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会不会打仗?”军分区的联名会议上,七名高级指挥官对山东野战最高指挥官陈毅当面提出批评!
1946年6月,中国解放战争正式打响,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山东野战军和国民党交战6次,却惨败5次,不仅丢掉两大根据地,还导致了大量士兵伤亡。
针对这一情况多名军官联名向延安发电报表达对总指挥官陈毅的不满,请求换掉陈毅,中央经过商讨,最终决定撤换陈毅,但是毛主席经过20多天的深思熟虑后,否决了这项决定。
陈毅进山东后6战5输,中央欲换徐向前,毛主席深思20天后否决这位被下属批评的总指挥,为何在战斗中失败?为何毛主席否决了换掉他的决定
陈毅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文科出身的高级将领。1901年出生于四川乐至,15岁就进入到成都的一所工业学校就读,18岁只身前往法国学习,后来由于在国外参加中国留学生爱国运动,被强制遣返回国。回国后,他积极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在北京学习期间,经人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陈毅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多起革命运动。抗战后更是战功赫赫,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在陈毅戎马一生中,也有过一段不被人认可的经历。
在解放战争爆发前,中央对各个战区的指挥官进行了划分,当陈毅得知将被派往山东后却提出调往东北地区的请求,他是担心自己与山东军区政委饶漱石搞不好关系,两人矛盾由来已久。最终在毛主席亲自劝说下,陈毅最终同意去山东赴任。可谁也不曾想到,初到野战军,就遭到了6战5输的惨淡局面。
陈毅将军在苏中地区,虽也取得了很多胜利成果,但他却不被山东野战军承认,这就导致了他不仅遭受孤立,还经常出现命令执行不下去,兵力调动艰难的情况,最终其在华东战场上出现了“六战五败”的惨绩。由于连连战败,全军将士士气低迷,陈毅将军急需一场胜仗提升士气。
这场本是要提升士气的战役,由于陈毅将军对国民党部队的战斗力预估失误,并且在战斗过程中屡次出现意外状况,最终导致早泗水县的激烈战斗中,我军虽歼灭敌军部分敌军,但是我军的伤亡人数更大,最终战斗以失败告终。
屋漏偏逢连夜雨,陈毅将军正在为提高部队士气而发愁时,国民党军队奉命袭击淮安和淮阴,中央得知后,火速命令粟裕率领军队驰援。可就在陈毅将军焦急等待援军时,国民党军忽然率先对淮阴发动进攻,后又快速占领淮安,不到五日两淮地区全部失守。
陈毅自从指挥山东野战军以来,不到三个月,先后经历了5次战败,要知道当时一共作战6次,而唯一一次胜利的战役,歼敌数量也不容乐观。
山东野战军的多位将领向中央发出电报,希望“以粟代陈”,让粟裕代替陈毅,担任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总指挥。
中央在收到野战军电报后,十分重视,随即展开讨论,最终决定派遣徐向前前往。但经过二十多天的深思熟虑后,毛主席否决了这一决定:临时换将,必将影响军心。
1946年底,由于山东以及华中地区的战斗局势发生变化,经中央商议决定,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由陈毅担任总司令,粟裕担任副司令,至此陈毅彻底甩掉了“不会打仗”的帽子。
两支部队合并后打的第一仗就是宿北战役,战斗打响前,毛主席亲自批示:第一仗必须打胜。陈毅、粟裕两位将军果然不负众望,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就是经典的孟良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