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洛阳之战李世民真的以少胜多吗?李世民是怎么一战灭双王的

洛阳之战李世民真的以少胜多吗?李世民是怎么一战灭双王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3/12/17 8:59:48

李世民洛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620年七月,随着唐朝先后击溃了薛举李轨刘武周等诸多割据势力,整个西北,都已经被唐朝纳入了掌控当中。而在当时的北方,有能力和李唐政权抗衡的,便只剩下了王世充窦建德这两家了。

此时的王世充,占领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窦建德则是占据了河北、山东等地。这两家若是联合起来,势力甚至比唐朝还要更强。

按照李渊的战略规划,唐朝统一天下,会本着先北后南的顺序。先统一北方,然后再挥师南下。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唐朝的下一个目标,就只能是洛阳的王世充了。

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统领下,正式向洛阳发起了进攻。

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分兵五路,采取了先剪除洛阳外围势力,最后围攻洛阳的策略。第一路由李世民亲自率领主力,从正面进攻洛阳。第二路刘德威,从山西方向出发,进逼河南北部地区。第三路吏万宝,从南线包抄,进攻洛阳南方的屏障龙门。第四路黄君汉,从黄河南岸迂回进攻洛阳。第五路王君廓,进攻洛口。洛口是当时洛阳的粮仓所在,王君廓的任务,便是截断洛阳的粮草来源。

经过李世民的一番布置之后,唐军等于是从四面八方,围攻王世充镇守的洛阳,并且切断了洛阳的粮草来源。李世民的这番布置,可以说是打得堂堂正正,让王世充没有任何可以钻空子的地方。而且,几路军队所到之处,也在疯狂占领王世充的地盘。一旦会师洛阳,洛阳就成了孤城一座,再也没有任何外援。

面对李世民的进攻,王世充也想过很多办法去应对。但是,王世充本人统治水平极差,手下的大将都不服他,根本不愿按照他的布置去进行抵抗。唐军所到之处,王世充麾下的城池望风而降,根本挡不住唐军的进攻。

至于王世充本人,也曾主动率领军队,和李世民的主力进行战斗。然而结果,双方几次大战下来,王世充每次都败得极惨。因为唐军在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士兵数量方面,都碾压王世充。而作为军事统帅的李世民,打仗身先士卒,让唐军士气大振。但同时李世民又极懂兵法,不会让王世充钻任何空子。如此一来,王世充只能步步后退,最后退回到洛阳城内,打算死守洛阳城。

接下来,随着几路唐军合围洛阳,洛阳城已经彻底成了一座孤城。然而此时的李世民,却并没有选择下令强攻,而是选择了围而不攻。

李世民做出这个布置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洛阳城的城防,十分牢固,城内粮草也十分充足,军队数量更是超过十万。如果唐军强攻的话,势必会出现极大的伤亡。反倒是用这种围而不打的方法,可以慢慢耗光洛阳城内的所有粮草。一旦城内粮草耗光,王世充除了投降之外,再无任何办法。

到了这个时候,王世充的灭亡,似乎已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却突然传来:河北的窦建德,竟然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援救王世充了。

窦建德的到来,让唐军已经稳定的胜局,再次出现了变化。

原来,就在王世充和李世民交战,并且落入下风后不久,王世充便主动向窦建德求援,希望窦建德能够来救援洛阳。王世充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旦洛阳陷落,那么河北的窦建德,也势必孤掌难鸣,被吃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得到王世充的求援之后,窦建德也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决定前去救援。不过,窦建德在出兵的同时,却有着自己的打算。窦建德本着一石二鸟的心思,希望唐军和王世充两败俱伤之后,自己再出兵救援。如此一来,窦建德便可以直接攻下洛阳,而且同时打开通往关中的道路,彻底奠定自己的霸业。

不得不说,窦建德的这个计划,真的是做得极好。当窦建德来援的消息,传回唐朝这边的时候,李渊当即下令,让李世民率兵回撤。李渊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局面。

然而接下来,李世民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判断。李世民当即返回长安,亲口说服了李渊,让李渊同意继续增兵,同时和王世充、窦建德两强开战。在得到李渊的同意之后,李世民返回洛阳,然后留下绝大多数的主力军队,继续围困洛阳。至于他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三千五百名玄甲军,亲自赶赴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三千五百精锐,阻击十万大军。这种方案,怎么看都让人觉得疯狂。然而李世民做出这个选择,却有他的道理。

李世民当时的依仗,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虎牢关易守难攻的地势,只要将虎牢关掌握在唐朝手中,完全有可能凭借少量兵力,将窦建德挡在虎牢关外。而且,窦建德是农民军,麾下缺少足够的攻城武器。凭虎牢关挡住窦建德,是可行的。

至于李世民的另一个依仗,便是麾下这三千五百名最精锐的玄甲军了。玄甲军是当时唐朝最精锐的部队,从武器装备到士兵素质,都远超其他军队。更远超窦建德的农民军。而在虎牢关特殊的地势下,窦建德虽然有十万大军,却很难展开全面攻击。凭这支精锐,依仗虎牢关挡住窦建德,也是可行的。

接下来的战争,就如同李世民之前判断的一样。李世民率领玄甲军,赶到虎牢关之后,凭借虎牢关天险,真的挡住了窦建德的大军。窦建德麾下因为缺乏攻城武器,明明在人数上占优,却根本拿不下虎牢关。

这种僵持的局面,很快就持续了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窦建德大军因为始终攻不下虎牢关,加上补给开始慢慢耗尽,军队士气开始逐渐涣散。反观唐军这边,因为挡住了窦建德,士气一天比一天高昂。

一个月之后,李世民趁着窦建德大军松懈,且召集麾下将军前往中军大营开会的时候,突然率领麾下精锐,直接冲击窦建德大军,直冲窦建德大营。在窦建德麾下的大多数军队,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时候,李世民便已经率军杀入窦建德的帅部,活捉了窦建德。

就这样,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精锐,大破窦建德的十万大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神话。

活捉了窦建德之后,窦建德麾下的大军,也就彻底作鸟兽散。而当李世民带着被俘的窦建德,来到洛阳这边之后,王世充见到窦建德已经被俘,自己再没了援兵,也就彻底没了抵抗的心思,直接开城投降了。

就这样,李世民一战打垮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强敌,彻底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基础。而虎牢关一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

纵观李世民的这段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之所以能够一战平定两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李世民会审时度势,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战王世充的时候,李世民利用王世充麾下人心浮动的缺点,先除掉王世充的外围势力,然后再围攻洛阳。对战窦建德的时候,则是利用窦建德缺乏攻城装备的劣势,同时将虎牢关和玄甲军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所以才能战胜窦建德。

所以,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学会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找到对手的劣势,这往往是决定胜负最关键的条件。

标签: 洛阳之战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乾隆三十八年爆发的大小金川战役中的木果木之战,88位将领阵亡,三千多精兵战死,清军可谓是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木果木之战,大小金川战役

    木果木之战是大小金川战役中的重要一战。大小金川战役是清政府为了收服南方省份一些不服管制的“化外之地”而进行的征战。要了解木果木之战,需要首先弄清相关历史渊源和大小金川之战的情况。中国的疆域广阔,南北地形地势差别很大,民族众多。早在明朝时期,国家的南方诸省份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

  • 以色列“埃拉特”号被埃及海军击沉,是有史以来第一艘大型军舰被反舰导弹击沉的记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埃拉特号,反舰导弹

    以色列“埃拉特”号值勤的观测兵,突然发现空中出现一个拖着尾巴的长条形“怪物”,朝军舰快速飞来,虽然从未见过这种阵势,但仍在第一时间拉响了警报!第三次中东大战之后,以色列依靠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一举击溃埃及,占领了西奈半岛。然而,在海军实力的比拼

  • 1980年,我国成功试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当导弹数据仓落地时,美国人派了两架直升机,意图抢夺……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

    1980年,我国成功试射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号。这次行动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尤其是美国人,当导弹数据仓落地时,更是直接派了两架直升机过来,意图抢夺……自从核武器问世之后,洲际导弹就成为了国家实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拥有全球核打击能力,就代表这个国家有了让敌对国家不敢轻举

  • 中国古代名将:历朝十大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

    中国古代名将,历朝历朝层出不穷,各领风骚。夏、商、周三代历史久远,记载不详,无从下笔。是以盘点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清朝,包括五胡十六国、辽、金、西夏,各个朝代出类拔萃之十大名将。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春秋战国先轸:先轸有谋,兵行诡道。孙武:入郢破楚,显名诸侯。吴起:历仕三国,

  • 沙苑之战是怎么回事?沙苑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沙苑之战

    沙苑之战是在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十月,西魏军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地区大败东魏军的伏击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沙苑之战的背景战役之前,西魏的关中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大饥荒,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关中约有十分之七八的人死于这场大饥荒。这场大饥荒使得

  • 唐朝名将徐茂公是什么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徐茂公,李勣

    小说之中,徐茂公做为瓦岗寨军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决胜,算无遗策,堪比三国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可谓半仙级人物。其实正史之中,徐茂公在隋末唐初,大名鼎鼎,举足轻重,在历史中亦占据一席之地。李勣本姓徐,名世勣,犯太宗讳,单名勣。家富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皆乐善好施,拯济贫乏而不问亲疏。隋末丧乱,

  • 20世纪,土耳其军队是如何打败希腊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土耳其军队,希腊军队

    20世纪初期,土耳其和希腊之间发生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被称为土耳其独立战争,也被称为土耳其希腊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从1919年到1922年,最终土耳其军队战胜了希腊军队,取得了战争胜利。这场战争的背景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覆灭。奥斯曼帝国是一座长期存在的大帝国,但是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

  • 北宋王朝的最后一道军事屏障——太原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王朝,太原保卫战,军事屏障

    景德二年(1005),宋朝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北宋无战事。宣和四年,童贯北攻辽东,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宣和七年十一月,童贯由于轻敌被辽军打败,逃回来后,宋徽宗不仅不惩罚他,反而采纳他攻打金国的建议,真的是荒唐至极。后来,童贯将攻辽之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用兵之策,

  • 武庙“十哲”排行榜,李靖、李绩并列,被誉为大唐双子星,但两人的能力差距很明显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庙十哲,李靖,李绩

    李靖属于军事家,李绩充其量是“名将”,差了几个档次。宋朝时,武庙“十哲”重新选人,李绩出局,郭子仪替代。必须承认,李绩确实是名将,也为唐朝立下很多战功,但谈不上军事家。李绩独自带兵作战,尤其是面对强劲的对手,或者双方势均力敌时,李绩一般都是打败仗,或者

  • 德军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一座大楼,所付出的代价竟然比侵占巴黎还要大。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斯大林格勒,德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最惨烈最残酷的战役。当时在遍及整个斯大林格勒的巷战中,有这样一座普通的四层红砖建筑大楼,23名苏军士兵抵挡住德军的猛烈进攻,坚守了58天未被攻克。这就是巴甫洛夫大楼保卫战。1942年9月,这座已经落入德军之手的大楼,被苏近卫军巴浦洛夫中士发现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夜里他率6人步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