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洺水之战中,李世民为什么胜的那么艰难?

洺水之战中,李世民为什么胜的那么艰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63 更新时间:2024/1/19 15:30:11

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正月至三月,秦王李世民在洺水流域与刘黑闼军进行了一场恶战,后世称之为“洺水之战”,此战中李世民胜的十分艰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黑闼的崛起对大唐来说是一个意外,武德四年(621)六月,李世民一战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两大主力,中原基本扫平,天下大定。被册封为“天策上将”的李世民已经开文学馆,召集“秦王府十八学士”,开始研究治国理政之策。而刘黑闼却在河北闹出了巨大的动静,无奈之下,“天策上将”又一次披挂上阵。

刘黑闼是窦建德的部下,此人以攻占勇猛著称,颇受器重。窦建德被斩后,部下众将共推刘黑闼为主,打起夏王旗帜再次起兵。

起义军势头很猛,不到半年的时年内便连续击败大唐淮南王李神通、李艺(罗艺)、李世勣,并俘虏了薛万钧、李玄通等将领,全面收复了窦建德所建大夏王朝的所有领土,并自称为“汉东王”。

李渊此时犯了两个错误:其一,认为刘黑闼掀不起多大浪,靠李神通等人与地方部队完全可以将其制服;其二,主观上不愿用老二李世民,因为他的功劳太大了,对太子甚至自己的地位都构成了威胁。

直到刘黑闼势力壮大,接连击败大唐名将,李渊实在束手无策时,才决定启用李世民,同时派老四李元吉为副帅作为牵制。

得知李世民亲自出马,刘黑闼比较识相,放弃了部分城市,全面收缩到首府洺州,凭借洺水防御李世民。两军隔河对峙,正当李世民苦思破敌之策时,一则战报指明了战役的方向,洺水县人李去惑发动暴乱,占据洺水县投靠大唐。

李世民顿时消除了疑惑,因为洺水县位处洺州与河北后方连接的咽喉,无论刘黑闼获取粮草,还是想要逃跑都必须经过这里。于是,派大将王君阔占领洺水县。此后,这场惨烈的大战便围绕一个小小的洺水县展开。

刘黑闼当然知道洺水的重要性,派出大军连续攻打洺水,李世民派出秦叔宝、李世勣等人支援王君阔,但洺水县与唐军隔着洺水,但与刘黑闼却近在咫尺,王君阔渐不能支。而勇将罗成(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替换王君阔,刘黑闼昼夜攻城,罗成虽然勇猛但也没能抵挡,被刘黑闼俘虏,毫不屈服而被斩首,时年二十岁,实在令人惋惜!

双方围绕洺水县进行了六个月的拉锯战,死伤无数,但没有让一粒粮食进入洺州,刘黑闼已经穷途末路。鉴于他的勇猛,李世民只能出下策,待刘黑闼最后一搏时掘开了洺水,虽然淹死敌军不计其数,但自己的部队与百姓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与其说是胜利,不如说是两败俱伤,而失败的刘黑闼逃窜到了突厥避难。

李世民骁勇善战,为何洺水对战刘黑闼却如此艰难?还搭上罗成的命呢?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政策不对路战争便会无穷无尽,此战诠释了这个道理。

首先,唐朝的政策出了问题,窦建德被俘后,在长安闹市被斩,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也被李世民斩首,使窦建德的部下心有余悸。而且,唐朝在原窦建德统治的区域内,大肆搜捕窦建德的心腹大将,搜刮他们的金银财宝,对这些人没有拉拢安抚,反而施加暴力,激化了矛盾。众将走投无路才被迫起兵反抗。

其次,窦建德为政清廉,始终保持着农民勤俭朴实的作风,统治区域内人民都怀念他的仁政。而唐军到来后,施行严刑峻法,人民十分不安。刘黑闼起兵后,便自发自觉地支持他。民心所向,才使刘黑闼短期内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从隋末开始,混战多年,人民饱经战乱,一心思安,只有顺应这个潮流才能天下大治。可以说,李世民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只是从军事上打败了刘黑闼,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造成刘黑闼很快便又死灰复燃。

而太子李建成主动请缨,再次平定刘黑闼的过程中,名臣魏征显示出高超的政治才华,溃破了这一天机。施行了缓和的政策,使人民安心生产,争取了民心。对窦建德旧部施行了宽大政策,软硬兼施,分化瓦解。几乎兵不血刃就打败刘黑闼,并将其斩首示众。

可见,上级正确的决策可使事半功倍,而错误的决定使得事倍功半。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古代重骑兵被称为战场上的陆军之王,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重骑兵,晋朝,历史解密

    重骑兵在我国封建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往往是否有一支优秀的重骑兵部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但是在封建社会养一匹马是需要大量的金钱的,并且在战场上马匹也会大量的损失。但是很多朝代和国家还是不遗余力建设重骑兵部队,那么花费大量的金钱维持的骑兵部队究竟有多强?可以带来多少的价值?重骑兵是封建时代的陆军

  • 项羽要煮刘邦的父亲,如果真煮了刘邦敢喝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刘邦,刘邦,野史秘闻

    我想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项羽感到陌生吧,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较多的记载,生于如此的乱世当中,凭借着自身出众的才能,也获取了显赫的功绩与声望。但是可惜最终在与刘邦的对峙当中,不幸落败,一代英雄就此落幕。我想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人,应该都不会对项、刘二人之间的纷争与矛盾感到陌生吧,二人生

  • 历史上朱元璋起兵之后为何没像李渊第二年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明朝,风云人物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

  • 谈起中国历史,哪三个短命王朝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谈起中国历史,第一可能就要谈到汉朝、唐朝、宋朝,这三个朝代历时悠久,汉朝四百年,唐朝二百九十年,两宋三百二十年,从政治经济上确实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但其实中国历史的塑造者并不是这些帝国,而是一些短命王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秦朝秦朝总共只有十五年,干了两届,但上的全是

  • 在睢阳之战这次战争中,唐朝又是如何保全了自身?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此战史称睢阳之战又称睢阳保卫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睢阳之战主要是以张巡为首的唐军与以尹子奇为首的叛军之间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张巡斗智斗勇,凭借高超的战术手段和高尚的品格节操以约7000士

  • 虢国只是一个小国,为何却能牵制强大的晋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虢国,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晋国想南下扩张,却被周天子身边的一个小国却压制近百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西周分封时,晋国最早位于山西西南部翼城县,不过方圆百里。晋国国君武侯迁都到绛。西周时期,晋国向外扩张,这时还只是晋南一个较大国家。晋文侯西周覆灭之际,晋文侯姬仇及时投靠周平王,借机会吞并了杨国(山西洪

  • 宋太祖为什么要把昭庆公主嫁给已婚男子?驸马王承衍有什么特别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王承衍,野史秘闻

    一国公主,皇帝之女,身份贵重,金枝玉叶,似乎理所当然的要享受到比寻常女子更好的生活,嫁给最如意的郎君。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有公主日子过得比贵女还要惨的。其中代表,就是清朝的公主,百分之八十和亲蒙古,百分之六十红颜早逝。除了清朝之外,历史上各国都有因为政治利益,而牺牲了自己婚姻的公主。本文的昭庆

  • 成妃生下一残疾皇子,苦熬四十年封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妃,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皇帝纳选妃嫔的主要途径是选秀女,分八旗选秀和宫女选秀,其中,宫女选秀中能够成为皇帝妃嫔的难度系数要大得多,不过,几乎每位皇帝的后宫中都会有一些宫女出身的妃嫔,比如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便是宫女出身,本文笔者要讲的是康熙后宫中另外一位宫女出身的妃子,她就是成妃。成妃戴佳氏祖上在清初便跟随八旗

  • 在《孙子算经》中,有怎样一道算术题被称为“韩信点兵”?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点兵,《孙子算经》,文史百科

    淮安民间传说着一则故事——“韩信点兵”,其次有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信带1500名兵士打仗,战死四五百人,站3人一排,多出2人;站5人一排,多出4人;站7人一排,多出3人。韩信很快说出人数:1004。算术题目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

  • 捕鱼儿海之役是怎么回事?北元小朝廷的覆灭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捕鱼儿海之役,北元贵族遭到的最大失败,北元小朝廷的覆灭之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在建国之前,朱元璋就已经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同年秋,北伐大军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市),元顺帝仓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