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周的刑罚有多残忍?详解西周的法律和奴隶制度

西周的刑罚有多残忍?详解西周的法律和奴隶制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3/12/25 18:42:30

西周的刑罚有多残忍?西周在《刑》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一下西周的法律和奴隶制度,接着往下看吧~

《九刑》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于严厉惩治那些所谓“盗”、“贼”的行为,维护奴隶制度的基本法则和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

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刑罚,有墨(脸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断足)、宫(男去势,女禁锢)、大辟(斩首)五刑。此外,还有鞭刑和流放。判处五刑的律条,共有三千条。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

西周法律有明显的阶级性质。据《周礼·小司寇》,贵族犯罪可受特殊处理,即所谓八议:议亲、议故、议、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即使死刑,也要特别交由甸人执行。只要是有官爵的命夫、命妇,狱讼时不必亲自出庭,“不躬坐狱讼”。

西周中期的曶记载曶效父间的讼事,曶派遣其下属代表出庭,取得胜诉,是很好的实例。同一鼎铭还记述在一个荒年,匡氏家众与奴隶二十人盗取了曶谷物十秭,曶出诉讼,匡季以七田、五人作为赔偿,五人成为曶奴隶。这一案例表明,当时的法律目的在于维护奴隶制的所有关系。

朝有严格刑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周礼以父系社会体制之下形成的宗法制为基础,用以调解和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关系。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赎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奴隶制度

西周的社会中,奴隶制十分盛行。奴隶的来源,出于赏赐或买卖的称为臣妾,来自罪人或战俘的常称为“隶”。

“臣妾”一词,周初已经存在。《尚书·费誓》鲁公誓辞中,将臣妾(男女奴隶)与马牛相提并论,均为特定主人的财产,逃跑了要捉住归还原主,加以隐藏或诱拐的要科以刑罚。约为康王时的复尊铭云:“燕侯赏复冂衣、臣妾、贝”,也说明臣妾和财物一样为奴隶主所占有。

奴隶可在市场上买卖。《周礼·质人》说:“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其中“人民”,注云:“奴婢也。”在同书《大宰》中即称为“臣妾”。臣妾为私家所有,如曶铭所示,臣妾又可作为赔偿来转让。而自由人作为赔偿,则转化为臣妾,他们主要是从事家内劳动,但也不排除被主人驱使去从事生产劳动。

“隶”,据《周礼》有“罪隶”与“四翟之隶”两种。罪隶是由于男女本人被判罪,或者家人犯罪而从坐的,也称为“奴”。据《周礼·司厉》,罪隶中男的由罪隶之官管理,在各官府中服种种使役;女的则交给舂人、槁人之官,做舂米之类沉重劳动。四翟之隶据说有蛮、闽、夷、貉的分别,从事畜养牛马禽兽以及把守宫舍。这些奴隶都属于官府。

主要承担生产劳动的,是在田野耕耘的庶人。他们的身分表面虽与臣妾和隶不同,但如《诗·七月》所描述,过着贫困苦难的生活,终身为贵族所使役,地位几与奴隶无异。

标签: 历史西周奴隶

更多文章

  •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晒根与吞阳都有什么含义?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日不晒根,口不吞阳

    还不知道:俗语“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晒根与吞阳都有什么含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这句俗语我们拆开来看,先看前半句“日不晒根”,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指古代人在房屋建筑上的讲究,日指的是太阳,而根说的是墙根,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不要照到墙根,因为在古人受风水学的影

  • 藩王制度的弊端那么多,明朝为什么还要封藩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藩王,明朝

    藩王制度的弊端那么多,明朝为什么还要封藩王?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明代藩封制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先后将其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于边疆及内地的主要城市。明太祖

  • 明朝的九边重镇在哪里?详解明朝的九边重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明朝,九边重镇

    还不知道:明朝的九边重镇在哪里?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1368年明朝建国,设十三大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诸子夺嫡时永乐内徒东胜镇、大宁镇。仁宣时期漠南诸卫所逐渐废除或内迁。 从开平卫内迁到嘉靖二十一年,九边重

  • 在唐朝众多的米类食物中,乌米饭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唐朝,乌米饭

    唐朝时期所烹煮的米饭并不仅仅局限于稻米这一种,反而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包含了稻米、粟米、黍米、胡麻、乌米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唐朝众多的米类食物中,乌米饭究竟是怎么制作的?乌米饭又被称为青精饭或青饱饭,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并不同于稻米、粟米这样以土地种植为生产方式的农作物,而是由一

  • 古今官职对照表,学习了!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古今官职,对照表

    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代的官职放到现在大概是个什么位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

  • 古代史官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可追溯到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史官,夏朝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中国古代史官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实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

  • 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世家贵族们能吃到哪些反季节蔬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反季节蔬菜

    明代诗人、文学家高启曾作诗《韭》:“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民以食为天”的古代,贵族世家们能吃到哪些反季节蔬菜?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农书》卷八《百谷谱·五·蔬属》中记载:“至冬,移根藏于地屋荫中,培以马粪,暖而即长,高可尺许,不见风日,其叶黄嫩,

  • 在唐朝众多美食中,“浑羊殁忽”这道菜究竟是怎么烹制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朝,浑羊殁忽

    清代诗人杨静亭曾作诗《都门杂咏》:“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而在此诗之前,唐宋这两个朝代可谓是对羊肉需求最大的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唐朝众多美食中,“浑羊殁忽”这道菜究竟是怎么烹制的?所谓的“浑羊殁忽”是前隋流传至唐朝的一道宫廷名菜,其具体做法就是

  • “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指的是哪三样东西?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

    俗语有言,“东西三不借,借了家准败”,究竟是哪三样东西不能外借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这第一件不能外借的东西便是我们平日里家中祭祀供奉所用的香火,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而在如此漫长

  • 阮氏女:古代四大丑女之一,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

    阮氏女,三国时期曹魏名士许允之妻阮氏,陈留尉氏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貌丑而见识非凡。她出身士族之家,是卫尉阮共(字伯彦)之女、阮侃(字德如)之妹。 嫁与许允后生有二子:许奇,官至司隶校尉;许猛,官至幽州刺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得夫敬重名士许允的妻子是卫尉阮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