,当时有“轻狡”之名的可不止孙坚,吕布同样被陈寿冠以“轻狡反复”的评价。

除此之外,类似“轻狡”、“放荡”之类的词语,大多都是形容孙坚、吕布这样的勇武之人的。从当时的儒学发展来看,汉末年间的士族,是逐渐儒学化的。因此大多数士族出身的名士,都更加倾向于贤德之名。而与之对立的武人,因为更注重“实用”与“效率”,因此在行事方面难免粗猛无礼。

而面对这样“无礼”的孙坚,吴夫人的主观意愿显然没什么作用。她害怕孙坚的报复,只能委身下嫁于他。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孙坚求亲遭拒,怀恨在心,遂凭借自身勇武强夺吴夫人为妻。毕竟抢亲的例子,在乱世期间数不胜数。最后,则是孙坚起家之后与士族产生的矛盾。

众所周知,凭借镇压黄巾军起义,不少军阀都趁机扬名立万。这其中,也包括孙坚。可孙坚凭借军功当了长沙太守之后,并没有荣归故里。相反的是,其处境愈发艰难,上司的刁难、同僚的排斥以及下属的漠视,都让孙坚的统治极不稳定。

《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录》记载:“叡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

《三国志·孙坚传》注引《吴历》又记载:“初坚至南阳,咨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坚。”

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都是士族出身,向来自诩为儒门望族。对于孙坚这样的武人,他们不予理会,甚至各种刁难。正因如此,底层出生的孙坚才要求存。他向袁术表明自己的臣服立场,先后杀死王叡与张咨。这么一来,孙坚便惹上了大麻烦。

一方面,孙坚擅杀朝廷命官,还越俎代庖杀死自己的上司,这本就犯了忌讳。而另一方面,王叡出身于琅琊王氏(案王氏谱,叡字通耀,晋太保祥伯父也。),张咨出身于颍川张氏(咨字子议,颍川人,亦知名),这么两个强大士族的报复,并非是孙坚能抗住的。

无奈之下,孙坚只好向袁术投诚。当时,孙坚、袁术与刘表先后上书朝廷,互相表举,完成了一场政治利益上的交换。袁术如愿接替张咨,成为南阳太守,在孙坚的帮助之下,建立起了横跨江淮一带的袁术军事集团。

据《三国志·孙坚传》记载:“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可以看到,孙坚不仅消除了擅杀朝廷命官带来的恶劣影响,更是借助汝南袁氏的名声成功将自己洗白。如此一来,孙坚摆脱了士族打压,在袁术庇护之下有了喘息之机。到最后,孙坚摇身一变,成为袁术军事集团的头号大将。此后,孙氏一族开始为袁氏鞍前马后。直到孙坚战死,其子孙策才有了返回江东的机会。

标签: 历史孙坚发家

更多文章

  • 夏侯渊: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名将,跟随曹操征伐四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夏侯渊,字妙才,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其妻子为曹操妻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渊早年跟随曹操征伐四方,先后任骑都尉和陈留、颍川二郡太守。参加官渡之战,负责督运粮草。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出其不意,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渭南之战后,夏侯渊率军剿灭

  • 曹纯: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名将,曾督领虎豹骑追斩袁谭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曹纯,字子和,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侍中曹炽之子,大司马曹仁之弟。曹纯雅重纲纪,礼贤下士。中平四年(187年),起家黄门郎。董卓之乱后,跟随曹操募兵,开始征战一生的戎马生涯。建安年间,授议郎,迁司空参军,督帅虎豹骑参与平定北方战争,封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随从曹操南征荆州,追杀豫州牧刘

  • 曹仁:魏武帝曹操的从弟,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

  • 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柳敬亭,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号逢春,南直隶扬州府通州余西场人,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扬州评话的开山鼻祖。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祖籍一说柳敬亭是通州余西人,凿凿可据。为什么还流传着柳是泰州人的说法呢?这主要是受与柳同时代文人吴伟业的“误导”影响。吴伟业《柳

  • 王朗的一生是神木样的?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王朗,汉朝

    王朗是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官至司徒(三公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许多人印象当中,诸葛丞相上朝身穿道袍不穿朝服,上阵该跃马披甲,他却轻摇羽扇,稳坐马力极小的伞盖手推四轮车,面对千军万马,也只是拨一拨琴弦,便在谈笑间摧灭一切强敌。对于真人史实而言,这实在太过荒诞

  • 曹休:魏武帝曹操的葱子,曾担任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曹休,字文烈,魏武帝曹操的从子,被视如已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评价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休遂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刘备。曹休与曹纯、曹真一同统

  • 曹洪:魏武帝曹操的从弟,曾舍命献马救驾于危难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曹洪,字子廉,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荥阳兵败,舍命献马,救驾于危难。随军征伐四方,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留守本阵,击退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魏

  • 有哪些与曹休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曹休,曹魏

    曹休,字文烈,魏武帝曹操的从子,被视如已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曹操评价其为:此吾家千里驹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休遂被任命为骑都尉,与议郎辛毗一起担任主帅曹洪的参军,且和偏将军曹真、雍州刺史张既等随曹洪进军征讨刘备。曹休与曹纯、曹真一同统

  •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但为何退休后要回老家?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官员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并没有。古代官员在位置上待的时间,算起来,真正

  • 朱元璋除了每天批阅奏章之外,他还有着哪些日常生活?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朱元璋,日常生活

    虽然很多人对朱元璋有很多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优秀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自身的节俭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从来不惮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