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金刚川战役人桥是怎么回事?

金刚川战役人桥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6 5:59:37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机美国总统杜鲁门遍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驻扎在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韩国提供援助。27日,美国第七舰队狂妄的驶入中国海域,彻底将中国人民所激怒。同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TW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于北京,并于13日抽调25.5万人远赴边疆组成东北边防军。10月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枉顾周恩来总理的警告,指挥美军越过北纬38°线,同月19日公然宣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晚,彭德怀率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远征朝鲜战场,揭开了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战火纷飞时代的洪流下,有着许多虽然琐碎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小事情,电影《金刚川》讲述的,就是其中一段修桥的故事。

1、“我也希望能有飞机护着我们”

故事的时间节点定位于1953年7月12日,抗美援朝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之前。

为了给前线增添补给的人员和物资,士兵们要横渡金刚川抵达金城。

影片一开始,步兵小胡看着飞来飞去的美军战机,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句,“我也希望能有飞机护着我们。”

彼时话语间流露出的,是一丝不为人觉的艳羡。

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战略物资的匮乏是无法避免的现实,影片中与美国的轰炸机对峙的,是高射炮,而这唯有的两台M1939式高射炮,是来自于苏联的支援。

张译饰演的陕西士兵张飞排长,与吴京饰演的北京士兵关磊班长,就是两个高射炮的操作手。

金刚川上的木桥被美军轰炸了一次又一次,工兵不停地在修桥,而高射炮炮兵的作用就是打掉美军的飞机,保障全员安稳过桥。

远远地,他们望着来回巡逻的美方战机,忽而隐藏忽而冲到面前,调好位置的时候,却是一句无奈的“超出射距。”

“轰炸机飞得高打不着,侦察机飞得快打不着。”这是片中炮兵的感叹,也是历史真实的还原。

彼时的美国,拥有的是B26轰炸机以及更大一些的B29轰炸机和F-4U战斗机,他们不停地轰炸着木桥,无数志愿军命丧火海。

我们的炮兵们急切想要将这些傲然凌空的家伙们打下来,却还要每天数着那些越来越少的炮弹,掂量着怎样用才能达到最大效果。

“班长,那是我们的喀秋莎吧。”看着一连串的火光帮着自己,小胡话语中都是骄傲。这座来自苏联的拥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射击16发火箭弹的火箭炮,是中国志愿军最大的底气与自豪。

从影片中流露出的这些细节,不难看出那个时代的一份屈辱感,我们羡慕别人的飞机大炮,拼尽全力想将它们击落,却总是不能得偿所愿。

反观如今我们人人引以为傲的“东风快递”,再对照那个时代的落后,一股悲壮之感油然而生。

2、“想要守住桥,就要付出代价”

在《金刚川》中,一共有三个拍摄视角,其中一个是从美军的角度出发。

眼中带着蔑视的美国大兵,一边喝着酒一边驾驶战斗机,愚弄般地一次又一次在木桥上投下炸弹。

但是看着这座不断重建的木桥,他带着一股天然的傲慢,迸发出心中的怒吼,“想要守住桥,就要付出代价!”

与他同样驾驶轰炸机的同僚不断发来讯号,诉说着自己有多想结束战争回家,不想再继续无意义的挣扎。

而底下那座被损毁一次又一次的木桥,依旧还在重建。

多年之后的现在,曾参加过这场战争的美军在电影中露出怯懦,“在那之后,我们都不敢坐飞机了,可谁又知道,曾经我们都是空军的飞行员呢?”

但我们的老志愿军们,却徜徉在满足之中,“为老百姓的好日子,值了!”

在这场战役之中,美军仗着自己有用不尽的炸弹、先进的军舰战斗机,狂妄地想染指我国领土。

然而现实却是在短暂的美国历史上,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成了第一个没有在战胜国条约签字的将军。

回归电影之中,驾驶轰炸机的美国大兵,一边惊讶于木桥的重建速度,一边丢下炸弹,“桥在,就是我们的地狱!”

眼看着桥梁又一次被炸毁,心仪的话务员牺牲,自己亲密战友老高倒下,四川来的步兵刘浩举着枪指向天空绝望地射击,希望能将那架飞机打穿,然而这种以卵击石的举措,只能衍生出“蚂蚁撼大树”般的无力感。

尽管是肉身之躯,尽管前方是瞬间炸裂的炮弹,刘浩依旧心无畏惧,因为在这片战场上,没有一个志愿军想过能活着回去,冲锋陷阵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他们放在心头的目标。

老高倒下的刹那,说了一句直击灵魂的话,“别管我,去修桥。”

修好这座桥,渡过这条江,抵达主战场赢得胜利,才能给人民带来祥和与美好的未来。

3、“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联合国军第一任总司令麦克阿瑟,在抵达朝鲜边境的时候曾扬言,“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

而这个骄傲自大的美国将领,在中印交火之后,却说出这样一句话,“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让他品尝到这其中苦涩道理的,正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

《金刚川》中有一个眼睛被炮弹灼伤的老兵,回顾自己在这场战争之中的经历,满是幸福地感叹,“眼睛灼伤了,这一仗打赢了,带来的就是老百姓的安宁!”

中国志愿军,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

炮兵排长张飞所在的一号炮位,为了保护我军过桥已然暴露,他的师父、班长关磊强烈要求跟他换位置,理由是他打的太“窝囊”。

轰炸机来袭之时,关磊打空了炮弹,举起手枪挺身而出射向了空中的飞机,与此同时停滞不前的,还有他那年轻的生命。

隐藏炮位的张飞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战友,在坟前给他插上一支香烟,随即替代了关磊的位置,用火点亮周遭成为敌军目标,掩护大军过桥。

轰鸣四起、炮火纷飞,周遭不知是谁的一个个尸身,挣扎着爬起来的张飞割断自己的腿,拄着拐爬上了高射炮操作台,对着美军轰炸机,发射出最后一枚炮弹。

火光燃起,坐在高射炮上的他唱了一句老关最爱的“长坂坡上救赵云”,暗自叨念,“老关,咱们打中了”,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此时的金刚川内,为了让大部队赶在既定时间内过桥,战士们搭起了一座“人桥”,头顶木板脚踏江河,炸弹落于身旁视若无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

坚持让所有人都过了桥,坚持让部队奔赴前方战场,坚持让胜利属于祖国,坚持让人民过上安稳的日子。

抗美援朝的胜利,并不仅仅属于国家,更属于290万中国志愿军,是他们用血肉,筑起了我们新的长城。

4、结语:

“他们似乎不怕死。”美国的朝鲜战争老兵比尔·尼莫,这样评价中国志愿军。

在美国高精尖武器的压迫之下,中国的士兵迎着漫天炮火前行,一个人倒下了,又有一个人扑上去,他们心中揣着的,是祖国与人民。

“你们不是神,却创造了神迹。”这是影片中美国士兵的一句感叹,也是历史真实存在的真相。

不管是多强劲的对手,不管是多高级的装备,都不能吓到中国的志愿军,哪怕用血肉堵着枪口,也要迎难而上。

21岁的黄继光,在抗美援朝上甘岭一役中,用身体挡住了敌方的地堡枪眼,为后续部队的前行献出了生命。

《金刚川》中的关磊、张飞、刘浩、老高等小人物的演绎,恰似一个又一个如黄继光平凡的战士,为战争的胜利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2014年3月27日,437位志愿军的遗骨回到了家乡,此后的六年之中,我国共迎回了716位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英魂。

然而在这场战争之中,中国志愿军是死亡人数,是18万人。

愿英灵于天上安息,也愿他们守望中华大地,知人民安康、祖国昌盛。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行李日之战对阿拉伯国家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随着公元7世纪-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横空出世,穆斯林的征服者们很快就讲半个亚洲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但是在一些比较偏远,非核心的地区,还是会遭到本土势力的强烈抵抗,这其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于高加索山脉已被的部落,还有更多盘踞在东方游牧区的突骑施汗国。两者为争夺富庶的河中与费若干年盆地,曾多次爆发大规模冲突,

  • 蒙古人征服莫斯科是怎么做到的?为何希特勒跟拿破仑不行?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在军事历史当中,莫斯科的存在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巨坑,不论是实力多么强劲的军队来攻打莫斯科,最终都是会落到个惨败的下场。在历史上诸多兵败莫斯科的案例当中,最为著名的就要属拿破仑和希特勒了,他们麾下的军队在当年那个时代绝对是称得上无出其右,但灰飞烟灭的结局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莫斯科是不是真的不可征服?不过我们

  • 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发动坦克攻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了近期过去大家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了,根据最新的情况显示,阿塞拜疆军方对纳卡地区发动了一次坦克攻击。2020年10月19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相表示,阿塞拜疆在18日的时候试图对纳卡南部地区发起坦克攻击,但最终“被击退数公里”。那么

  • 阿塞拜疆射杀亚美尼亚老年战俘是怎么回事?这对两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关于纳卡地区的冲突可以说已经是进入到了非常危险,难以停止的阶段了。早在10月9日俄罗斯曾经斡旋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外长级的会晤,虽然双方愿意回到谈判解决纳卡地区矛盾的谈判桌上,并且同意从10月10日12点开始停火,但是这个纳卡停火协议在维持5分钟后就沦为废纸一张。如今纳卡已经再次

  • 二战最大炸弹拆除时爆炸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2020年10月13日,在波兰境内发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一颗炸弹,这颗炸弹交给了波兰海军进行拆除处理,但是意外的是在远程操作的时候突然爆炸。炸弹爆炸的瞬间激起了运河数米高的水花,周边的小镇都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炸弹爆炸时所带来的强烈震感。这枚炸弹被发现时位于当地运河水底,索性意外爆炸时没

  • 二战身高最高的人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网友都有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萌身高差的历史照片了,一位身材超乎寻常高大的德国士兵在头像的时候接受一位身材矮小的盟军士兵搜身,后者的头部只及前者的胸部,两人悬殊的身高差距营造出令人捧腹的喜剧效果,成就了这场残酷战争中最具喜感的瞬间之一。照片中的德国兵名叫雅各布·纳肯,身高达2.21米,是当时世

  • 哥萨克骑兵战斗力如何?真的很强大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枭雄拿破仑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的军队里拥有哥萨克骑兵,那么我将用他们席卷这个世界。”一说起哥萨克人,熟悉历史的读者可能都会想起那些服务于沙皇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在俄国的战争史上,人们无法回避哥萨克骑兵的存在,他们是俄国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之一。在拿破仑远征俄国期间,这位著名的指

  • 为什么二战时,美国没有把两颗原子弹投在东京?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很多人都知道,二战时期,美国向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可以说是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而关于这两颗原子弹的争议至今也没有停止过,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会选择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地方投放,为何不选择东京呢?美国没有选择投放在东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真的投在了东京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 希特勒自杀,为何苏联不承认?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的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已经很清楚的意识到德国已经无力回天了,而自己的后果也将是非常悲惨的,甚至会连累整个德国都无比悲惨。因此他在总理府后花园与自己的情人爱娃结婚,然后两人一起饮弹自杀在后花园,死前将德国这个烂摊子交给了邓尼茨。最终希特勒两人的尸体被德

  • 希特勒为何一定要自杀?为何天皇逃脱审判?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了解二战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就是墨索里尼被乱枪打死,希特勒自杀,日本天皇逃脱了审判。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墨索里尼被打死理所应当,但是希特勒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杀呢?可有意思的是天皇居然还逃脱了审判,那么这是为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特勒为什么非要自杀?1、希特勒手里没有筹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