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为了省钱只生产钢制子弹,远不如使用铜制子弹欧美强国,这样的装备竟然敢称世界陆军最强?”不少欧美国家纷纷借此嘲笑中国,那么他们的说法可信吗?
用黄铜造子弹的确是全球公认最好,黄铜也是子弹制作原材料之一,毕竟铜的质地软硬适中,枪在射击时,子弹里的火药被点燃,高温高压下弹壳极易变形,但铜由于材质较软,可以适度延展,所以不会发生弹壳变形或者裂纹,也不会影响射击效果。
并且还有利于减少枪支膛线的磨损问题,确实有很大优势,不过铜作为有色金属,价格当然也不便宜。
但我们中国造子弹选用钢材并不是如谣言所说,只为了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首先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我国现有轻兵器工业依托于苏联而起源,而苏联由沙俄时期传承,在1891年和1908年的步枪弹用的黄铜弹壳,这是因为当时定装弹黄铜材质属于主流。
当时的沙俄没有自主生产技术,都是从英国进口的,直到30年代,苏联才开始尝试研究钢制弹壳,并将刚生产出的钢制弹壳上采用化学镀铜,二战时期由于弹药大规模使用导致有色金属供应紧张,此时苏联为保证武器供应,有时甚至裸钢弹壳上阵了。
一直到1952年,我们国家在接受苏联援助后,才从刚开始的生产覆铜钢弹壳了。
再者我们要考虑到子弹是要放到枪支器械中,能使用钢壳子弹的枪支,都属于机械性能较强,抽壳力度很大,如果将换成铜制弹壳的话,由于铜本身材质偏软,如果遇到用力过猛的自动机抽壳,那么弹壳边缘很容易被拉缺,且没有办法正常抽出而造成卡壳。
铜壳材质的子弹,因为硬度大,就非常耐用。像法国也是使用钢制子弹的,这也是因为他们所用的武器本身抽壳力度大而无法使用铜制子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用哪种材质的子弹其实跟实际使用的武器枪械也有很大关系。
最后从资源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场中,各国都需要制造使用大量子弹给士兵训练,虽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黄铜资源产量有限,因此黄铜必须使用在更加重要的装备上。
而且我们国家科学技术人员为了解决“钢制子弹磨损枪支问题”,发明出了在蛋壳表面镀铜调技术,这样子弹内部是钢材质,但外部却覆盖了一层铜壳,这样不仅能够抗生锈,还能减少子弹对枪支内膛的磨损,最后出来的实际射击效果其实已经跟西方国家的铜壳子弹不相上下了。
而且许多人都有个误区,他们认为中国的子弹就是整个钢材制成的,事实上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子弹生产过程中,都会将黄铜镀在其最外层。
材质较软的黄铜可以在子弹发射过程中与枪管内的膛线咬合,让子弹开始自旋,保证其射出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在子弹材质上的不同主要是在口径和弹壳材质及内芯材质上。
总结来说,虽然铜制子弹确有优势,但从实际用途考虑来讲,什么枪配什么样类型的子弹,只有最合适的武器,没有最好用的武器。
况且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实际验证,钢制子弹已经被证明便宜、好用、可靠,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再去特意替换成铜壳。
而且在工程上,改变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还不如继续沿用过去的经验,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铜资源不丰富也好,铜价格昂贵也罢,我们国家的弹药生产线一开始就是钢壳工艺,如果要改,可真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更何况,如今我们的钢制技术已相当发达,且在不断发展中也采纳和研究了新型科技,甚至推出过高分子塑料弹壳技术,虽然说材质上铜制子弹有优势。
但经过多年发展,钢制子弹性能已与之不相上下,再者即使是欧美国家使用钢制子弹的也不在少数。
像讲出“中国军队为了省钱只生产钢制子弹,比不过使用铜制子弹欧美强国,这样的装备竟然敢称世界陆军最强?”这样话的人只能彰显出自己的浅薄无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