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苻坚淝水之战 史上最蹊跷的战败

苻坚淝水之战 史上最蹊跷的战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8 更新时间:2023/12/5 2:42:47

苻坚的部队集结在淝水西岸,和晋军隔河对峙。当时苻坚部队共有多少人,一直说法各异。苻融的军团共有三十万人(此处采用《资治通鉴》的记载,另有说法是二十五万),苻坚从项城又带来了八千骑兵。但是苻融派出过三万人的部队前往荆州,此外在洛涧又损失了一些兵马,并留下一些军队驻守寿春。如此一来,淝水岸边的前秦军队差不多应该有二十多万人。

这二十多万军队集结于一地,对将领的指挥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苻坚部队里云集了各族的军人,编制非复杂。秦军精锐必是氐人士卒,他们多半集中在苻融指挥的中军。此外大军中更有诸多汉人、鲜卑人、羌人、乌桓人,他们对“非我族类”的氐人帝国未必有多强烈的效忠心,多半还是“畏威而来”因为害怕官府,不得不上阵打仗。

种族上的纷杂必然会增加编制的复杂性,指挥起来也势必更加困难。光是语言就是一个问题:各族语言不同,也未必都会说汉语,苻融的命令很可能要先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才能下达。这二十多万人来自五花八门的种族,又多半没有受过正规训练,如今在淝水岸边挤作一团,即便神仙做他们的指挥官,只怕也很难调度自如。

双方沿淝水严阵以待,一时倒都没什么举动。这时,苻融收到谢玄写的一封信。谢玄出身于士族,笔下十分来得,信写得很是雅丽。他在信中说:“君悬军深入,置阵逼水,此持久之计,岂欲战者乎?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从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乎?”翻译过来就是说:“您孤军深入,在淝水边摆开阵势,难道您还要打持久战吗?那多不好。如果您肯稍微往后退一下军,腾出点地方,让小的们好好打一架。咱们悠然观战,岂不美哉?”

谢玄的打算是尽快决战。按照计划,他将率领八千精锐部队渡河作战,如果形势顺利,后续主力就渡河发动大规模后续攻击。如果失利,也可以有主力做接应。

对谢玄的要求,前秦领导层有很大的分歧,大家多半认为这里有问题,应该严词拒绝。但是,苻坚和苻融认为,等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让骑兵他们发起冲锋,哪有不大获全胜的道理?因此,苻坚下令军队后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淝水之战南北朝苻坚前秦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最后结局如何?淝水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淝水之战,南北朝,苻坚,前秦

    谢安派出的将领胡彬,率领水军沿着淮河向寿阳进发。在路上,他得知寿阳已经被前秦的前锋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扎下营来,等待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占领寿阳以后,又派部将梁成率领五万人马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胡彬水军的后路。晋军被围困起来,军粮一天天少下去,情况十分危急

  • 揭秘: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十大战争奇迹!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淝水之战,南北朝,苻坚,前秦,牧野之战,巨鹿之战

    第十位:关羽白马坡之战在三国时期中原争夺的最高潮上演了这么一个传奇,曹操以500兵和众老百姓面对袁绍的数千部队的一次奇袭。名将关羽于乱军中斩杀敌军主将颜良之首。其双方兵力对比之大,对双方战局影响之大是古代战争史很少有的。关羽斩杀颜良直接遏制了袁绍军对中原地区的袭击,并为后来的官渡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揭秘:淝水之战的知名度为何总低于赤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淝水之战,南北朝,苻坚,前秦,赤壁之战

    魏晋时期,有四场着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和淝水之战。这四场着名战役共同特点是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后,曹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后,南北对峙;夷陵之战后,三分天下局面而成;淝水之战后,苻坚垮台,一统天下的美梦化为烟云,东晋王朝苟延残喘。这四场战役,毫无疑问赤壁之战的知名度最高,相信很多朋友只

  • 揭秘:淝水之战中弱小的晋国为何能取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淝水之战,南北朝,苻坚,东晋,前秦

    东晋是弹丸小国,当时的兵力可支配的才有八万人,国土面积仅仅拥有江南半壁江山,不仅和大汉朝没法相比,连和西晋也无法相提并论。毕竟西晋时期开始时长安、洛阳都是自己的大都市,可是西晋对外连年打败仗,而弱小的东晋却在肥水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兴师来犯的九十万大军的前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江湖认为,不妨拿东晋和西

  • 一帮小青年引发的以弱胜强的战争:赤壁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赤壁之战,三国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这场生死大战有啥玄乎的呢?历史记载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年秋天,曹操(155年220年)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182年-252年)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

  • 揭秘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赤壁之战,诸葛亮,三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把诸葛亮的智谋塑造得很完美,这个故事至今也仍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诸葛亮借东风表示出了怀疑,风真的可以“借”吗?诸葛亮是如何“借”东风的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兵南征孙权,十月

  • 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周瑜打黄盖是子虚乌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之战,周瑜,三国

    以五万抵抗七万兵力,人们普遍认为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说八十万,那是虚数。古今史学界无一认同此数。曹操南征荆州时,从十五六万北方军人中抽调出步兵八万人、骑兵一万余人,但调集来南征的军队没有全部都参战。旱路运输限制了出战的兵

  • 揭秘赤壁之战攻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壁之战,三国,战争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你了解吗?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其实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其开始是由于曹操南下引起的,这使当时的战场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在长江一带,有历史名人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首先,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迫于曹操兵力而选择了逃走,这一逃便逃出了与孙权的

  • 赤壁之战的攻略 赤壁之战结果如何谁战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赤壁之战,三国,战争

    在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孙家、刘家、曹家这三国呈现鼎立的局面。在当时的那个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并且还有数不胜数的战役,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三大战役”之一的赤壁之战,而关于赤壁之战,有多少人了解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赤壁之战吧!赤壁之战,是曹操为了自己可以完成

  • 赤壁之战:诸葛亮与周瑜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三国,战争,诸葛亮,周瑜

    赤壁之战是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军的一次决战。话说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欲先灭掉刘表,再顺着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