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美国西进运动始末过程介绍,美国为什么要西进?

美国西进运动始末过程介绍,美国为什么要西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47 更新时间:2024/1/4 1:06:59

美国领土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开拓西部的过程。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概念,但也可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美国历史上的“西部”的含义本身就很不确切。早期的西部是指阿巴拉契亚山以西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也就是大西洋沿岸狭长的北美13州与密西西比河以东之间的地区。

后来,这块地区被称为“旧西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区被称为“新西部”“远西部”。某种意义上讲,西欧人一来到北美就有一个“西进”的过程,他们一般都是先在沿海建立一些殖民据点,然后慢慢往内地扩展。但我们一般不把这称为“西进运动”。严格意义上的“西进运动”开始于18世纪中期。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西进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上大体是从18世纪中到19世上半叶,基本内容是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达密西西比河边,然后越过密西西比河,在这条河以西地区建立农村和城市,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州也随着建立起来。

独立前,北美人民就强烈要求往西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到达密西西比河边,但这一愿望的实现有重重阻力。英国政府担心北美殖民地居民过分强大而反对他们西扩,这成了殖民地与宗主国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鉴于美国人强烈要求得到西部土地的愿望及英国政府出于各种外交上的考虑,1783年的巴黎条约规定美国获得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这使美国人合法的活动范围大体上扩大了一倍。但尽管如此,真正的大规模西移民要到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才开始。

独立后初期,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进程得以大规模展开,但也不是很顺利。其主要原因是西部还存在其他殖民势力,加上自然条件恶劣,缺乏道路,政府的土地政策也不利于普通移民获得土地。但移民往西的热情、他们对土地的渴望是任力量都无法阻挡的。1806年,杰斐逊总统批准修建往西的“国道”的计划;1811年从马里兰州的坎伯兰开始修筑,1818年修到西弗吉尼亚和俄亥俄河交界处的惠林,后来又延伸到伊利诺伊州的范达利亚。

这条大道叫“坎伯兰大道”,全长591英里,它打通了东西部的联系。当修到惠林时,它就成了成千上万的移民通向西部的主要通道。当时有献记载,该路修通后:“路上有时有多到24匹马拉的车子结队行走。路上各处,整天,甚至在夜晚都可以看到‘康乃斯托嘎’马拖着轮子高大而宽厚的马车走过,弓形的车篷上面盖着白色的帆布,载运着商品;此外还有马队、驴队、牛群、猪群,热闹得像大城市里的一条大街。”

这条大道对改善各州之间及东西部之间的交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伊利运河(1825)、费城——匹兹堡运河(1834)、切萨比克——俄亥俄运河(1850)在此后的西进运动中也是重要的东西部通道,直到铁路出现。

在19世纪初的美国,还很少有人想到要开发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美国政府与印第安人签订协定时都向印第安人保证,密西西比河以西土地永远属于印第安人,意思是只要他们迁移到那里去,就可以永享安宁。但拓荒者已不断越过这条河,进入密苏里。到1820年,密西西比河沿岸200多公里内大大小小的农场已经星罗棋布。这一年,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是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建立的第一个州。

第二阶段,开发“远西部”,即落基山脉及其以西地区。开发这个地区是个长期的过程,但从作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西进运动”来讲,这段时间大体是19世纪中到19世纪末。在这大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对远西部的开发还可再细分为两个较小的阶段,以内战为界:内战前,往这一地区的移民潮主要是在40年代后期开始的;内战后,因内战而停滞或缓慢下来的“西进”浪潮更猛烈地汹涌而来,一直持续到该世纪末。

在正式开发这个地区前有一系列的探险和考察活动。早在1804年5月,总统杰斐逊的两个秘书M·刘易斯和W·克拉克就领导了第一次对远西部的探险。他们的探险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了解和考察远西部的情况,另一个是寻找一条通过西部到中国的道路。探险队成员由木匠、铁匠、猎手等组成,从圣路易城出发,分乘三只小船沿密苏里河而上。

次年6月他们到达了大瀑布,11月到达哥伦比亚河河口,1806年9月返回圣路易城。这次探险历时2年零4个月,行程近13000公里。此后,又有一些人多次组织了类似的探险。1837年,当经济危机袭击密西西比河流域时,美国人中占领落基山脉以西的想法迅速流行起来。许多条件促成了这种变化。1830年,美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在纽约试制成功。

到1856年,东部沿海与密西西比河间的铁路线开始连接,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资源似乎出现了“枯竭”的现象。这样,在1840年代,出现了向西部扩张的新一轮浪潮。除了交通的改善等条件,这一浪潮还受到了三方面的推动:一是英国对美国棉花的需求增长,促使奴隶制种植园向西部扩张;二是美国的工业革命走向高潮;三是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

这些也是美国历史上接受新一轮移民浪潮的原因。这新一轮的移民不仅大批来自西欧,而且来自东欧和亚洲,包括华工;另外,更多的黑奴从非洲运到了美国。美国人口迅速增加。由于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西部的开发不再是单一的从东部往西部进发,而是从东西两边同时进行开拓。

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对当时的西进运动,甚至对当时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一个重大事件。1848年1月在离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不远的一个锯木厂发现金矿,不到6个月时间,这个小镇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了业,海员把船舶抛在圣弗朗西斯科湾,士兵离开了营房,仆人离开主人,大家都涌向金矿发现地”。1848年6月1日美国驻该地的海军代理人给国务卿的报告中说:圣弗朗西斯科一半房子都空了,两家报纸因缺少排字工人和订户而被迫停刊,甚至美国海军的“安妮塔号”也只剩下6名水手。

1848年约有4000墨西哥人抵达加利福尼亚,该年8月17日,一份报告说,由于男子都去了矿区,“沿途工厂闲置在那里,麦田任牛马去啃食,幢幢房屋空无人烟,农场也变得荒芜了”。到年底,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东部并很快传到世界各地。1849年初,加利福尼亚大约有26000人(印第安人除外),到年底增至115000人。其中外国移民有2万,分别来自欧洲、拉美的一些国家,还有一部分中国人。这里的一些小镇都是“国际性”的,而圣弗朗西斯科则成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

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横大陆的小道,有些人乘船绕道合恩角而来,虽较少危险但花钱最多;还有的同样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巴拿马的密林来到大西洋岸边。当时的淘金工具很简单,往往就是一把镐、一把铲和一只粗糙的淘金盘或一个破烂的脸盆。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河床中的沙子挖出来放进淘金盘,再用水冲洗,把沙土石块冲走,留在盘底的就是最重的黄金。

若干年间,西部的淘金者处在无法无天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往往靠匕首和火枪。政府即使想管点什么也是力不从心。弗兰克·诺里斯的小说《麦克梯格》的后半部分对此有很好的描写:人们骑马随便在一块土地上转一圈,插上一些小旗或木桩,就将其作为自己的领地;后来的人不同意,就用火枪来解决。

这一淘金狂潮到1853年达到一个高峰,这里黄金的产值从1848年的500万美元增加到6500万美元。美国迅速成为当时的世界产金大国,1851~1855年间,美国产金量接近世界产金量的45%。这里生产的金砂,一般先集中到圣弗朗西斯科,然后再运到东部的铸币厂冶炼,因而这里众多的仓库里就堆满了各地运过来的金砂。有的商行甚至“被金砂堆所包围”。

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提出了两个尖锐的问题。一个是由于加利福尼亚人口迅速增加,1850年它提出了建州的要求,但它是作为蓄奴州还是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另一个是交通问题——必须修建到西部的铁路。但在19世纪中,对这两个问题美国一时都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而是采取了临时措施。

针对前一个问题,美国国会通过了加利福尼亚妥协案;后一个问题的临时解决办法是,1850~1855年间美国有两个资本家出资在巴拿马修建了一条从大西洋岸边到太平洋岸边的铁路。这条铁路曾有过想象不到的繁荣,许多西去的移民先乘船到巴拿马,再从巴拿马坐火车来到太平洋岸边,然后乘船去旧金山。这样走虽然花费比较大,但安全。出资建路的资本家很快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但建造铁路过程中,恶劣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造成了大量工人的死亡,包括许多华工。

内战后,西进运动进入最后阶段,全面开发西部土地的过程开始了。为什么把这段时间定为西进运动的高潮呢?因为这一阶段的西进与前一阶段有很不相同的特点。最大的不同是,内战后,西进是政府有组织地进行的,重要标志是《宅地法》的实施,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东段)和中央太平洋铁路(西段)的建造和连接等,这两条铁路是根据1862年国会通过的法令而修建的。

内战前,是道路建设跟在西进的移民后面,而内战后,则是移民跟在铁路后面往西走,并沿着铁路线扩散。到19世纪末,全美国形成了统一的铁路网。至此,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的“西进运动”宣告结束。其标志,正如19世纪末美国人口调查局所宣布的:“现在未开发的土地大多已被各个独自为政的定居者所占领,所以不能说有边境地带了。”

在我们讲述西进运动的过程时,绝对不能把它想象得过分浪漫。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绝大多数移民只是为了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才冒险走上这条道路。通,往西挺进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所以从欧洲或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们到达美国时,一般需要先在东部劳动一段时间,等到积累了一笔能购买马匹、马车和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的费用时,才能考虑往西部寻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的问题。

往西的路上,男人们负责赶车、修车、喂牲畜,妇女们负责用捡来的牛粪烧饭。碰到风雨天,生火做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马车的载重量有限,他们又必须尽可能多地带上各类种子和最必要的生活用品,因此,带着的粮食就相对比较有限,路上必须靠采集野菜和野果充饥。疾病和其他各种自然灾害时时在威胁着移民的生存。肮脏的饮用水、蚊子或毒蛇、霍乱和疟疾对移民来说是最可怕的事情。他们中缺医少药、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是常有的情况,一旦染病,就有可能死去。移民经过的大道边,总是散布着许多残破的大车或其零件、日常用具,还有人和动物的白骨。

每到达一个新的地方,移民们首先得就地取材,建造住房。俄亥俄河流域的小木屋、草原地带的藏身洞和草皮房、用硬纸板和油毡搭起来的棚屋,这些就是移民最初的房子。牛油蜡和松树火把是这些拓荒者的照明用具。直到内战前,人们才开始使用各种油灯,以鲸油、猪油或菜油为燃料。一安下家,马上得投入垦荒种粮,否则就会无法熬过第一个冬天。

因为随身携带的粮食十分有限,在路上时他们就必须十分节省那一点点粮食,到了目的地后,更是这样。在披荆斩棘、垦荒种粮的过程中,他们得靠采集或靠为其他人做帮工来解决粮食问题,以等待第一个收成的到来。为了防止野兽和牲畜袭击住房和庄稼,拓荒者还必须在自己的房子和耕地周围筑起篱笆,于是劈栅栏木条就成了那时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必须学会做生存所需的所有工作。男人们必须会盖房子,制造农具、家具,必须会碾磨脱粒、修剪羊;妇女们必须缝衣织布、做鞋、制作肥皂、寻找草药等等。几年后,生活才会慢慢有所改善。

标签: 美国西进运动始末过程介绍为什么

更多文章

  • 美国初期的福利政策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实施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美国,初期,的,福利政策,是,什么样,怎么,实施,

    在殖民地时期,帮助穷人通常是私人、慈善机构和地方政府的事。新来乍到的移民主要靠先到的同胞提供帮助藉以谋生。当时最流行的济贫方法是在每年固定的一段时间内,把穷人接到自己家庭中照顾,尤其是针对那些无法照顾自己的人。1687年,马萨诸塞州的海德里市议会就通过一个决议:设立一个专门的渠道,将需要济贫的对象轮

  • 美国为什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内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美国,为什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有,

    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到60年代趋于完善的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使大批中下层民众受惠,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稳定器。但社会福利政策也有缺陷,它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懒惰思想,同时又使税收居高不下。特别是8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企业发展出现分散的趋势,激发了不依赖政府的个人自助精神。科技发展还使从事技

  • 马丁·路德·金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有多大?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丁,路德,金,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有,

    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高高的台阶上,著名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1929~1968)发表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中最著名的一次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演说的题目为后人所加)。他说道: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

  •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内容有哪些?争取了哪些权利?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内容有,哪些,争取,了,

    关于20世纪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一般认为肇始于上述1955年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车事件。也有人认为,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的一项判决是其开端。这一年,最高法院宣判其在1896年宣布的“隔离但平等”的原则违宪。种族主义者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浪潮。15个州的种族主义

  •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有哪些?是怎么确立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有,哪些,是,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数千万美国人处于贫困的境地。据官方公布的数字,1929年失业人数在155万,1933年1700万。著名记者威廉·曼彻斯特对当时的贫困状况是这样描述的:“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

  • 美国南北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南北战争始末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南北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始末,过程,

    1860年11月6日,美国选举新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虽然未能得到南部10个蓄奴州的任何选票,但得到了18个自由州中17个州的多数票,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当时,奴隶制度的存废是美国民众关心的焦点。新总统林肯对待奴隶制度的态度引人注目。他反对奴隶制度,但并不主张立即废除南方现存的奴隶制度,

  • 独立战争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解决制度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立,战争,给,美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何,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北美殖民地已有约60万黑人,他们大都生活在南部地区。随着独立战争的爆发,人权思想逐渐在美国流行起来,加上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烟草种植已变得无利可图,奴隶制在美国开始衰微。然而,19世纪初,在北部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候,美国南部兴起了棉花种植业,使已经衰落的奴隶制再度风行于南部地

  • 独立战争是谁领导的?独立战争是怎么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独立,战争,是,谁,领导,的,怎么,胜利,美国,

    美国宣布独立后,年轻的美国同英国之间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美国都无法同英国抗衡。1776年冬天是美国大陆军和华盛顿最艰难的时候,当时,大陆军在英军的打击下,连吃败仗。1776年8月底,华盛顿军队在长岛遭到沉重打击,9月,纽约失守。漫长的冬季也给缺少供给的大陆军带来了很多困难。

  • 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有哪些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有,哪些,原因,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1763年)以后,英国一反过去对北美殖民地的宽容态度,开始剥夺北美人民长期以来享有的一些自由,特别是经济活动上的自由,而且把新的压迫加在北美人民头上;殖民主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英国政府为了把战争中的财政亏损转嫁到殖民地人民身上,不仅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走私的制裁,而且

  • 北美殖民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英国统治了多长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北美,殖民地,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英国,统治,

    从17世纪初开始,英国步西班牙的后尘,开始在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至1733年为止,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纽约、新泽西、特拉华、新罕布什尔、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康涅狄格和罗得岛。英属北美殖民地上的居民大多是来自英国的移民。居民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