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但为什么连环计还是顺利开展?

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但为什么连环计还是顺利开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36 更新时间:2024/1/24 11:48:54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生最大的败笔,那一战彻底摧垮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宏远志向,最终促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这一战却存在很大的疑点,庞统的连环计并不太高明,为什么曹操麾下的智囊都没有看穿呢?首先趣历史先来盘点一下曹操麾下的智囊:郭嘉程昱,荀彧,荀攸贾诩。小编把这五个列出来,想必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这五位是曹操最依赖的五个人。

但是在曹操赤壁之战的时候,鬼才郭嘉已经去世了,而荀彧和贾诩也在许昌镇守后方,也没有跟来。所以说曹操的动静虽然大,却只带了两个谋士,程昱和荀攸。那么我们简单的分析一下这两个人到底有没有资格被称为智囊。首先说说荀攸吧,他最出名的应该是为曹操指出的奇策十二条,这个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太过于详细的记载。这十二条计策可以说对曹操平定北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征讨吕布,还是官渡之战,荀攸都给予了决定性的意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所有谋士中,荀攸绝对是名列第一的存在,是曹操眼中的主心骨。

程昱虽然略逊荀攸一筹,但也是曹魏阵营最为拔尖的存在。他跟随曹操的时间比较早,在多次战役中立过大功,也是深受曹操信赖的谋士之一。在吕布势力昌盛的时候,曹操的老窝许昌差点被对方攻破,是程昱死守将其保住的。这一点,让曹操尤为感动。不仅如此他曾经给予曹操四条建议更是流芳百世:1.成就大业不与袁绍结盟。2.徐州之战取得胜利,建议处决刘备,以防叛变。3.借刀杀人,以关羽之手除掉颜良文丑以及刘备。4.假借徐母之手诱骗徐庶归降,直接挖走了刘备唯一的智囊。

可以说这两人的才能绝对是当世顶尖,赤壁之战连徐庶都能看破的阴谋,这两人不可能看不出来。根据三国演义的记载,荀攸和的程昱也的的确确对连环计产生了质疑,并且提出了两个个疑问:1.连锁战船虽然平稳,但是用火攻怎么办?2.黄盖来降,船轻且浮,加上东南风,如果是诈降怎么办?可以说对于连环计,荀攸,程昱压根就不认可,甚至据理力争过。但为什么最后连环计还是顺利开展呢,小编觉得有五个原因。

1.庞统演技高超,并且的确在江东被周瑜妒忌,这件事众人皆知,所以曹操深信不疑,程昱,荀攸的反对让人感觉也是在在妒忌贤才。

2.庞统对曹操的军队大肆恭维,并且贬低周瑜,这一点很符合曹操的胃口。

3.庞统一针见血的看出曹操军队的弊端,让曹操大吃一惊。又设身处地的想方设法解决这一困扰,让曹操十分感动。

4.曹操懂得天文,知道冬天风向不适合用火攻,觉得火烧战船不成立。

5.曹魏阵营出兵已久,不能太过拖延,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办法,所以采用了连环计。

这五点便是促使连环计顺利开展的原因,曹操本人已经认可了,而荀攸,程昱只是臣子也不能过多的说什么。毕竟曹操是主公,争执的太过激烈会有损曹操的威严。为臣之道乃是协助主上,并不是左右主上,这一点荀攸,程昱心知肚明。而且这场战争,他们已经提出过反对的意见,已经证明过了立场。他们已经位极人臣,说实话也不在乎太多的功劳,这场仗赢了,他们捞不了多少功绩,但是输了曹操也无法责怪他们俩。所以以上种种原因,致使连环计顺利展开,曹操也深陷阴谋之中,赤壁之战开幕,一把大火终于让曹操悔恨不已。然而历史不能重演,曹操只能为自己的决断吃下苦果。但是因为他知错改错不认错的性格,只能说郭嘉不死必定不能让他战败的推托之词。其实是在抱怨荀攸,程昱两人,为什么不据理力争,不劝阻他。对于曹操这种想法,想必荀攸两人哪怕听明白了也装没听见,心里默默的说一句:“你说的都对。”

标签: 历史曹操连环计

更多文章

  • 赵国与秦国都是平分秋色,为何却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赵国,秦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不断,同时造就了无数武将文臣。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战国末期的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白起、王翦出自秦,廉颇、李牧出自赵,四人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各有千秋。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将领方面和秦国平分秋色的赵国,又为何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

  • 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18碗酒,如果放到现在究竟是多少度?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武松,酒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经典的作品也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比如说宋江、卢俊义、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人,而要说在民间最受人喜欢的一个人物,那么恐怕就要非武松莫属了。作者施耐庵也是不惜笔墨,专门为武松描写了许多单独的故事,比如说武松景阳冈打虎便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我们先来简单的回忆一下故事

  • 自太上皇制度在汉朝被确立之后,历代太上皇有实权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太上皇,汉朝

    汉朝之前,太上皇制度已经存在,但不成熟,真正的确立是在汉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邦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忘本,依旧对自己的父亲十分尊敬,他每隔五天就要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和普通百姓行一样的礼节。之后,一个负责刘太公家事的人就跟太公说:“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地上的君主也不应该有两

  • 刘备为何不顾蜀汉政权的安危,在夷陵之战时御驾亲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刘备,御驾亲征

    夷陵之战后,刘备退守永安。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就派使者去求和。刘备同意了。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把他的孤儿托付给诸葛亮,四月二十四日(六月十日)夏天,刘备因病去世,享年63岁。对刘备来说,虽然他死于公元223年,因为他年纪较大,但夷陵战争的失败显然提前了刘备的死亡时间。那么,问题是,为什

  • 曹操有许多儿子,但最后为何却是曹丕成为了太子?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曹操,曹丕

    曹操是一代枭雄,他的儿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曹操有许多儿子,其中属最小的曹冲最为出色,二儿子曹丕次之,这两人算是曹操的心头肉了,曹操曾一度在皇位的抉择上拿这两个儿子比较,但是在他心里曹冲更为出色。后来曹冲被陷害而死,不知谁做的,虽然曹丕一直否认,但历史的种种迹象都表明是他干的,曹丕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

  • 古代御医负责给皇室看病 御医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御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御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御医如何给皇室看病?门槛极高,细节尴尬。顾名思义,御医是专门为皇帝治病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当我提到皇室医生,我总是觉得他们有高超的医术,所以他们可以被皇室选进皇宫治疗皇帝和皇室成员。 在中国,早在唐朝,皇室医院就建立在王朝的中间

  • 刘据: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巫蛊之祸被迫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刘据,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狩元年 (前122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深得武帝喜爱,为其建博望苑,得以交结宾客,从其所好,故多有以异端进者。武帝末,卫后宠衰。时江充用事,与太子及卫氏有隙,遂借巫蛊事至太子

  • 隆虑公主: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她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隆虑公主,生年不详,卒于武帝时期,史书未记载其名。她是汉景帝刘启之女,母为第二任皇后王娡,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嫁隆虑侯陈蟜,有子昭平君。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封号由来隆虑公主生长在距今两千一百年的西汉王朝。她是汉景帝和王娡的三女儿,汉武帝刘彻的同母姐妹。她的

  • 古代妃子超过五十岁后 她们为什么不能在侍寝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为何不要年过50的妃子侍寝?今人对古代皇帝的向往,想必已经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之所以向往皇帝的生活,原因就是由花不完的钱金银财宝,数不尽的三宫六院和娇妻美眷。虽然这种想法非常俗气,但却比较适合广大男性的心理,但事实

  • 王娡:汉武帝刘彻的生母,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王娡,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皇后的生平,但王皇后的名字“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