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八路军特别战术:令青蛙叫个不停以骚扰日军

八路军特别战术:令青蛙叫个不停以骚扰日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3/12/19 10:20:21

红缨枪是一种古老的武器,度一般在两米左右,枪身由白蜡树杆制成,铁制枪头末端的红缨可以阻止血顺杆流下,以防枪杆湿滑难以握持。被日军称为“长剑”的红缨枪显示了特有的威力。首先其长度可以保证在与日军步兵肉搏时保持一定的心理优势;其次,与双手持的大砍刀比,红缨枪不需要大幅度舞,更便于多人协同作战,也不需要高超的武艺,适合要由农民弟组成的八路军。但如果红缨枪的木杆被刺刀斩断,那么战士立刻就会陷入赤手空拳的境地。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我方的人数占优,日军相对较强的拼刺技术无从发挥。日军在白刃战时对红缨枪比较畏惧。1939年2月二次长生口战斗中,叶成焕的第772布下疑阵,在白刃战中大破敌军,并抓获了一名被红缨枪刺伤的日军俘虏。此人心有悸地供称:“你们的武器配备,长剑厉害。”红缨枪这种武器毕竟不能对付敌人的机枪火炮,所以八路军的装备逐渐得到改善后就淘汰了它。

1943年秋天,驻沁源县城的日军经出城抢老百姓收割的麦子。八路军武工队民兵为了保卫秋收,采用了“青蛙战术”。他们捕来许多青蛙,往青蛙嘴里塞辣椒面、胡椒面、芥末面,然后悄悄放到鬼子据点的壕沟里。这些青蛙辣得难受,“呱呱”地叫个不停,闹得鬼子们白天不得安宁,夜里睡不好觉,非常疲劳,无法外出抢粮。后来,鬼子下壕捉青蛙,把它们煮吃了,又来了抢粮的劲头。八路军武工队和民兵又生一计,在青蛙腿上拴上地雷引线。鬼子听到青蛙叫,以为美味又来了,纷纷下壕捉青蛙。谁知捉住青蛙一拉,地雷就轰隆爆炸了,把鬼子炸得血肉横。从此,鬼子再也不敢轻易惹“青蛙兵”了。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人民深挖地道,隐藏军用物资,掩护与疏散伤病员。日寇常常利用狼狗搜寻地道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群众想出一种制服狼狗的好办法,即用烟梗末拌辣椒面撒在洞口的周围。狼狗闻到这种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连打喷嚏,嗅觉失灵,只得耷拉着尾巴走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抗日战争民国八路军

更多文章

  • 湖南一理发店门联曾宣传抗日: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抗日战争,民国

    自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全民族抗战洪流席卷北国南疆,西陲东海,各行各业全民总动员,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抗日的怒潮。这一时期,各个商号的门联皆无不宣传抗日,出现了一大批既切合行业特点又紧扣抗战精神的楹联佳作。最有名的当数湖南湘乡一理发店门联: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铁匠铺联也很不错:百炼中

  • 国民抗日军曾在黑山扈击溃敌炮兵中队 击落敌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抗日战争,民国

    位于海淀百望山的“黑山扈战斗纪念园”于清明前夕正式开园。该园记录并再现了抗日军民在黑山扈浴血战斗的峥嵘岁月。这座纪念园位于百望山森林公园天摩沟腹地(当年战斗旧址采石场处)。纪念园占地六百多平方米,由碑文、纪念浮雕墙及雕塑三部分组成。碑文在岩壁上镌刻而成,上有杨成武将军为此次战

  • 卢沟桥事变主要人物?卢沟桥事变的守卫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

    在我国抗日战争的漫长道路中,开启这场全面抗战的无疑是十分着名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可以说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说起卢沟桥事变,很多人都会问卢沟桥事变还有别的名称吗,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其实卢沟桥事变又被人称为七七事变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对于七七事变,很多人也并不是很陌生的,但是对于

  • 抗日战争之:中国军血浴卢沟桥 整连仅4人生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

    29军老兵吴江平记得,7月28日这天,刚拂晓,30架日军飞机盘旋于南苑上空,弹坑累累,土柱冲天,硝烟弥漫。这是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的总攻。再次提起卢沟桥和南苑空袭,吴江平睁大深陷的双眼,情绪激动:“当年突围的时候,他们都死了,就倒在我旁边”。大刀队1937年7月7日下午,

  • 卢沟桥事变悬疑:日军从哪里来为何选在卢沟桥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民国

    说起卢沟桥事变,人们往往会对一个问题不大明白:日本军队不是呆在东北吗?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华北并没有沦陷,宛平卢沟桥一带怎么会有日本鬼子呢?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辛丑条约》说起。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诸列强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辛丑条约》。列强通过该条约,不

  • 卢沟桥事变解读:卢沟桥事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步平、北冈伸一等中、日学者自2006年起开展共同历史研究,成果于2014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中,读者可以从双方学者对同一问题的论述中了解历史。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方学者在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告前言中称,这场战争长达8年,

  • 抗战细节揭秘:日本短时间3次改变七七事变称谓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局部冲突,而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关键环节,是日本全面侵华政策的必然结果。日本为摆脱和转嫁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实施“开发满洲”五年计划的同时,把华北作为掠夺资源的目标,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ldqu

  • 老兵忆保卫卢沟桥:将来谈判的日军代表当场枪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金振中,原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〇旅二一九团三营营长。在1937年7月,金振中是保卫卢沟桥的直接指挥官。他立下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决心,誓死保卫卢沟桥与宛平城。何基沣将军称赞他为“真正抗日的中华民族英雄”。关于这场保卫卢沟桥的战斗,金振中有一段

  • 抗战日记:卢沟桥事变后群众仇日 肢解六名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杜并记述:“这时,广大人民群众仇恨日寇的情绪爆发了,一拥而前,肢解了那六名日寇。我们收工(当时杜所部官兵在铁道东侧修筑工事)回宿营地时,沿途树木上,有的挂着耳朵,有的挂着胳膊、手或脚。”2009年,着名抗战老兵采访者方军到富平采访29军老兵王自治,提到王指挥重机枪排,在泊头镇

  • 卢沟桥事变始末:日军早已处心积虑全面侵华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爆发前,日军主要人物在短短的二、三个月内先后到华进行了实地考察。同年6月中、下旬后两个星期内,在日参谋本部次长今井清率领下,日军在东北(满洲)进行了所谓的参谋旅行演习,现在看来,基本上可以看作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预演。来华考察的日本人一回国,就开始鼓吹中国尤其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