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沁源围困战,蔡爱卿利用“麻雀战”打法,利用自制地雷将日军消灭,大大打击日军的士气!

沁源围困战,蔡爱卿利用“麻雀战”打法,利用自制地雷将日军消灭,大大打击日军的士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4/1/16 4:43:51

1942年,日军占领沁源,在炮楼里袭击。蔡爱卿不想再有战士牺牲,为了打击敌人,他带领战士们捉了几千只青蛙,在每只青蛙的嘴里都喂了花椒。日军一开始高兴地吃肉,接下来他们叫苦连天。

蔡爱卿出生于1914年,他们家中贫寒,3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就改嫁了。蔡爱卿就跟着叔叔一家生活,叔叔早逝,婶娘带六个孩子生活艰难。但是看着饿得直哭的蔡爱卿,婶娘没有抛弃他,压缩一家人的口粮把他抚养长大。

蔡爱卿17岁时,彭老总路过湖南岳阳,蔡爱卿凭借着灵活的脑子粗中有细的办事能力,终于让彭老总同意他参加红军。

蔡爱卿打仗很有天赋,他第一次带领37名战士作战,就歼灭了日本的一队骑兵。不过,他最出名的战役,还是带领38团成功击败占领沁源的日军。

1942年,日军调集了一万兵力袭击山西沁源,想要趁机摧毁太岳根据地。

蔡爱卿接到晋冀鲁豫的命令负责作战,他已经提前好了作战方案,他要留给敌人一座空城。

他把所有的百姓全部转移到山中,还把23个村庄用粪土把水井填平,把粮仓搬空,不给敌人留下一丝一毫可以用的东西。

日寇进入沁源的第三天,蔡爱卿就设下埋伏,歼灭敌军280人。

日军大佐伊藤中左为了上级有交代,他就下令进山中抓人。

38团武力装备有限,无法与敌人硬碰硬,蔡爱卿想到可以打“麻雀战”。

他把手下的人,改编为几个小组,大家在日军进山的必经之路上放上大量的多刺植物。日军想要进山就要清除障碍,他们就趁机用排子枪射击,只要敌人一回击,他们就跑。反而就是捣乱,让敌人防不胜防。

日军被惹怒了,他们想要活捉蔡爱卿,专门带人打他,但是蔡爱卿他们对地形熟悉,日军被绕得团团转,就算他们那种重火器都用不上,后来都不敢在随意进山抓人了。

蔡爱卿拦住日军大规模搜人,还在路面上多处洒水,天气寒,路面很快就结冰,日军的小汽车一动就打滑。为了运输物资,他们只能改用骡子和马。

蔡爱卿打听到日军12月要补给物资,他们早早就在路上埋伏好,日军拉着10几车的物资来了。他们一下子就冲到敌人面前,60多人全部被击灭。

队伍里新研制出来一种新型地雷,这种地雷在一次试验中居然炸翻了敌人的3辆汽车,蔡爱卿就想到了可以给敌人上一个“地雷宴”了。

蔡爱卿号召大家全员造地雷炸鬼子,老人搓绳子,妇女和孩子钻洞眼,年轻人就熬硝碾药,大家一起造地雷。

地雷制造好了之后,就埋在敌人必经的路口、河滩、运输通道口,反正就是让他们寸步难行。

日本人吃了几次亏,他们就抓来当地的老百姓带路,让他们替日本人排雷。

为了保护老百姓,蔡爱卿他们制造出一种“前塔后响的雷”,就是老百姓走过之后,跟在后边的日本人才会被炸。

日军被这种地雷搞得心惊胆战,明明跟在后边走,中国人没事,他们反而被炸飞了,他们都有点害怕了。

但是作战也不是总能一帆风顺的。日军不能出来,他们就躲在炮楼里出击,蔡爱卿和他的队伍作战非艰难。想要对付敌人的炮楼和碉堡,需要用长射炮这类的武器,但是当时军队根本就供应不起。

通常情况下,想要炸毁敌人的碉堡,就需要战士们身上绑着炸药包,悄悄潜入敌人内部,用炸药炸毁碉堡。这种办法虽然有效,但是却会死伤惨重。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伤亡。

蔡爱卿实在不忍心再让战友因此丧命,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作战方法,但是一时间又想不出来。

晚上,蔡爱卿躺在床上,门外的青蛙吵得心烦意乱的睡不着。他坐起来,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好想法。既然不能进碉堡炸敌人,但把他们引出来炸,就会简单很多。蔡爱卿决定使用“青蛙战”。

他带着战士们去捉了几千只青蛙,还在青蛙的嘴里塞上花椒,他们把这些青蛙全部扔到日军据点外面的战壕里。

青蛙受到花椒的刺激,不停地大声叫,日军都被吵得受不了。

他们觉得青蛙很烦,就把青蛙都抓来吃了。他们一煮还觉得味道不错,都觉得蔡爱卿他们失策了,这是变相给他们送食物来了。只是他们不知道,危险就在后边。

原来这第一波就是诱饵,等日本人习惯了去捉青蛙,蔡爱卿他们早就在地里埋下了地雷。日本人一过去,就会炸飞。敌人没有吃的,他们有不得不出来,但是一出来就被炸。

经过这些专门针对敌人的游击战,日军的士气已经被大大消耗。

到了1945年,太岳军区下令命令,总攻。沁源8万军民,用4000多颗地雷,全部封锁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和枪炮对日军猛攻,他们全部被消灭了。剩下的那些人,不敢再继续作战,赶快跑了。

历时两年零六个月,蔡爱卿带领队伍夺回了沁源。

中日对战,我们的武器装备明显不占优势,但是作战“巧干”胜于“蛮干”,我们的军队巧妙避开敌人的先进装备,出其不意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新中国成立后,蔡爱卿被授少将军衔。他还被安排到国防部工作,他主要负责研制火箭等武器。蔡爱卿虽然没有读过几年书,但他刻苦专研,最后成了专家。

更多文章

  • 五名女志愿军战士的故事被美国女记者玛丽采访到,五十年后,玛丽来到中国归还当初五人画的画像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志愿军,美国女记者

    抗美援朝50周年举行之际,一个名叫玛丽的美国老妇人来到中国,她是作为当年的见证者之一出席该纪念活动,并忆述起当年五名女志愿军战士的事迹。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战争才彻底结束。1951年,志愿军和美军的战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美国军的火力

  • 1939年日军想将海南岛建设成航空作战基地,在当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航空作战基地,海南岛

    1939年的2月份,海南沦陷,随着日军的大举南下,除了大陆以外,海南作为我国南部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日军一直想将海南岛建设成为航空作战基地。1939年1月13日,日本内阁批准了对海南岛的攻击作战计划。1939年2月10日,日军在海南琼山县天尾港强行登陆,当天便侵占了海口,随后大举进攻并占领了整个海

  • 四川梁山空战:传奇飞行员周志开放弃富裕安逸生活,驾驶战机与日军浴血奋战,屡建奇功,却在一次侦查任务牺牲!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山空战,周志开

    抗日战争时期,空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飞行员。在整个抗战史上的空战中,最富戏剧性的要属四川梁山空战。一位名叫周志开的传奇飞行员,在这次战斗中创造了一项惊人纪录。1919年12月10日,周志开出生于河北滦县一个富裕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志开不顾家人的反对

  • 志愿军炮兵张典文擅自开炮,炸毁了美军阵地的火药库,以为会受到处罚,谁知被长官嘉奖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典文,火药库,志愿军

    1951年,15岁的新兵战士张典文奉命擦拭炮筒炮架,朝着敌军开炮,炸了敌军火药库。张典文是一个热爱国家和民族的年轻人,因为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历过战争,所以他更向往和平的生活,也很珍惜新中国解放后和平的生活。而朝鲜战争爆发,张典文满腔热血地报名,经过努力成为了一名炮兵,加入了朝鲜战场。张典文训练很认真,

  • 在朝鲜战争中,狙击手张桃芳一个月内利用436颗子弹击毙200多名美军,令美军闻风丧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桃芳,朝鲜战争

    炊事员为了实现狙击梦,在手臂上吊着十几公斤重的沙袋训练,32天内击毙214名美军!“狙神”之名引得美军王牌射手前来对阵,最后一发子弹让人捏一把冷汗!张桃芳出生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小村中。幼年时的张桃芳,对爷爷打鸟用的猎枪,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不过,在用猎枪练习了几次后,他并没有

  • 抗战时期,中日战损比6:1,我军70个师打不过日军10个师,日军强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损比,抗战时期,抗日战争

    在《司马法》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国虽大,好战必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对外侵略战争绝对是最不明智的一个选择。只要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发展强大自身,最终也一定会在战争之中走向灭亡。即便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也难免会收获最后的失败。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

  • 中国远征军在孙立人带领进入缅甸与英军联手抗击日军,英勇抗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远征军,孙立人

    1942年,一支仅20人的远征军在退守途中,与日军相遇,19人壮烈牺牲,仅剩一人被日军团团包围。此时,他的双腿已被日军刺穿了7个洞,千钧一发之际,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1937年抗战初期,由于国民党军在战略上的失误,大片国土沦丧于日寇之手,老百姓遭受日军的奴役,苦不堪言!1940年,在八路军、新四

  • 朝鲜五胜山,美国大兵意图羞辱我军战士,“神枪手”陈凤楼违反纪律开枪反击,击中美国大兵,获得一等功!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胜山,神枪手,陈凤楼

    1952年,朝鲜五胜山,一个美国大兵光天化日之下朝我军阵地做出撒尿动作,意图羞辱我军战士,怒火中烧的陈凤楼违反纪律开枪反击,没想到那精准的一枪,不仅让美国大兵痛苦不堪,还让陈凤楼荣获了一等功。1950年,朝鲜半岛风云骤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着"人权"的旗号,挑起了朝鲜战争,并将战火烧到我国的鸭绿

  • 尖刀排排长郭忠田违反彭德怀命令放走美军坦克营,结果以零损失大胜美军机械化步兵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忠田,机械化步兵师

    1951年,彭德怀命令38军阻击美军,一个都不能放走,可是,郭忠田竟大胆放走美军坦克营,又以0:215的战损震惊世界!郭忠田,是第38军337团尖刀排的一个排长,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东北汉子,他有勇有谋,擅长山地作战,于1950年随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刚到朝鲜,与美军打了一场遭遇战,由于美国大兵打仗畏头

  • 渡江战役:蒋介石任命戴戎光为江阴要塞司令,地下党唐秉琳四处活动,戴戎光成了光杆司令,只等解放军全面渡江!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渡江战役,戴戎光,唐秉琳

    1949年4月的一天,汤恩伯突然带人来到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门口,要塞司令戴戎光听到哨兵的报告,慌慌张张地带着十几个军官出门迎接。汤恩伯对于江阴要塞十分重视,特地过来视察了此地目前的情况。戴戎光热情接待了他,并汇报一切如常,没有异常情况,汤恩伯这才安心离去。如果汤恩伯知道此时的戴戎光,已经是实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