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吴起究竟有多强?他曾多次统帅魏军击败秦军

吴起究竟有多强?他曾多次统帅魏军击败秦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57 更新时间:2024/2/2 23:35:42

吴起,战国初期军事家 、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他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起战国名将,很多人会想起白起、王翦、李牧、孙膑等人,而吴起总会给人差一筹的感觉。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吴起在政治上的成就太高,楚国变法不弱于李悝和商鞅;

二是《史记》对于吴起战事的记载并不出彩,尽管他与孙武并列一传。

其实,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不弱于白起等人,一生大小战役76场,其中64场大胜,其余12场战平。

吴子兵法》有记载,“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

最经典的战役要数阴晋之战,统帅5万魏军击溃50万秦军,吴起因此一战封神。

春秋初期,秦魏边境上有一块肥沃之地,这里不仅物产丰富,还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河东地区的咽喉要地,它便是“河西地区”。

晋分三家后,因为与赵、韩结盟的缘故,魏国只得向河西扩张。而秦国要想东进中原与六国争霸,同样要夺得河西地区。

因此,秦魏两国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吴起就在这个时候来到魏国,统帅魏军无数次击败秦军,甚至差一点把秦国灭亡。

公元前409年,吴起初到魏国,就被魏文侯任命为主将,率军攻打秦国。

短短两年时间,先后夺下临晋、元里、洛阴、郃阳等五城,长躯直入至郑。

《史记》有记载,“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自此,魏国完全占据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担任第一任郡守。

至于秦国,则只能退守洛水,被迫重建防御工事,在与魏国的对峙中,处于绝对劣势。

秦国自然不甘心失败,曾经组织军队多次反扑,却总被吴起击退,从未一次成功。

坐镇西河郡期间,吴起一边防备秦国和韩国,一边改革魏国军事,创建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

魏武卒的装备非常精良,士兵戴头盔、披铠甲、手执长戟、腰悬铁剑、背负强弩和50支箭,以及三天的口粮。

体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当苛刻,半天时间能急行军100里,然后迅速投入战斗。

荀子议兵篇》有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三年时间过去了,魏武卒训练有素,虽然从未参加过战斗,但看上去很不错。

秦惠公知道不能再拖,否则等到魏国彻底掌控河西之地后,秦国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倾全国之力,集结50万秦军,向河西的阴晋城发起进攻。

按当时秦国情况来说,这50万人差不多是秦国所有的成年男子,这场战争给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觉。

当数不尽的秦军出现在阴晋城外时,局势顿时紧张。

可是城里的吴起并不担心,因为他手握两张王牌,一是阴晋城经过数年修缮,已经非常牢固,易守难攻;

一是有五万“魏武卒”,这些都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魏武侯担心吴起兵力太少,又派出500战车和3000骑兵支援。

战争开始之前,为了激励从未上过战场的士兵,吴起对三军发出命令:如果车兵不能缴获战车,骑兵不能俘获战马,步兵不能抓获步兵,就算最后赢得胜利,你们都不算有功。

第二天清早,吴起率领装备精良的魏武卒主动冲向秦国阵营,秦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多数都是装备简单的农民。

秦军阵营被魏武卒反复冲杀多次,虽然秦人悍勇善终,但是装备差别太大,仅仅几个时辰,50万秦军就大败而逃,吴起赢得了胜利。

《吴子兵法》有记载,“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

战败回国的秦惠公郁郁寡欢,两年后病逝,留下年仅两岁的儿子继位秦君,这便是秦出公

然而两年之后,秦国发生政变,四岁的秦出公被杀,秦献公成为新一任秦君。

此时是秦国最虚弱的时候,如果魏武侯坚持继续西征,秦国完全会被灭亡,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有一件事很奇怪,阴晋之战没有出现在《史记》中,只在《吴子兵法》有记载,这样导致吴起的战功不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有这么一种可能,因为秦国一直以阴晋之战为耻,所以秦始皇在焚书坑儒的时候,烧毁了这方面的文献。

而《吴子》之所以能保存无损,是因为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

标签: 历史吴起战国

更多文章

  • 古代普通女孩能后入宫吗 选秀流程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秀女

    还不了解:古代秀女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秀女选拔,需要经过什么流程,普通女孩有机会入宫为妃吗?古代和现在不一样,古时候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她们很少有上升的途径,男人可以通过科举来当官改变人生,女人除了嫁人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做法,因此古时候很多女子都希望通过选秀女的方

  • 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要嫁人 每个朝代都有什么规定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女人

    对古代女人出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女子多大年龄出嫁?历朝对女子出嫁年龄有规定吗?古代女子一般多少岁出嫁?秦朝以前的成婚年龄,在《礼记》中有叙述。据《礼记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看出,在秦朝及以前,男子到了20岁就是称为到了“弱冠

  • 古代宫女出宫后无人敢娶 她们最后去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宫女

    对古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宫女25岁出宫后,何去何从?为什么流浪汉都不愿意娶她们?根据史料记载,在清代每年都会有皇宫选秀的活动,基本都是在八旗子弟的家中招一些美丽的女子进入宫中,这其中很多人最后都是宫女,但是也有一些人凭借自身的优势被皇帝看中,而这种极少数的案例

  • 古代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如果和妃子产生感情怎么办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侍卫

    古代侍卫就守卫在皇宫之中,侍卫如果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

  • 古代名医医术那么厉害 他们为什么留在民间也不进宫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古代,名医

    还不了解:古代名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名医为何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当太医?背后有啥猫腻?古代的名医宁愿待在民间,也不愿到宫里面当太医,有且只有一点原因:最起码能干净地活着。在古代,很多有学问有能耐有本事的医生都被请到了宫里面,就算宫里面条件再差,养个10~2

  • 古代大臣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上朝时皇帝是怎么和他们沟通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大臣,皇帝

    古代在皇宫内的朝堂上,要是皇帝听不懂地方官的方言该如何是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皇帝和大臣讲话如果听不懂的话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所以面对各地的官员,朝廷对于语言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特别是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如果官员不会说大家都能听懂

  • 古代皇帝在面对权臣的时候 皇帝是怎么和权臣相处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皇帝,权臣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与足以威胁到自己的权臣都是如何相处的?所谓权臣是指权力大到能对最高统治者构成威胁的大臣。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珅按这一定义就不算是权臣:魏忠贤在天启年间仗着皇帝的信任得以手握重权,然而他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的背书,但他还不足以对皇帝

  • 古代做皇帝的启蒙老师需要什么要求 她们的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的生理启蒙老师都有什么要求?结局怎么样?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权力掌握在王室贵族等少数统治者的手里,而全国的优质资源也为他们提供着。王公贵族和皇室成员从小就享受着最好的物质财富与服务,并且接受着高端的教育,琴棋书画

  • 当曹植被迫作出七步诗时,魏文帝有被这首诗打动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曹植,魏文帝

    很多人提到,魏文帝曹丕,虽然是曹魏的开国皇帝,他本人也的确有足够的实力。但是,他却亲手为曹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他登基之后,不仅对世家让步,间接引发了后来的高平陵之变,还一直致力于打压宗室,以致于曹魏皇室,面对司马家族的不臣之举,毫无还手之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的母亲

  • 古代冲“龙沟”到底有什么好用 宫女们为什么抢着去伺候皇帝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皇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起床和睡觉前都要冲“龙沟”,为何仆人抢着去伺候?在古代的时候,皇帝身旁自然不缺的就是宫女了,而他们也是生活非常的好,那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起床和睡觉前都冲“龙沟”,仆人们为啥都抢着伺候?难道真的有什么好处吗?其实我们都了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