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有什么分歧?

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有什么分歧?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4/3/4 10:02:0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军事将领可以说是群星闪耀,而在装甲部队的运用上首推的三位将领就是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这三位也是二战德国三大名将。这三个人组成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三驾马车。而比起隆美尔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由于屡次与希特勒产生军事问题上的冲突,导致古德里安在对苏战争开始没多久就“休假”了,后来即使是重新用古德里安也只是整改装甲部队的“杂事”罢了。

这三个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互相之间也是惺惺相惜。古德里安认为隆美尔年轻有为头脑灵活的少壮军官,隆美尔认为古德里安是德国装甲部队的缔造者,是装甲战理论伟大的研究者。作为古德里安经的上级,隆美尔在从北非战场返回德国的时候,希特勒推荐古德里安为北非德军的总指挥。

但是在一个决定德国命运的问题上,两人爆发了不可调节的冲突,从军事问题的探讨到人身攻击的吵架,原本的友谊也因此破裂,后来隆美尔英年早逝,二人也再无机会重新缔造友谊。

强化“大西洋壁垒”,阻挡西方盟军的攻击

1944年,东面的苏联红军彻底扭转了颓势进行反攻,德军的东面战线逐渐后退。而此时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都进入了好转,日本在太平洋上已经失去了优势被美军压制,中国军队得到了同盟国的援助开始向日军反击。而在欧洲大陆上,英美法西方盟军早已经准备计划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使德国两面受敌并最终大败德国。

希特勒很清楚德国两面作战的危险情况,于是在1942年七月就开始建造“大西洋壁垒”——一个从北冰洋到西班牙的水泥长城,全长2700公里只用了不到一年建成,结果使得这条“长城”几乎没有多少防御作用,90万人分布在2700公里的防线上,而且只有重要地区才有重炮火力配置,大部分地方只是几个碉堡和几百个地雷组成的防御,只能应付小规模登陆,而几十万人的大规模登陆战争是完全无力抵抗的。

所以,在东线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希特勒更担心盟军从西边登陆,于是抽调了一些部队驻守在大西洋壁垒的后面,准备再盟军进攻大西洋壁垒的时候加入战斗防止盟军登陆。

也就是对这些部队的使用问题上,德军将领们有不同的方法,而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也是对此产生了冲突。

是“登陆作战”还是“陆地作战”,各持己见爆发争论

在当时的古德里安看来,装甲部队应该放在陆地纵深处,西方盟军占有绝对的海上优势和空军优势,如果在盟军登陆的时候进攻盟军,战场就会处于海滩和近海位置,盟军可以利用空军优势和海军优势把德国的装甲部队迅速消灭,结果是毁灭性的,必须把预备装甲力量放在陆地上等待盟军登陆进入陆地深处后再发起进攻。与古德里安持同一想法的还有元帅龙德施泰特。

但是隆美尔认为,盟军最脆弱的时候就是刚登陆的时候,如果能迅速击败盟军的话还好说,如果盟军一旦登陆完成站稳了脚跟,就会有无数盟军源源不断地从海上登陆,那么西线的少量德军完全无力阻挡大规模盟军的进攻,从而使得西线崩溃。

这两种方案看起来都对,但是只能按照一种方案实施,于是古德里安希望说服隆美尔按照他的想法进行防御,前去和隆美尔谈论。但是双方都是各持己见完全无法说服对方,可能是谈论得越来越激烈,后来两个人开始争吵,隆美尔直接说古德里安是“跟东线俄国人打仗的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古德里安可是敢和希特勒唱反调的硬骨头,遇到了来自隆美尔的人身攻击,古德里安直接拂袖而去从此再无往来。

连最后的诺曼底登陆,都没能证明谁是对的

诺曼底登陆的时候,隆美尔立刻按照计划向海滩的盟军进攻,结果果然如古德里安所说,盟军用舰炮和飞机摧毁了大部分的装甲部队,剩的坦克就是杯水车薪。后来,德军在法国北部与盟军激战,果然像隆美尔说的一样,大量的盟军源源不断登陆,德军根本无力抵抗西线的崩溃。

他们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错的是德国穷兵黩武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击,错的是希特勒丧心病狂发动的世界大战把德国和世界拖进了毁灭的深渊。

隆美尔因为“刺杀希特勒”的问题而死在自己人手上,古德里安向盟军投降后在西德度过了自己的余生。战争让天才崛起,也让天才们毁灭。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支援?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长平之战作为赵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对于赵国甚至对于整个战国时期的局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长平之战期间,赵国面对强悍的秦国,可以说是苦苦支撑,但是同为抗秦联盟里面的齐国却对此视若无睹,齐国为什么会这样做?毕竟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秦国,赵国失败对齐国来说可以说是每有一点好处,那为什么齐国还不去支援赵

  • 东征,南征,西征,为何到了北边就成了“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东征、西征、南征和被罚在意义上是不同的,虽然说我们经常对向北方发起的战争叫做北伐,但是并不代表着北征不存在的。相反在记载中使用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在常见的历史故事中采用北征的比较多,二者的区分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征”的含义“征者,上伐

  • 希特勒是如何征兵的?为何仅仅3年时间就扩充了8倍之多?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当时德国的军队仅仅只有10万人,而3年后的1936年,德国就已经组建起了14个装备齐全的集团军,军队最人数高达80万,而且拥有坦克超过1500辆,飞机4000多架,海军方面舰艇的吨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等国眼皮底下疯狂扩充军备且成绩斐然的呢?众所

  • 中东战争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为何前后打了5次还没打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中东战争,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一般都是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前后5次大规模的战争,这5次分别是1948年-1949年;第二次:1956年;第三次:1967年;第四次:1973年;第五次:1982年。直到今日,中东地区的小摩擦依然不断。应该说,中东地区的矛盾很多,战争起因也是各种各样,

  • 德国投降是哪一年哪一天?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如今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70多年了,但是当年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却仍然影响着多个国家,仍然是让人不断的进行反思。在二战德军投降的时候,其实德军还有着300万的左右的兵力,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继续战斗,拼死一搏呢?下面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300万兵力,还有拼死一战的能力

  • 第一位使用毒刺机枪的是谁?是谁创造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TonyStein,说起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的陌生,他是奥地利犹太移民到美国的后代,192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42年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师第1伞兵旅第3伞兵营,成为新成立的精锐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的一员。太平洋战场的战争环境特点导致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并无

  • 英西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们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当中有着这样的描述,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英国成为了海上的霸主,其实对于这种描述,小编是不赞同的。因为根据历史史料的记载,英西战争最终是以共同停战为结局的,并没有什么谁把谁击败了的说法。若真的要论哪个损失更严重,反而英国要损失的更多一些。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

  • 希姆莱与他的十二骑士有着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1933年,陪同希特勒一起全国巡回视察希姆莱来到了施瓦伦贝格镇,而希姆莱瞬间就被这座小镇给吸引了,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镇子附近的维威尔斯城堡是一见钟情。当时这座城堡是小镇的一座文化中心,有着一个小小的地方博物馆,还有青年旅社,可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所以当时希姆莱与当地的镇政府协商购买这

  • 希特勒对亚裔和非裔的态度如何?有遭到迫害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行为,其实对全世界的人们都是一种伤害,其中受伤最严重的就是犹太人。除此之外,当时的黄种人和黑种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之所以为这样,就是因为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根深蒂固,认为世界上只有日耳曼人是优秀的基因,其他的都是劣等民族。希特勒的“优胜劣汰”

  • 古希腊人是如何建造城墙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希腊人的城墙就已经开始依着地形开始建造了,利用着得天独厚的天然防御物,比如陡坡,悬崖等等,城墙部分则通常开有突击口。较早时期的土坯或卵石砌成的墙被更坚固的规整矩形石块或多角石块建成的墙取代,但土坯可能仍用于建筑防御城墙。突出于城墙的塔楼也开始出现。尽管延伸到城墙外的阵地工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