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罗马军团vs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凭什么吊打马其顿方阵?

罗马军团vs马其顿方阵,罗马军团凭什么吊打马其顿方阵?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1/24 3:15:08

在欧洲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了两种非著名的方阵,第一就是马其顿方阵,第二就是罗马军团方阵。不太了解的朋友们可能会将其混淆一谈,但是这纯粹是两种明的产物。不过这两者之间确实有着一些很相似的地方,但同时也拥有了很多根本性的不同。那么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到底孰优孰劣?

马其顿方阵与罗马方阵都脱胎于古典的希腊长枪方阵,因此两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方说从兵种的组成上来说,兵员的主体由重步兵构成,而轻步兵、骑兵的数量相对较少。重步兵手持长枪组成方阵,而轻步兵主要负责远程的火力支援。但在武器以及战术体系之上,二者却是大相径庭。

在武器方面,马其顿方阵中,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为萨里沙长枪,其长度一般在5米以上,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以后,萨里沙长枪一度达到6~7米。士兵们手持圆盾形成密集方阵,横的延展较大。一般来说,马其顿方阵的纵深一般为8列,其中前4~5排的长枪会从后至前、从上至下叠在一起,以增加其纵深的力量;后面几排的长枪则会斜向竖立。

密集方阵的大规模应用与古希腊当地的兵制有关。由于在古典时期的欧洲地区,士兵并非是职业军人,因此较之职业军,这些士兵的军事素质与身体素质相对较弱,很难经由短时间的训练形成有效的阵型配合,因此简单的战术动作与阵型排列,可以有效减少指挥的风险。在马拉松战役中,雅典人就凭借着这种简单有效的密集方阵对波斯军队造成了有效的打击,大获全胜。但密集方阵却高度依赖地形平整,否则在行军中阵型很难保持完整,而非完整的方阵无法为前排士兵提供足够的推挤支撑,很难对敌方造成威胁。

与古典希腊长枪方阵不同,马其顿方阵的战术核心并非是单纯推动密集方阵向前,对敌人实施挤压。在马其顿内乱期间,腓力二世发现马其顿方阵极其缺乏机动性,且侧翼相当薄弱,因此引入了其他高机动性兵种以配合。马其顿方阵战术体系的主体由重步兵、轻步兵以及骑兵组成,其中轻步兵还有着不同的类型,包括使用弓箭、投石索的远程武器进行远程火力覆盖的兵种,还有行动敏捷的色雷斯轻盾兵。而另一核心则是机动性更强的骑兵。

色雷斯轻盾兵

常规的马其顿方阵战术,往往以轻步兵进行先行投射,然后以骑兵骚扰、击溃敌方阵型,随后再以密集方阵挤压敌阵。侧翼则由轻步兵与骑兵共同守护。尽管这套战术体系需要三个兵种相互配合,但实际上其指挥单位依然很大,并且战术动作简单,指挥风险很低。而密集方阵与骑兵、远程火力协同作战,会对敌方形成很大的压力。

古希腊圆形盾的背部结构

马其顿方阵的早期对手主要还是使用着古典的希腊长枪方阵,而希腊长枪方阵在相对意义上忽略了轻步兵的作用,且作为主体的重步兵装备臃肿,机动性较之马其顿更差(《TheMacedonianEmpire》)。并且其方阵战斗模式以各列士兵向前推挤为主,因此对前排士兵的压力较大。这种战术本身不是为了直接杀伤敌人,在盾牌与甲胄的保护下,在保罗·卡特里奇的描述中,正面作战的重装方阵步兵伤亡率一般只在10%左右(《剑桥插图古希腊史》)。

斯巴达方阵

马其顿方阵主要是以萨里沙长枪作为支点隔绝敌人,并且以轻步兵及骑兵袭击其侧翼、破坏其阵型,同时方阵继续推进以挤压敌人。这种战斗模式在强调纵深压力的同时,又不会给前排士兵带来过重负担。而在复杂地形中,方阵步兵有时会将萨里沙长枪收起,改用较短的希腊长矛以强化其机动性。

罗马环片甲

另一方面,希腊地区地形崎岖,产马地仅有两处,因此在古典希腊中骑兵的战术作用微乎其微。他们与单纯的马其顿密集方阵所面临的问题几乎一样,不仅缺乏机动性与远程火力,且侧翼相当薄弱。当腓力二世在马其顿军中大规模引入骑兵之后,马其顿战术体系迅速战胜了古典希腊长枪方阵。在公元前338年的喀罗尼亚战役中,马其顿便凭借其新式的战斗体系,彻底击败雅典与底比斯两国的联军,歼灭其主力部队。

然而,罗马的情况与马其顿却大相径庭。在卡米卢斯的军事改革中,罗马军队的基本指挥单位缩小,变为更加灵活的中队,并且采取三列式分布,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密集方阵。这虽然增加了指挥的难度与风险,但却为罗马军团增加了指挥的灵活性与军团的机动性。

另一方面,尽管罗马并不像马其顿一样注重骑兵,但他们却在军中大规模引入标枪。在正面接触之前,三列式军团中的第一列青年兵以及负责游击的轻装部队,会向敌阵投射标枪。这些标枪较之箭矢重得多,动能也更大,加上锻制的尖锐枪头,可以有效地穿透马其顿人的铠甲、杀伤其骑兵。交错的阵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侧翼受袭。

更为重要的是,马其顿方阵的战术指挥单位较大,因此指挥的灵活性比较差。在公元前197年的狗头山战役之中,罗马军团便凭借着较小的指挥单位获得了更加灵活的战术动作,他们在马其顿军中迅速穿插,以仅仅700人的伤亡换取马其顿1.3万战损。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德纳战役中,马其顿更是一败涂地。当时马其顿的步兵若全部展开,则至少需要3.5千米的宽度,然而当时整个战场的宽度却仅仅只有4千米。当地的地形更是复杂,这使得马其顿的横向展开与纵深构建无法适应当地的地形,阵型迅速崩溃,而被小单位作战的罗马军团击溃。

狗头山现景

正如马其顿方阵战术体系击溃古典希腊长枪方阵一般,崛起的罗马军团使用更为先进的战术体系击溃了马其顿。而崛起的罗马也迅速将势力从意大利半岛扩至环地中海地区,击败一个又一个强敌,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纳尼爱惨案是怎么回事?一起发生在立陶宛的“卡廷惨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波罗地沿海国家立陶宛,知道2017年的时候人口也没有超过300万,孤悬在几个野心极大的大国之间似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在1941年6月25入波兰的卡廷惨案之后的一年一个月,立陶宛境内也发生了类似卡廷惨案的屠杀事件。不过这起屠杀事件并没有像卡廷惨案那么的集中,而是分布在了全国的各个地区,遇难人数

  • 奥尔沙会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说道奥尔沙会战,这是在1514年9月立陶宛与波兰联合军在立陶宛大公奥斯特罗格斯基的指挥下率领着不到3万兵力的军队与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派出的数万罗斯军为了争夺基辅地区以及白俄罗斯的控制权而展架的一些列战斗。其战争的结局是立陶宛波兰联军大胜,莫斯科军主帅伊凡被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战役的前前

  • 罗兰之歌是哪国的英雄史诗?解密龙塞斯瓦耶斯隘口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在公元8世纪后期,法兰克帝国的实力在查理曼大帝的治理下是蒸蒸日上,越来越强大。由于握有西欧地区的大部分优质耕地,又屡屡在外战中获得胜利,终于靠俘获罗马教廷的芳心而荣升为帝国。但在边境的许多边区,他们的实际统治并不稳固,被迫容忍许多有二心的潜伏者。中世纪手抄本上的《罗兰之歌》插图这些潜藏的矛盾,最终在

  • 刀儿匠是怎么阉割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刀儿匠,这是清朝时期官方阉割处。清朝时期的刀儿匠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阉割犯人的,叫“阉流刽役”属于刑部,一类是阉割太监的,叫“阉役”,属于内务府。清代规定,内务府“阉役”同时有四名,这些是“官”的

  • 苏联是如何在阿富汗陷入泥沼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阿富汗境内的地形崎岖凶险,再加上阿富汗本身复杂的社会结构,使得阿富汗一次又一次的陷入到了恶性循环当中。正是因为如此,也就不难明白争执鼎盛时期的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赤色帝国苏联会在这里折戟沉沙,而且这次苏阿战争的溃退也让苏联从次走上了自己的毁灭之路,苏联在这里的溃败可以说完全复制了之前所有在帝国坟场里消亡

  • 二战德国STG44突击步枪为何会出现在如今的叙利亚战争中?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下面这张图,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一名叙利亚自由主义武装分子制造了一个DIY的遥控武器台,而且在武器架上摆放着一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军装备的STG44突击步枪。然后问题来了,这批60多年前的武器为啥会出现在叙利亚?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吧。下图是stg44在二战期间的产量,其中Mkb.42

  • 党卫军ss骷髅戒指有何寓意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ss骷髅戒指看起来很邪恶,但同时透露着无线的霸气,很多德粉都很喜欢。其实ss骷髅戒指是当年纳粹德国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在1934年4月份所定制的一款私人礼物,这与国家制定的正式勋章以及战功章不同。价值特殊,是党卫队员高评价的象徵之物。戒指上面刻有北欧古字和骷髅图案,周围佩有德国国树橡叶图案。内侧刻有获得

  • 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编制有多强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第一警卫旗队师,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党卫军第一师,精锐中的精锐。这个师之所以能叫党卫军第一装甲师,毋庸置疑它的组建应该是最早的。早在1933年该师的前身就出现了,当然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柏林党卫队总部卫队。该卫队的主要职能是保卫他们的头子阿道夫希特勒的人身安全,其中由希特

  • 长平之战中,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让白起指挥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知道,长平之战对于赵国和秦国来说,都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赵国经此之后元气大伤,尽管后期也不是那么好灭的,但整体实力还是弱了,而引领长平之战秦军获得胜利的,是后来悄悄换上的主将白起。但为什么秦国没有一开始就用白起作为主将进行指挥呢?为什么直到后来才换上白起,而且还是悄悄更换的?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党卫军第29掷弹兵师简介,师长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党卫军第29师这个番号先后授予了两只不同的外籍军队,这样的事情在党卫军历史上不是首例。按照希姆莱的预想,当然是希望更多人加入党卫军越好了,但是总是会有那种扶不上墙的烂泥巴,都已经给了党卫军的正式番号,可表现却让所有人大失所望,白瞎了希姆莱的一片苦心,只好又收回番号,授予其他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