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军占领沁源,在炮楼里袭击。蔡爱卿不想再有战士牺牲,为了打击敌人,他带领战士们捉了几千只青蛙,在每只青蛙的嘴里都喂了花椒。日军一开始高兴地吃肉,接下来他们叫苦连天。
蔡爱卿出生于1914年,他们家中贫寒,3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改嫁了。蔡爱卿就跟着叔叔一家生活,叔叔早逝,婶娘带六个孩子生活艰难。但是看着饿得直哭的蔡爱卿,婶娘没有抛弃他,压缩一家人的口粮把他抚养长大。
蔡爱卿17岁时,彭老总路过湖南岳阳,蔡爱卿凭借着灵活的脑子和粗中有细的办事能力,终于让彭老总同意他参加红军。
蔡爱卿打仗很有天赋,他第一次带领37名战士作战,就歼灭了日本的一队骑兵。不过,他最出名的战役,还是带领38团成功击败占领沁源的日军。
1942年,日军调集了一万兵力袭击山西沁源,想要趁机摧毁太岳根据地。
蔡爱卿接到晋冀鲁豫的命令负责作战,他已经提前好了作战方案,他要留给敌人一座空城。
他把所有的百姓全部转移到山中,还把23个村庄用粪土把水井填平,把粮仓搬空,不给敌人留下一丝一毫可以用的东西。
日寇进入沁源的第三天,蔡爱卿就设下埋伏,歼灭敌军280人。
日军大佐伊藤中左为了向上级有交代,他就下令进山中抓人。
38团武力装备有限,无法与敌人硬碰硬,蔡爱卿想到可以打“麻雀战”。
他把手下的人,改编为几个小组,大家在日军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放上大量的多刺植物。日军想要进山就要清除障碍,他们就趁机用排子枪射击,只要敌人一回击,他们就跑。反而就是捣乱,让敌人防不胜防。
日军被惹怒了,他们想要活捉蔡爱卿,专门带人打他,但是蔡爱卿他们对地形熟悉,日军被绕得团团转,就算他们那种重火器都用不上,后来都不敢在随意进山抓人了。
蔡爱卿拦住日军大规模搜人,还在路面上多处洒水,天气寒冷,路面很快就结冰,日军的小汽车一启动就打滑。为了运输物资,他们只能改用骡子和马。
蔡爱卿打听到日军12月要补给物资,他们早早就在路上埋伏好,日军拉着10几车的物资来了。他们一下子就冲到敌人面前,60多人全部被击灭。
队伍里新研制出来一种新型地雷,这种地雷在一次试验中居然炸翻了敌人的3辆汽车,蔡爱卿就想到了可以给敌人上一个“地雷宴”了。
蔡爱卿号召大家全员造地雷炸鬼子,老人搓绳子,妇女和孩子钻洞眼,年轻人就熬硝碾药,大家一起造地雷。
地雷制造好了之后,就埋在敌人必经的路口、河滩、运输通道口,反正就是让他们寸步难行。
日本人吃了几次亏,他们就抓来当地的老百姓带路,让他们替日本人排雷。
为了保护老百姓,蔡爱卿他们制造出一种“前塔后响的雷”,就是老百姓走过之后,跟在后边的日本人才会被炸。
日军被这种地雷搞得心惊胆战,明明跟在后边走,中国人没事,他们反而被炸飞了,他们都有点害怕了。
但是作战也不是总能一帆风顺的。日军不能出来,他们就躲在炮楼里出击,蔡爱卿和他的队伍作战非常艰难。想要对付敌人的炮楼和碉堡,需要用长射炮这类的武器,但是当时军队根本就供应不起。
通常情况下,想要炸毁敌人的碉堡,就需要战士们身上绑着炸药包,悄悄潜入敌人内部,用炸药炸毁碉堡。这种办法虽然有效,但是却会死伤惨重。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伤亡。
蔡爱卿实在不忍心再让战友因此丧命,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作战方法,但是一时间又想不出来。
晚上,蔡爱卿躺在床上,门外的青蛙吵得心烦意乱的睡不着。他坐起来,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好想法。既然不能进碉堡炸敌人,但把他们引出来炸,就会简单很多。蔡爱卿决定使用“青蛙战”。
他带着战士们去捉了几千只青蛙,还在青蛙的嘴里塞上花椒,他们把这些青蛙全部扔到日军据点外面的战壕里。
青蛙受到花椒的刺激,不停地大声叫,日军都被吵得受不了。
他们觉得青蛙很烦,就把青蛙都抓来吃了。他们一煮还觉得味道不错,都觉得蔡爱卿他们失策了,这是变相给他们送食物来了。只是他们不知道,危险就在后边。
原来这第一波就是诱饵,等日本人习惯了去捉青蛙,蔡爱卿他们早就在地里埋下了地雷。日本人一过去,就会炸飞。敌人没有吃的,他们有不得不出来,但是一出来就被炸。
经过这些专门针对敌人的游击战,日军的士气已经被大大消耗。
到了1945年,太岳军区下令命令,总攻。沁源8万军民,用4000多颗地雷,全部封锁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和枪炮对日军猛攻,他们全部被消灭了。剩下的那些人,不敢再继续作战,赶快跑了。
历时两年零六个月,蔡爱卿带领队伍夺回了沁源。
中日对战,我们的武器装备明显不占优势,但是作战“巧干”胜于“蛮干”,我们的军队巧妙避开敌人的先进装备,出其不意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新中国成立后,蔡爱卿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还被安排到国防部工作,他主要负责研制火箭等武器。蔡爱卿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他刻苦专研,最后成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