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战时期的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付出了什么代价?

抗战时期的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付出了什么代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68 更新时间:2024/1/19 14:04:40

说起中印公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了。1943年,在史迪威的组织和策划下,中印公路开始动工。最开始担任修路任务的是中过驻印军工兵第十团以及美国的两个工兵团。当时施工时的重型机械设备非的少,主要就是依靠着铁锹、搞头、斧头等这些简单的工具。所以,筑路进展缓慢,在最初的十个月中仅筑成公路六十八公里。

后来,美国从国内增派了机械化工程兵部队,带来了开山机、平路机、打石机、排水机、起重机等现代化的重型筑路设备,使筑路效率大增。施工人员亦有增加,除我国藏民、印度和缅甸民工外,正规部队计有中国驻印军工兵第十团、第十二团,美国工兵第四十五团、第三三〇二团以及第八四九二二航空工程营,总计七千多人。

修筑中印公路的第一期工程是由雷多至新背洋,长约一百九十公里。中印公路全线起自印度的雷多经密支那、八莫、保山到昆明止。由雷多经新背洋和野人山的胡康、孟拱两河谷到密支那一段,长约五百公里,几乎全是绝少人烟的原始森林河谷地带。雷多是印度的一个镇,通火车,不远处的汀江有飞机场,是屯兵之地。我们在兰姆伽训练中心接受六个月的整训后,从兰姆伽乘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来到雷多集结,然后从雷多开赴野人山中同日寇作战。

雷多基地的瓦房不多,容纳不了成千上万的中国驻印军将士。因此,营、团、师指挥部须住帐篷,连以下官兵只能住一种特别的蚊帐。这种蚊帐的底部是一块两平方米的防潮帆布,四角系有绳子,上边是蚊帐。使用时,将绳子系在两根树杈之间,高悬地面,然后放下蚊帐,身上再涂抹上防虫油,就可放心休息了。当年,漫山遍野的树上,满目皆是蚊帐,一眼望去,犹如无数叶小帆船游弋于洋大海之中。这种蚊帐是英国为中国驻印军研制的,非常适合热带丛林作战,使我们减少了因蚊虫叮咬、引发疟疾的非战斗减员。

修筑中印公路处处荆棘,困难重重。因为这条路所经过的地区,当时还在日军"丛林作战之"第十八师团的占领之下。中国驻印军在这地形复杂崎岖的山地里,既要与大自然搏斗,又要同顽强的敌人战斗。所以,中印公路的建设必然伴随着频繁的军事活动。一边打仗,一边修路,往往要披荆斩棘先开路,军队才能通过前进,军队前进,又紧跟着修路。修路与战斗是同步进行的。

日军为了达到破坏我修筑中印公路的目的,命令第十八师团对我军进行顽强阻击和疯狂骚扰,频频我发动攻击。掩护筑路最初阶段,防守印度边境卡拉卡、唐家家一带千人英军,被日军第十八师团猛袭支持不住,向后败退,情况异常紧急。史迪威即令新三十八师陈鸣人团以徒步行军星夜前往接替防务,并击退了敌人的攻势,消灭敌兵二百余人,为修筑中印公路举行了一个"奠基礼"。董铎生前曾珍藏一份《卡拉卡——唐家家战斗战报》,对此战有如下报道——

"我先遣部队为援救英军并阻止敌妨害我筑路计划进行,不畏艰险,于3月9日由雷多出发深入野人山,跋山涉水,宿露餐风,在阴雨泥泞中兼程前进,于11日抵达卡拉卡、唐家家一线,当即向追击英军之敌猛烈反攻,敌人被我击退。后即以第一营进占唐家家而占领之,英军得以安全后撤。尔后卡拉卡、唐家家各地区之防务,即由我军担任之。3月31日,敌仍企图贯彻妨害我筑路计划,以兵力约千余,分两股同时向我卡拉卡、唐家家各阵地猛攻,经半月之战斗,敌伤亡约二百余,以目的难达,乃不敢再逞。尔后虽时有扰乱,但进展毫无……"

谈到日军对我修筑中印公路的扰乱,有两件所闻使王建至今难忘:一件事是修筑中印公路最初阶段,新三十八师曾派出一个加强连作为先头连深入野人山无名高地,掩护筑路。几天后,日军派出一个大队(营)的兵力将这个加强连团团包围,达四十余天。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水就是生命,水就是胜利。士兵们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喝水问题,终于想出了办法。他们在阵地四周,把树藤砍断成斜形,在藤的断面中心钻一个小孔,倒置在用帆布制成的包包内,水就一滴一滴地滴下来了。一根小臂粗的树藤,一天可滴下三斤左右的清水,解决了生死存亡的关键难题。战后,一个日本俘虏兵惊奇中国兵的智慧。原来,日军以为中国兵是带有美国高技术饮料,才得以坚持这许多天的。连史迪威也称赞说:这是热带丛林作战的一个创举!

另外一件事:在原始森林中作战是一种特殊的战斗,茫茫林海中寸步难行,全靠每人一把砍刀开路。西安军校的一位叫贾天翔的校友走进山凹丛林里,不慎砍了一个狼窝。当时,狼窝里有几只狼羔儿,近处的母狼发现了贾天翔,它先是把嘴插进地里嚎叫,然后凶猛地扑向贾天翔。当附近的士兵听到贾天翔的惨叫声,赶来营救时,一幕惨剧出现在眼前:只见几只大灰狼有的在撕咬他的大腿,有的在撕咬他的肩膀,有的在撕咬他的后背……大伙不敢开枪,纷纷举起砍刀向狼群扑去。一场人兽大战,那几只大灰狼虽然都被砍死了,但是贾天翔也被狼群咬得浑身是血,奄奄一息。后来,虽经抢救终因流血过多,伤势严重,永远闭上了眼睛。这两个例证说明中国驻印军在打通中印公路期间,所遭到的困难是等巨大。

当时,有很多人对修筑中印公路,收复缅北信心不足。曾有一位英军军官问新三十八师政治部副主任孙克刚:"你对中国军收复缅北的前途如何预测?"孙主任反问他一句:"你的预测呢?"这位英军军官摇着头说:"我想,中国军最多打到新背洋(新背洋距印度边界约一百公里)就要撤回来的。"后来中国军队不仅打到新背洋,而且打通了中印公路。中国军队英勇奋战的精神,最终使这位英国"预言家"彻底折服了。

今天,回忆起这段历史,心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说不清是激动,是悲壮,还是自豪……在中印公路一寸、一尺、一丈、一里的延伸中,真可谓:"寸寸公路、滴滴血汗。"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第二次特莱战役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192年,乔汉王朝和古尔帝国争夺北印度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虽说突厥人在之前的战斗中失利,但是并没有伤到元气,大多数有生力量还是保存了下载。反而用留在特莱要塞的小股驻军,对体量庞大的敌军实施进一步牵制。同时在阿富汗等地大肆招兵,力图在双方的下一场会战中完成翻盘。发生在当年的第二次特莱战役,便是他们留

  • 广西狼兵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桂军在抗击日军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同时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国民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统计的数据显示,自1937年以来的8年抗战中,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共计450万。而当时广西人口仅有1200万人,也就是说直接参加或者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就占到了总人口的37.5%。其中

  • 为何围城打援战术在朝鲜战争当中不起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围城打援战术,可以说这是我国在战争年代发明的特有战术,被我国军队玩的是炉火纯青。在我国军队中用专业术语叫做“围点打援”,大概的意思就是一部分兵力去保卫敌人的重要地点或是城市,制造出进攻的假象,然后迫使着敌军拍增援,然后另外一支部队就潜伏好埋伏前来增援的敌军。攻城不是组中目

  • 犬养毅孙文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1932年5月15日,这是一个晴朗的周末。夫人和秘书还有护卫都不在身边,但是一位77岁的老人仍然安详的在请大夫治疗鼻子,连日来的突发情况也让他此时获得了片刻的安宁。治疗进行的非常顺利,接下来又做了个身体的全面检查,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检查显示身体无任何异样。检查的结果让他心情大好,以至于老人跟大夫开起

  • 东京李梅烧烤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的夏季,日本的失败已经成为了定居,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还在赋予疯狂的抵抗,造成了大量盟军官兵的伤亡。为了不再增添伤亡,并同时迫使日本投降,美国决定拿日本本土当刚研制出来的原子弹做试验地。同年8月6日和9日,两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落下,造成了数十万日本军民的伤亡。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原子弹的投

  • 大久野岛毒气资料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在日本的大久野岛上面有一座毒气资料馆,这座资料馆是曾经在大久野岛上的毒气工厂中工作过的村上初一所倡导建立的,在这里收藏了各种各样的大量毒气以及当年工厂的资料和实物。大久野岛毒气资料馆会免费接待各国的参观者,成为反对战争、反省战争责任的教育基地。图为大久野岛毒气资料馆。资料馆展出的实物“冷

  • 大久野岛恐怖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在日本群岛之间有着一条下场的濑户内海,这座岛联结者日本本土三大岛屿,是东亚以及西方国家交往的还上重要枢纽。在濑户内海中段,广岛南面海域,有一座宛如落叶的岛屿,面积约70公顷,这个岛屿被称为大久野岛。但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的近30年,这个岛屿突然从地图上神秘地消失了。而在这期间,正是日本人在中国东

  • 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分别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在我国的网络历史圈当中,关于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的那些名将很多都少不了一个“不”字辈的外号。就比如说“曼不群”、“古不帅”、“莫不攻”、“隆不在”等等。那么这个“曼不群、

  • 古德里安为什么能无罪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之所以能给迅速的占领大半个欧洲,闪击战术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作为闪击战的创始人古德里安,本应该在战后受到严重的审判才对,但是最终却是无罪释放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只因他做到坚守底线,没有虐待战俘和屠杀平民。古德里安父亲是一名军官,希望儿子也能做军人,于是让其升学军官学校。

  • 隆美尔为何受到敌人尊重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国的战犯屠杀了大量的平民,可说每一个都是臭名昭著的。不过有一个人确是个例外,他就是“沙漠之狐”隆美尔。隆美尔是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他所率领的德军钢铁洪流一度将北非战场的英军逼入绝境。然而,他不仅是德国人的偶像,也赢得了盟军的尊重,这到底是为何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