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18岁小战士潘天炎在战斗中忽然肚子疼,等他方便完回来,发现我军大部队已经撤退,美军士兵正要压上来。
小战士潘天炎1933年,出生于湖北枝江市问安镇袁港口村,是一个从小命苦的孩子。他家境贫寒,又因战争频发,在10岁时他的父亲被日军侵略军殴打致死,没过多久,其母亲也因病去世。
失去双亲的潘天炎,17岁选择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第二年,18岁的潘天炎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112师的一名机枪副射手。
1951年1月,汉江阻击战打响了。美军一个步兵团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兵分两路向我军38、50军防守阵地鼎盖山阵地发起了进攻,企图围歼我志愿军主力。
潘天炎所在的112师接到命令,坚守利川附近的鼎盖山拖延美军的进攻,阻止美军对防线的突破。
他们已经在此地坚守多日,打退美军的多次进攻。此时我们的战友伤亡已经不少了,弹药也所剩不多了。可是美军仍没有放缓攻势。
潘天炎看着伤亡的战友和为数不多的弹药。忽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将手榴弹与电线拴住,只要美军冲过来,他就躲在工事里拉动引线。在机枪手的配合下,把敌人往炸药堆附近赶,这样就可以炸掉更多的敌人。
美军新一轮的进攻又开始了,在机枪手的配合下拉动引线炸死了先头的敌人,剩下的个个击破。这时,指挥部命令潘天炎所在部队向主阵地转移,班长立即向战士们传达命令。
班长开始清点人数,却发现潘天炎不见了。情况紧迫,班长只得决定带着其他战士和伤员先向主阵地转移。
原来潘天炎忽然肚子疼,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方便。谁知,回来后发现队伍不见了。他正发愁呢?没想到敌人又冲上来了。他一不做,二不休。
潘天炎拿起手榴弹和背起步枪,大喊一句:“战友们,鬼子来了,准备反击”。他赶快躲到后面,迅速扔出一枚手榴弹,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接着传来了敌人的惨叫声。
他接着找好隐蔽位置,对准目标,又干掉几个敌人。就这样虚实结合作战,他已经坚持拖住美军的进攻9个多小时了。就这样,几个来回下来,敌人居然看破只有潘天炎一人在作战。
恼羞成怒的敌人准备对阵地发起最终冲锋,潘天炎拿起仅剩的一枚手榴弹说:“美国鬼子你们谁也别想活,我和你们同归于尽。”
这时,从背后传来了枪炮声。他回头一看,原来队伍派出的增援队伍回来了,还有班长带着战友也回来了。他们没想到,孤军奋战的小战士潘天炎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在潘天炎和战友们的猛烈反攻下,敌人仓皇撤退。
在这次战斗中,潘天炎孤身一人打退敌人9次冲锋,确保山顶阵地不丢,为后续部队反攻赢得时间,取得胜利打下了基础。
潘天炎成了“孤胆英雄”,受到战友的赞美和敬佩。
后来,潘天炎荣立小功两次、记大功两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青年英雄”称号。
潘天炎,巧用空城计,凭一己之力打退美军,创造战争史上的奇迹,乃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