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代佛教的特色是什么?发展的好吗?

唐代佛教的特色是什么?发展的好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864 更新时间:2024/1/23 4:31:05

众所周知唐代接着隋代之后,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那么唐代佛教的特色是什么?发展的好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高祖武德二年(619),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

九年(626),因为太史令傅奕的一再疏请,终于命令沙汰佛道二教,只许每州留寺观各一所,但因皇子们争位的变故发生而未及实行。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七所,这样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开展。

定义

唐代佛教,是指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到哀帝天祐四年(907)二百八十九年间唐一代的佛教而言。

大体情况

贞观十五年(641)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他以深厚的学养,作精确的译传,给予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因而在已有的天台、三论两宗以外,更有慈恩、律宗等宗派的相继成立。

稍后,武后(684—704)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1],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此时新译《华严》告成,由法藏集大成的贤首宗也跟着建立。

其后,玄宗时(712—756),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

不久,安史乱起,佛教在北方受到摧残,声势骤减。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南宗传播更多便利,遂成为别开生面的禅宗。

但是当时国家历经内战,徭役日重,人民多借寺院为逃避之所,寺院又乘均田制度之破坏,扩充庄园,驱使奴役,并和贵族势力相勾结,避免赋税,另外还放高利贷设立碾嵦等多方牟利。这样在经济上便和国家的利益矛盾日深,故从敬宗、文宗以来,政府渐有毁灭佛教的意图,到武宗时(841—846)就终于实现了。

从会昌二年到五年(842—845),命令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综计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解放奴役十五万人,收回民田数千万顷。这对以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当时佛教典籍的湮灭散失情况也极严重,特别是《华严》、《法华经》等的章疏,大半都在此时散失,以致影响到天台、贤首等宗派日趋衰落。

群众影响

唐代佛教除了通过上述各宗派的教义宣传对于群众发生作用而外,还有直接和群众生活联系以传教的种种活动。如岁时节日在寺院里举行的俗讲,用通俗的言词或结合着故事等来作宣传,这些资料大都写成讲经文或变文(所讲的经有《华严》、《法华》、《维摩》、《涅盘》等)。又有化俗法师游行村落,民众说教。

有时也由寺院发起组织社邑,定期斋会诵经,而使社僧为大众说法。至于有些寺院平素培植花木(如长安慈恩、兴唐等寺培植牡丹花),遇到节日开放以供群众游览,或更约集庙会,这都间接有传教之效。当时民间一般佛教徒的崇拜对象有弥勒、弥陀、观音、文殊等佛、菩萨。

特别是因为《华严经》中说及文殊常住在清凉山,别号清凉的五台山遂被看作文殊的道场,而成为佛教信仰的一个中心地点,后来又经密教信徒的并力经营,寺院建筑愈加发达。

标签: 历史唐代佛教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汉传佛教在晋朝和南北朝是怎么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汉传佛教,南北朝

    历史上汉传佛教在晋朝和南北朝是怎么发展的? 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晋朝西晋年间,官方与民间的佛教信仰,逐渐普遍。相传西晋时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的寺院一共有一百八十所,僧尼三千七百余人。竺法护时代已有“寺庙图像崇于京邑”之说。而见于现存记载中的,

  • 韩信是“兵仙”的说法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韩信是“兵仙”的说法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最早源自于明代一位学者的著作里。这个学者叫茅坤,编纂了一本书叫《史记钞》,其中有一句话说:“韩信,兵仙也!”然后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的其中一个儿子,瑞王朱常浩,为了祭拜韩信,给韩信立了块碑,碑文上写有“兵仙神帅”四个字。自此,“兵仙韩信”的叫法开始流传开来。

  • 易经中的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表达的是什么道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箕子之明夷,易经

    易经中的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表达的是什么道理?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明夷卦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意思就是:明夷卦六五。像箕子那样处于昏暗之中,适宜正固。《象》说:像箕子那样正固,是光明不可熄灭的原因。六五以阴爻

  • 易经中的晋卦六三“众允之志”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易经,晋卦

    易经中的晋卦六三“众允之志”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晋卦六三。众允,悔亡。《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意思就是:晋卦六三。众人答应追随,懊恼消失。《象》:众人答应追随的心意,是要往上前进的原因。“允”是众的意思。为什么“悔亡”(懊恼消失)

  • 在清朝佛教是如何发展的?详解清朝佛教的发展史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清朝,佛教

    在清朝佛教是如何发展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清朝佛教的发展史,一起看看吧。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设立僧录司,所有僧官都

  • 明代佛教发展的怎么样?开了以僧为使的创举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明代,佛教

    明代佛教发展的怎么样?明代佛教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间朱明一代的佛教,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史由来明代政权建立之初,有鉴于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的佛教各宗派,因此喇嘛教在内地渐衰,而禅、净、律、天台、贤首诸宗逐渐恢复

  • 历史上佛教在元朝的发展发展的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元朝,佛教

    历史上佛教在元朝的发展发展的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历史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前,即邀请西藏地区的名僧帕思巴东来,即位后,奉为帝师,命掌理全国佛教,兼统领藏族地区的政教。帕思巴圆寂后,他这一系的僧人继续为元帝师的有亦怜真、答儿麻八剌乞列、亦摄思连

  • 汉传佛教在隋朝是怎么发展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汉传佛教,隋朝

    历史上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大成时期。隋代虽然立国不久,但佛教综合了南北体系,而有新的教学、宗派建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发展历程隋文帝时期(581—604)隋文帝(581—604)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一开头就改变了周武帝宇文邕毁灭佛法的政策,而以佛教作为巩固期统治权的方针之一。这和他

  • 三国佛教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佛教

    三国佛教,包括公元220—265年间魏吴蜀三国时代的佛教。那么这个时期佛教的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其中,魏继后汉,建都洛阳,一切文化都承后汉的余绪,所以魏代的佛教也可说是后汉佛教的延长。在这个时期,有天竺、安息、康居等国的沙门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

  • 象棋是谁发明的?真的是韩信发明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象棋,韩信

    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种。那么象棋是谁发明的?真的是韩信发明的吗?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始创于西汉的韩信,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统一西汉王朝后,屡建战功的大将韩信被吕后诱捕入狱。韩信自知寿命快到头了,就打算在狱中写一本兵书传给后人。不料这事被吕后知道,就下了一道懿旨,说他身为犯官,不能擅着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