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盘点南宋的武将有哪些?其战力值之高,远强于北宋(对蒙古篇)

盘点南宋的武将有哪些?其战力值之高,远强于北宋(对蒙古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3/12/25 15:38:13

南宋的末年,是一段可泣可歌的历史。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没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江山倾覆却又无能为力更可悲的了,多少名将都希望自己可以力挽狂澜,可是却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北定中原,成了南宋名将们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到底是时代的悲哀,还是武将战力值的差距,我们今天就来盘一盘。

1.孟珙

孟珙,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南宋中后期名将。

关键词:歼灭武仙军团,联蒙灭金,一人撑起宋蒙三分之二的战线

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他早年随父于枣阳抗金,在其父死后接管忠顺军。公元1233年,金国在三峰山之战被蒙古歼灭主力,武仙收拢溃兵十余万,企图进攻四川后,割据四川,但被孟珙打败歼灭。公元1234年,孟珙又率军参与蔡州之战联合蒙古合围金国,蒙古和南宋在蔡州(河南汝南县)灭亡金国。到了宋理宗时期,企图在蒙古北撤时收复中原(河南),史称端平入洛。南宋与蒙古的战争全面爆发,孟珙凭借一己之力,守卫川蜀和荆襄两大战场(第三战场是两淮),抵挡了蒙古大军十余年。

2.王坚

王坚,字永固,邓州(今河南邓州)人,南宋中晚期名将。

关键词:钓鱼城之战

王坚最初加入忠顺军,后秘密潜入蒙古军造船之地,烧毁其船支二千余。公元1259年,蒙古的蒙哥大汗率军进攻四川,准备从四川进攻南宋,但是在钓鱼城(重庆合州区钓鱼城)遇到了王坚的阻击,蒙哥在进攻钓鱼城的过程为旋风火炮受创而死,最终蒙古撤兵。由于蒙古蒙哥的死亡,导致蒙古第三次西征提前结束,蒙哥的弟旭烈兀返程争夺汗位,使得埃及和欧洲避免被蒙古入侵,蒙古内部争夺汗位,最终分裂为四大汗国和元。

3.杜杲(gǎo)

杜杲,字子昕,号于耕,邵武城关(今属福建)人,南宋中晚期名将。

关键词:滁州解围,安丰破敌,庐州大捷

杜杲出身官宦之家,后荫补入仕。公元1219年,金兵围攻滁州(今安徽兴滁县),他带兵救援,在激战中,他面部被射中二箭,不但没有下战场,而且沉着指挥战斗,极大地激励了士气,打退了金兵的进攻。公元1237年,蒙古宗王口温不花部攻安丰,杜杲设伏兵于四周,大获全胜,蒙古军败退。公元1238年,蒙古大帅察罕率蒙军率八十万大军再次进攻两淮,包围了庐州(今安徽合肥),意图攻破庐州。杜杲靠着城池便利,与蒙古展开炮战,蒙古伤亡过大撤军,杜杲派兵追击,一路杀敌无数。

4.余玠

余玠,字义夫,号樵隐,金水芳山(今浙江开化村头镇)人,南宋中晚期名将。

关键词:抵抗蒙古入侵,守卫西南数十年

余玠原为淮东制置使赵葵幕下,公元1236年蒙古军侵入蕲、黄、广等地,余玠应征召,协助组织军民守城,配合南宋援兵击退蒙古军。后又援助安丰军,协助杜杲击溃蒙古军,使淮右得以保全。公元1238年,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援助,大获全胜。公元1241年,察罕再出兵安丰军,余玠率军迎击,激战四十余日,使蒙古军溃退。后被宋理宗派去四川,全面负责四川防务。余玠采取依山制骑、以点控面的方略,先后筑青居、大获、云顶、钓鱼(分别位于今四川南充南、苍溪东南、金堂南、重庆合川东)等十余城,并迁郡治于山城,以山城防御抗击蒙古军,之后十余年,蒙古军数次入侵,皆兵败而归。最后因受人诬陷,猝死在任上。

5.吕文德

吕文德,字景修,淮南西路安丰军霍丘县(今安徽霍邱)人,南宋晚期名将。

关键词:寿春之战、解泗州之围、援鄂之勋、收复泸州

吕文德出身平民,早年被赵葵收入麾下,以抗击蒙古起家。他转战江淮、荆湖、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随着孟珙、杜杲、余玠等南宋第一代抗蒙大将相继去世,吕文德担当起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主将。他依靠由自己亲族及家乡樵夫、炭农等编成的“黑炭团”(吕家军)作战,并与权臣贾似道相勾结,形成庞大的军事集团。但由于晚年接受忽必烈的贿赂,失去战略主动权,致使吕文焕丢失襄阳且投降蒙古。

6.李庭芝

李庭芝,字祥甫,随州(今湖北随州)人,南宋晚期名将。

关键词:苦守扬州

李庭芝最初担任孟珙的幕僚,孟珙死后,上遗表举荐李庭芝,后受贾似道重用。公元1259年,蒙哥大汗御驾亲征,东线战场由投降蒙古的李璮率5万“汉军”南下,攻打两淮地区。李庭芝率军多次大败李璮,前后斩杀2万余人,最终李璮投降。公元1275年贾似道兵败芜湖,沿长江各州的将帅或降或逃,只有镇守扬州的李庭芝拒不投降,并杀了蒙古来的招降使。公元1276年,谢太后、宋恭帝献出临安,投降元朝,南宋灭亡。但李庭芝坚守扬州,拒不投降。蒙古阿术派刘整率“汉军”来攻城,李庭芝反击,又在“汉军”退兵途中又设下埋伏,刘整惨败而归。李庭芝屡次击败蒙古军,阿术只好让南宋皇室出马,下令李庭芝缴械投降。李庭芝不从,并下令射杀前来传达诏书的使者,继续抗击蒙古。1276年底,逃亡中的南宋皇室被元军袭击,李庭芝率7千兵马出扬州去救援皇室,扬州改由副将朱焕镇守,结果朱焕转眼就投降蒙古。李庭芝也最终兵败被俘,从容就义。

7.曹友闻

曹友闻,字允叔,同庆府栗亭(今甘肃徽县)人,南宋晚期名将,宋初名将曹彬十二世孙。

关键词:保卫天水军、大破阔端

曹友闻原是进士出身,后改派担任天水军的教员。公元1230年,蒙古再度进犯蜀地,由于当时的四川制置使桂如渊畏敌如虎,轻率地做出了弃五州(成州、凤州、天水军、阶州、西和州)、保三关(仙人关、七方关、武休关)的决定,致使三关之外的地方惨遭蒙古军蹂躏。在此战之中,宋军将领大多放弃守地离开,只有曹友闻尽遣家财招募了五千忠义之士,这才力保天水军不失。公元1235年,窝阔台再次出兵陕甘,号称50万,曹友闻坚守仙人关、七防关、白水江,蒙古军攻城失败,改攻其他地方。次年,曹友闻率兵增援徽县,蒙古军战败溃逃。曹友闻又率兵增援汉中,与蒙古骑兵主力交战,连破20余营寨,但不幸被蒙古援军包围与弟弟曹友万力战而死。

8.张珏

张珏,字君玉,陇西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南宋晚期名将。

关键词:钓鱼城之战击败蒙古军,四川虓将

张珏骁勇善战,颇具谋略。公元1259年,蒙哥大汗率兵攻打合州,张珏作为副将协助王坚守卫城池,蒙哥大汗阵亡,蒙古军撤退。公元1263年,张珏担任合州守将,继续守卫城池,并寻机收复川蜀。公元1279年,张珏派人去崖山寻找陆秀夫,谋求东山再起,可惜宋军在崖山全军覆没。公元1280年,张珏从合州突围,途中被俘虏,押送到燕京。张珏不愿意投降,行走到西安赵老庵附近时,张珏借口去如厕,趁着元军不注意,自缢而死。

更多文章

  • 辽国的名将有哪些?为什么辽国能压着北宋和西夏上百年?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耶律休哥,耶律斜珍,耶律奚底,耶律曷鲁,耶律仁先

    辽国是由契丹人所创建,共历经九位皇帝,在世281年。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所有契丹部落,公元916年正式有了建国号,定都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辽国的历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从国号上可以体现为:契丹、大辽、大契丹、辽、北辽、西辽、东辽、后辽。公元947年的时候,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攻占开封灭后晋,国号

  • 北宋中期武将有哪些?北宋到晚期时,已无将可用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玮,狄青,王韶,章楶,折克行,

    北宋中期,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经济实力空前强大,但是战力水平却低得可怜,到了中晚期,几乎无可用大将。而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央担心武将拥兵自重,危及皇权,所以在立国之初便以各种手段限制武将权力。比如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武官受文官节制等等,导致初期那些著名将军去世后,军队几乎无可用之人。1.曹

  • 北宋初期武将有哪些?北宋初期武将整体战力如何,虽不如盛唐,但也可与大汉持平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全斌,慕容延钊,潘美, 曹彬,杨业,李继隆,高琼

    在经过又一次近百年的乱世后,中华大地再次进入到一个和平时期。虽然史学界很多人并不认为北宋是第四次大一统,因为辽、西夏等国所属均是中华之地,在汉唐时期也都由中央王朝管理,北宋未能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宋前期,武将整体水平的强盛,虽不如盛唐,但也可与汉朝持平。1.王全斌王全斌,字全斌,并州太

  • 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有哪些,其战绩还有大唐几成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后晋皇甫遇,后晋安重荣,后汉史弘肇,后周高行周

    五代十国是唐藩镇之乱的延长,是唐朝到宋朝的过渡时代。这一时期,有几个显著特征:一是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形成华夷混合政权。二是北方的契丹人借军阀混战之机不断扩张,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也为后来辽、宋、金对峙的形成埋下"伏笔"。三是军阀混战、战乱频仍

  • 动荡的五代十国,到底有哪些当打名将,战力值还有大唐几成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存孝,后梁杨师厚,王彦章,王彦章,庞师古,郭崇韬

    唐朝灭亡之后,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大分裂,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在短短的72年时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5个朝代和10个割据政权。虽然战争不断,但也因此铸就了一大批英勇善战的名将,今天就来盘一盘五代十国有什么能打的名将。1.唐末李存孝(将唐末名将放在此处,既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又是一个战力值的转折点)李存

  • 中唐时期的名将有哪些,他们虽然还能力挽狂澜,但已无盛唐气吞山河的气势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张巡,哥舒翰,高仙芝,韦皋

    公元755年,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幽州(北京)起兵,于是一场撼动历史进程的叛乱就此开始,大唐由盛开始转衰。虽然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将,为大唐力挽狂澜,甚至再造大唐,但是战力值跟盛唐时期名将相比,已经没有那种气吞山河的气势了。1.王忠嗣王忠嗣,初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

  • 盛唐时期的名将有哪些,他们到底有多强,打遍欧亚无敌手,随随便便就能灭一国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定方,薛仁贵,刘仁轨,王玄策,裴行俭,黑齿常之

    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经营,已经稳步迈向盛世,此时的唐朝可能不是经济最强盛之时,但却是唐朝武力和影响力乃至王朝版图最为鼎盛之期。在这一时期里,随便一位名将就能带万人灭一国,其武力值强盛堪称历代少有。1.苏定方苏定方,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名将。关键

  • 初唐的名将有哪些,他们到底有多猛,其战力值基本打遍天下无敌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孝恭,李勣,尉迟敬德,秦琼

    整个唐朝历史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论历代名将,唐朝可谓是独领风骚,每个时期都产生了一大批名将。这些名将无论在战争规模,还是战事频次上,是以往历代名将所不可比拟的。如果细数武力值的话,很多人的名次要与历史长河中的顶尖将军来对比。今天我们就先盘一盘初唐时期的名将。1.李靖李靖,字药师,

  • 隋朝为何能实现历史第三次一统,他们的武将有哪些?到底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擒虎,贺若弼,长孙晟,杨素,史万岁,来护儿,张须

    隋作为历史上第三次一统的朝代,虽然只有短短的37年时间,但其武将的战力可谓是巅峰,不像以往时期,要么是个人武力值过高,但缺乏军事智慧,要么是统帅类型,个人武力值一般。隋朝这些大将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为隋朝的建立与安定立下赫赫战功。1.韩擒虎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省新

  • 南朝的名将有哪些?历史上看似弱势的南朝,其实它们并不弱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镇恶,檀道济,王仲德,沈田子,朱龄石,臧质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朝代,其中宋、梁都是存立约五十多年,齐存立约二十多年,陈存立约三十多年。刘宋占领黄河以南,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南梁因为侯景之乱,被西魏夺得巴蜀和荆州,被东魏夺取两淮,仅仅剩下长江下游地区到交趾地区。看似南北对抗中,南朝一直处于弱势,但他们的顶级战力,一直不逊于北朝。1.刘宋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