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大唐盛世无比辉煌,唐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大唐盛世无比辉煌,唐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24 3:37:04

众所周知大唐盛世无比辉煌,那么唐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一、唐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唐承隋制,混乱的南北朝时代被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所取代,中国古代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在唐代达到前无古人的发展高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盛世的到来更是将大唐文明推时代顶峰,成为在世界上都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都长安汇集各方商贾与奇人异士,盛唐文明海纳百川,集各种民族文化于一身,绚丽多彩。在这种时代之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春节,也迎来了其发展的新高度,习俗丰富多彩。

二、唐代春节习俗

习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状况。唐代是中国文明的盛世时期,其春节习俗亦带有其自身社会发展的烙印。窥豹一斑,透过唐代的春节习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唐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唐代春节最为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除夕当天的傩戏。傩戏自上古先秦时期便是中国人民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先秦直至汉魏时期,傩的宗教意味浓厚,反映了人们在生产力不发达时期的对宗教鬼神的崇拜。

但在唐朝,虽然傩的仪式仍然是继承北魏时期,但其宗教意味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淡薄起来。民俗性娱乐性逐渐占据上风,原先庄严神秘的仪式中掺杂进了许多轻松愉快的元素。带有巫术意味的行动被美丽动人的舞蹈动作所取代,原先枯燥无味的宗教吟唱被富有激情的唱诵所取代,傩成为了官民同乐的重要娱乐活动。

在《新唐书·礼乐志》中便记载了傩戏的情景,要先挑选一些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带上面具,穿上特制的衣服,以二十四人为一组、六人一列的排开,由一位被称为“方相氏”的人主持,安排“唱帅”负责领唱,还有数十人以十人为一组负责击鼓,此外还有“太卜令”、“巫师”等人负责驱鬼。整个过程场面十分雄伟壮观,反映了人们对春节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高峰状态。

除却傩戏之外,唐代春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为守夜,这一项习俗也一直传承至今。据史料记载,唐代宫廷守夜时,要整夜燃烧檀香篝火,皇帝一般大摆宴席,邀请皇亲国戚与朝中重臣参加,文人要赋诗唱和,十分欢快。商隐在《隋宫守岁》一诗中写道:“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浆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惊欲雷。”虽写隋代,但唐代也是如此,宫中守岁时的歌舞升平景象反映了大唐盛世的状况。

而在寻常百姓家中,守岁也是一项重要活动。除夕之夜,家人团聚,欢歌笑语,共迎新春,唐代诗歌文化繁荣昌盛,诗歌中的记载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众多反映唐代社会的史料资源,浩然便在《岁除夜有怀》一诗中写道“守岁家家应末卧”,反映了平民百姓家的守岁习俗。

到了子夜时刻,人们要放鞭炮,以祛除恶鬼,此外储光羲的《秦中守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则描绘了当时人们在除夕之夜要在家中点烛燃火的习俗。此外例如立门神、贴春联、压岁钱、挂年画等习俗亦是唐代春节的重要习俗并一直持续到今日,而朝正等习俗则因为封建社会的灭亡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凡传承数千年而至今薪火未绝者,唯我中华文明举世无双。唐代的春节习俗中有很多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例如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等,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正如前文提到的习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文明的发展状况。

唐代社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世界范围都首屈一指,其春节习俗丰富多彩,既有宗教意味亦有娱乐民俗趣味且前者愈发淡薄,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已经使习俗中的崇拜鬼神的宗教色彩逐渐消退,而这一点在之后的代文明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倡导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大唐盛世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的气魄值得我们学习,更反映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标签: 历史唐朝春节

更多文章

  • 慈宁宫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慈宁宫,清朝

    慈宁宫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建筑特点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慈宁宫(已经对游人开放)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

  • 慈宁宫一般是给什么人住的?揭秘慈宁宫的历史沿革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慈宁宫,清朝

    慈宁宫一般是给什么人住的?慈宁宫,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太后庆寿大典。慈宁宫门前有一东西向

  • 正月初十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十的习俗详解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正月初十,习俗

    正月初十的习俗有哪些?这天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

  • 正月初九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九的习俗一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正月初九,习俗

    正月初九的习俗有哪些?这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传统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

  • 正月初三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三的习俗一览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正月初三,文化

    正月初三的习俗有哪些?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民间传说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

  • 黄帝陵祭典习俗有哪些?人们都是怎么祭祀黄帝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黄帝,祭祀

    想知道黄帝陵祭典习俗有哪些?人们都是怎么祭祀黄帝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黄帝陵祭典活动分为公祭和民祭两部分,公祭黄帝陵即为以官方名义组织的有严格规模、等级和仪式的大型祭祀活动。据《绎史》记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黄帝祭祀从此开始。之后,

  • 古代女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断发?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清朝,断发

    众所周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的身体、皮肤甚至头上的一根头发,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便损伤,那么古代女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断发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放眼整个古代,纵观这漫长的几千年封建王朝,慢慢的我们会发现,在任何一个朝代女孩子剪头发都是比较“不单纯”的事情,就好像头发不可以随便

  • 历史上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太监,周朝

    历史上太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其实所有的事情都要从周朝开始说起在那个时候,刑罚非常简单而且非常粗暴,最严厉的分为5种。而且在这五种刑法里除了死刑不会给人留下终身的印记之外,其他4种都会留下印记,这样犯人就会觉

  • 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悠久?详解苏州古城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苏州,秦始皇

    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悠久?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文献记载,从泰伯至寿梦历十九世,周灵王十二年(前560),吴王诸樊徙国都至今苏州一带。又经诸樊、余祭、余昧、王僚四朝四十六年之后的周敬王六年(前514),阖闾登基。周元王三年(前473),

  • 在古代兵部侍郎是个什么官职?权力大不大?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兵部侍郎,三国

    想知道在古代兵部侍郎是个什么官职?权力大不大?其实在古代这个官职就是兵部的副长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兵部,是六部之一,六部分别是户部、吏部、礼部、刑部、兵部和工部。六部之中又有尚书和侍郎之分,比如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两者之间的区别,自然是尚书品阶要高。尚书就相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