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张居正希望万历能复兴明朝,但万历为何却28年不上朝?

张居正希望万历能复兴明朝,但万历为何却28年不上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3/12/12 7:37:31

明朝只此太祖一帝。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都做过不少荒唐事,特别是经过嘉靖几十年的荒政,致使大明王朝早已满目疮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572年,十岁的小万历朱翊钧接过了自己老爸隆庆皇帝的班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高拱回乡后由内阁首辅张居正辅政。从1572年到1582年,万历新政如火如荼,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强盛局面。内有张居正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外有戚继光李成梁千里御敌,重新修建起了大明万里长城。可是1582年,张居正在60岁时还是走了,他给予厚望的小万历却没有肩负起复兴明王朝的职责,万历开始了28的不上朝,如果你是万历,估计你也不会去吧。

1572年朱翊钧即位,整个明王朝已经积弱不堪了。10岁的万历和二十几岁的李太后根本无法处理朝政。这时候司礼监大太监冯宝推荐了一个人作为了万历的老师,从此改变了明王朝的轨迹。这个人就是张居正,不过在明史中你能看到,张居正被说成是个表里不一的人。他勾结冯宝,排挤高拱,甚至还贪赃枉法。而明史中的万历则是丰功伟绩之人。他对内颁布考成法,几千个不称职的官员的乌纱帽应声落地。一条鞭法发严厉打击了明朝官员的贪赃枉法和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因才任用官吏,不搞人事恐怖政策。对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打得倭寇蒙古部落不敢再踏进明朝疆土半步。或许你会疑惑这样一个“明君”为何会对自己的老师怀恨在心?

其实是张居正在对万历的教育上却出了问题,即使是呕心沥血,还是没有认清万历心中的叛逆和惶恐。在张老师面前万历只能忍受教导,没有师生之间顺畅的交流。比如万历曾经跟自己的小太监出宫游玩,喝醉了酒打了人,结果李太后跟张阁老并没有细心劝导,而是吓唬他要废帝,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极为叛逆的时候,何况还是个九五之尊呢,他怎么不恨?等到张居正经历夺情危机之后病情加重,想要还权于万历,让成年的他开始掌舵,此时万历开始显露本性了。

张居正一生的荣耀,便是以为找到了合适的掌舵人,可是“大家长式”的教育却压抑了万历太久。1582年张居正逝世,万历开始了大清算,抄了张家全族,结果只找到了仅仅10万两。彻底颠覆了万历说他贪赃枉法的罪名,断送了明王朝走向复兴的道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万历28年不理朝政,结果上同下效,致使他错失了消灭努尔哈赤的最好时机。所以假如你是万历那样的人,也许也会这样吧,承担不起责任,又喜欢弄权。60年后明朝最终走向末路。

标签: 历史张居正万历

更多文章

  • 如果宋江一直选择造反,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宋江,梁山

    《水浒传》讲述的是108英雄好汉的故事,前半部分是豪情壮志,后半部分则是悲情的结局!最终梁山众兄弟都以悲惨结局而告终,人们都将其归结于宋江同意了朝廷招安这一决策上,那么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反而去造反,梁山军马有可能夺得天下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江因乐善好施被称为“及时雨

  • 诸葛亮的羽扇到底有何玄妙之处?为何只有他一人佩戴?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诸葛亮,羽扇

    三国时期,因东汉末年,汉朝衰竭,天下群雄奋起。这个时代是属于强者的舞台,百姓的噩梦,也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混乱给了无数默默无名的乡野大才一个展示的机会。不说武将,单以谋士来说,有一人可谓是整个三国最具风骚的代表,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一位从出山到结局一生的大才,羽扇是他从不离手的一件神

  • 奕訢从小就能力突出,道光为何却选择奕詝做继承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道光,奕訢

    对于中国封建王朝来说,选太子是头等大事,数千年的历史中,帝位传承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嫡长子继承制,一是贤能继承制。大多数王朝都是采用嫡长子继承的方式,而清朝是为数不多采用贤能继承制的王朝。当然,每位皇帝选“贤”的方式又有不同,比如道光皇帝的标准就很奇葩。道光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30年,69岁去世

  • 夷陵之战之后,孙权作为获胜方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夷陵之战,孙权

    说起三国势力强弱更替的转折点,不得不提三场大战,它们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官渡之战使曹魏实力发生蜕变,一跃成为了最强大的一方。赤壁之战挫了曹军锐气,促成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对夷陵之战来说,也是决定蜀国国运的一场大战。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由盛转衰,本来能在汉中与魏国大战得胜的蜀国,成

  • 庞统一直在东吴,为何直到赤壁之战后才转投到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庞统,刘备

    提起庞统,几乎无人不晓,他是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与诸葛亮齐名,被庞德公赞为“卧龙凤雏”,《三国演义》中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得一可得天下。诸葛亮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的,然而庞统一直在东吴,赤壁之战后才转投到刘备,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这件事

  • 法正本是刘璋手下的谋士,刘备为何不怕他再次背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法正,刘备

    三国当中的文臣武将,都在历史的舞台上面崭露头角。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面发光发热。武将在战场上奋死拼杀,文臣谋士帮助自己的领导,密谋策划于密室当中。当然一个地盘的扩,首先还要有一个重点,那就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三国里面公认有才能,最出名的便是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可能是多年的熏陶,这三个人有时候都被神

  • 吴三桂已经是61岁的人了,为何还要选择对康熙造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吴三桂,康熙

    当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打京城,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城,但还没到北京,崇祯就已经自杀了,之后吴三桂便降清了。许多人认为,吴三桂是因“冲冠一怒为红颜”才引清兵入关,在这先不做过多的解释。而吴三桂降清后,战绩显赫,最终被封为平西王,成了一名封疆大吏,镇守云南。1673年,61岁的吴三桂起兵反清,按古代人的寿

  • 刘备为何不另择一人,继续实现他“匡扶汉室”的遗愿?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刘备,匡扶汉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率军与曹魏悍将夏侯渊对阵定军山,夏侯渊阵前被斩后,曹操痛心疾首,发誓要夺取汉中。一向深藏不露的刘备闻讯,却极为豪气地说“曹操来也无用,我必有汉川矣”!果然不久之后,刘备就自封汉中王。这一年他已近60旬,为将来计,他开始着手选立继承人。刘备经过慎重考虑,他将刘禅立为王太子

  • 在面对重兵围困时,赵云、关羽和吕布为何却各不相同?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赵云,关羽

    今天趣历史来谈谈这三位三国猛将、他们在面对重兵围困时的表现。这三位各位应该都很熟悉,那就是帅赵云、义关羽和猛吕布。他们都曾有过非常傲人的战绩,赵云有过长坂坡之战,关羽有过斩颜良,吕布有过“三英战吕布”之战。从个人武力上来看,个个都是三国当之无愧的超一流猛将,可是既然个人能力都属于非常强悍的,为何在面

  •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是因拒绝东吴孙权的联婚之举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关羽,孙权

    提起关羽,他的勇猛和刚强为世人所称赞,特别是他的忠义侠骨为后人所景仰。当然,令人惋惜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最终败走麦城,从而导致被擒杀。落得出师末捷身先死的悲惨下场。而关羽大失荆州固然跟他骄傲自大的性格有关,还一件事有直接关联——那就是他拒绝了东吴孙权的联婚之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