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米洛大桥的建筑特色及其建造过程

米洛大桥的建筑特色及其建造过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37 更新时间:2024/1/20 5:50:44

米洛大桥简介

米洛大桥,坐落于法国南部,是法国连接巴黎到郎格多克海岸,甚至扩展与西班牙巴塞隆纳快速公路相连的A75公路计划的一部分,而米洛镇在这段路中居「瓶颈」位置。

大桥跨越塔恩河河谷,桥下两端为拉尔札克高原莱伟祖高原,有另一条快速公路蜿蜒其间,全长20英里,米洛大桥通车後,这段路行车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0分钟。


米洛大桥的建筑特点

米洛大桥采用斜拉桥形式,为四线道,桥梁采用七个悬臂单塔单索面支撑,横跨塔恩河(TarnRiver),桥面高270公尺,悬臂支柱最高处达343公尺,比巴黎艾菲尔铁塔还高。

大桥总长2460米,整个结构耗费钢材36000吨,占大桥重量的四分之一,桥墩和桥塔采用混凝土建造。

全桥共分八跨,其中,除了最南与最北两个跨较短为204米外,其桥跨的跨径皆为342米。由于两端高度不同,全桥以3%的纵坡度由南端北端下降,而为了提升视距,桥梁设有20000米的水平曲率。

7座桥墩高度从77米到240米不等,厚度由底至顶逐渐缩减呈梯形状,墩底断面宽度24.5米,到桥面后宽度降为11米。

每一根桥墩都是由16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重2,230吨,这些段落本身又是在施工现场以每块60吨、4公尺宽17公尺长的构件组成。桥面顶的桥塔高度均为87米。


米洛大桥是怎样建成的?

一、建造米洛大桥引起争议

米洛大桥建筑之初引起不小的争议,担心破坏塔恩河河谷周围自然景致,但是佛斯特以钢骨为主建材配合其设计功力,让这座大桥完工後看来结构轻巧,细致却不失坚固。

他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让大桥看上去精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二、米洛大桥特别的建设方式

与一般的桥梁建设不同,工程师们为横跨两座高原的MillauBridge想出了独特的建造方式。

先将桥板和桥面部分在其它地方建好,再利用水力发动系统将两部分巨大的桥面由两面高原逐渐移动到桥墩上,最后在桥中央合拢。

佛斯特采用特制钢材为桥面,而非混凝土,以减轻桥梁重量。施工方案采用预造法,就是先将桥面在亚尔萨斯工厂衔接成每块32公尺宽的钢箱构件,共2000块,然後运到桥两端的山谷衔接起来,缓慢的悬吊到桥面预定段上方安装。桥梁采用白色也达到视觉上的轻量效果。

这座堪称奇迹的大桥仅设计方案就经过了10年的精心准备。为了保证精确性,在施工中,使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300多个小型精密反光镜,被浇注在混凝土桥墩中,或固定在周围的岩石上。

在施工中桥墩只要每升高4米,专家就能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感应装置的信号,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大桥历时3年建后,建筑垂直误差不超过5毫米!而它的寿命将超过120年。桥面上支撑拉索的87多米高的钢筋水泥桥塔,巨大而笨重,不可能在桥上直接修建。

人们要先把它造好,再在桥面上铺设轨道,一点点地挪到桥墩的正上方,这好比在270米高空移动30层的大楼。


三、米洛大桥的测试抗性

为保证大桥的抗风能力,桥面主梁结构被设计成三角形,以有效减少风的阻力。除了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外,还进行了户外模拟试验。

法国气象局专门修建了一个人工山谷,然后向这个“山谷”灌水,水里夹杂了许多小颗粒。专家通过水流颗粒的变化模拟出米约大桥所在山谷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风向,从而对大桥各种建筑结构的比例不断修改。

最终,大桥的设计可以抵御时速250千米的强风。而且,大桥的材料比普通桥的材料要轻,这使它兼具了刚性和弹性,遇到超强大风,地震或者热胀缩,它会像杂技演员一样表现它的超强柔韧性。

大桥建造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题也是风。270米高的建筑受到的风力远超出地面的建筑,当两边桥体还未合拢时,这一高度的桥体经被强风吹得剧烈摇晃。


四、米洛大桥竣工

风力达到时速70千米时,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撤出现场。最后,施工人员用巨型钢管搭出了几个200多米高的临时铁架,托住桥身,才使得工程顺利进行。大桥的金属桥体从南北两端缓缓向中间靠拢时,经历了18次尝试才最终完成合拢。

由于大桥有热胀冷缩效应,设计者在每段桥面连接处,尤其是在桥墩上的两段桥面的连接处,都设置了灵活的“金属关节”,能允许两段桥面自由伸缩。

该桥自2001年12月动工,2004年12月14日建成,共花费3年时间完成,其高度、完工时间均创下世界第一。


以上关于米洛大桥的建筑特色及建造过程介绍到这里,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章下方的标签查看。

标签: 米洛大桥建筑特色及其建造过程米洛

更多文章

  • 悉尼大桥景观的特点及其建设意义你都知道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悉尼,大桥,景观,的,特点,及其,建设,意义,你都,

    悉尼大桥简介悉尼大桥是一种单孔拱桥,曾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是悉尼早期的代表建筑。这座大桥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1924年悉尼海港大桥破土建造桥基,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车,历时8年多。这座大桥整个工程的全部用钢量为5.28万吨。铆钉数是600万个,最大

  • 英国与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历史争端简述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国,与,西班牙,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历史,

    直布罗陀海峡地理位置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行拉洁尔加角和非洲斯巴特尔角之间的连线,东至直布罗陀市和阿尔米纳角的连线,全长约48海里。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23海里,最窄处仅6.5海里。直布罗陀是什么意思“直布罗陀”一词源于阿拉伯语,意即“塔里克之山”。公元711

  • 希伯来文学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希伯,来文,学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希伯,来,

    希伯来文学简介希伯来文学是希伯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伯来文化是希伯来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广泛接受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和北非的埃及文化影响的基础上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他不仅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化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宝库,而且对西方近代文化的发展曾经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古希腊文

  • 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与,六大,思潮,西,

    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一般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两希”传统。一、“古希腊—罗马文学”:世俗人本意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开端与核心组成部分,是重理性、重现实,是一种入世、关注现实社会世俗生活的文学。二

  • 古罗马文学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罗,马文,学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古罗,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共和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古罗马文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一、“共和时代”阶段古罗马文学的正式形成与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的叫做利维乌斯·安德罗尼斯库的希腊人密切相关。他是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翻译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和大量古希腊抒情诗。利维乌

  •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学的,特征,及,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文学简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

  •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典主义,文学的,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古典主义文学简介17世纪30年代,流行一时的巴罗克文学迅速向古典主义文学过渡。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当高乃依的剧作《熙德》违反了三一律时,官方理论家夏普兰就

  • 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启蒙,主义,文学的,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启蒙主义文学简介启蒙主义文学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启蒙知识分子顺应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理论: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一、启蒙主义文学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最鲜明地

  •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文主义,文学的,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人文主义文学简介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人文主义文学是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的世俗文学。它以人的尘世生活为中心,以市民生活为重要描写对象。人文主义文学摒弃中世纪梦幻、象征的创作方法,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写现实生活。人文主义文学常常采用方言俗语进行写作,为各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

  •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现实主义,文学的,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人物,

    现实主义文学简介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