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印巴战争中中国如何帮助巴基斯坦

印巴战争中中国如何帮助巴基斯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2/2 8:52:15

说起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的铁哥们,是我国最友好的邻居以及好伙伴。我国与巴基斯坦在很对领域都有着非亲密的合作,两个人民之间也是非常的友好的。而巴基斯坦也被我们我国家的人们称之为巴铁兄弟,可见友谊是非常深的。那么大家知道巴基斯坦为与中国如此的铁哥们呢?而这就要从印巴战争说起了。

其实最早的时候,印度巴基斯坦原本都是一个国家,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直到1947年,英属印度解体,才分为了巴基斯坦和印度,但是关于克什米尔的问题,英国却含糊其辞,没有明确归属问题,这也为后来的印巴冲突埋下了伏笔。

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因为克什米尔地区问题引发冲突,史称第二次印巴战争。首先是1965年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印度河入海口的卡奇地区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由于巴基斯坦出动了大量的坦克,导致印军伤亡很大,印军为了避免继续伤亡,开始东撤退了三十公里。但是巴基斯坦没有乘胜追击,因为担心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在当时的英国首相道格拉斯-休姆的调解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意了停火,并签署了停火协议。但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签订停火协议的当天,印度内政部长却极不友好的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

印度的这一言论,极大的刺激了巴基斯坦民众的情绪。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和印军在印巴停火线附近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但是因为印军是正规军队,实力更强,克什米尔游击队开始节节败退。印度趁势迅速集结了六个师的兵力,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起了猛烈进攻,巴基斯坦正规军队被迫开始加入反侵略的战斗。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木布的周围爆发了激烈的坦克大战,巴基斯坦陆军先头部队迅速抵达查木布地区,印军因为寡不敌众不断后退。但是为了抵挡巴基斯坦坦克的迅猛攻势,印军出动了轰炸机进行狂轰滥炸,致使巴基斯坦大量步兵伤亡和坦克损坏。双方一时间在查木布展开了消耗战,双方都伤亡较大。

巴军为了牵制印军的兵力,扭转在查木布地区的被动,迅速组织兵力在查木布北面的马达拉发动大规模攻势。巴基斯坦出动了大量的坦克部队,印度步兵渐渐无法支撑,只能使用人体战术,印军士兵在接近巴方坦克以后,用炸药包炸毁坦克。虽然这种方法也能炸毁一些巴军的坦克,但是巴基斯坦的坦克数量太多,攻势非常猛,马达拉周围许多地区迅速被巴军占领,印军陷入绝对的被动,有被围歼的危险。印军为避免背腹受敌,两面夹击被围攻,只能将剩兵力撤至德维河西岸地区。

印度的陆军不断败退,为了扭转局面,印度又派出空军参战,但由于巴军的美制“佩刀”式战斗机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响尾蛇”空对空导弹,空战中印军四架战机被迅速击落,印军不敢再派空军。巴军乘胜追击,强渡德维河,在德瑞提要塞和印军展开生死搏斗,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最终印军没有空军的支援,败下阵来,巴军趁势占领德瑞提。巴军休整一下,迅速向乔里安发起总攻,印军兵败如山倒,巴军越战越勇,此消彼长,乔里安的印度守军很快支撑不住,迅速溃逃,并且印军在乔里安遗失了大量完好无损的坦克,可见当时印军指挥混乱,士气全无。最终巴军夺取了印控克什米尔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印军在克什米尔兵败的消息迅速传到了印度国内,引起了印度朝野和民众极大的震动,迫于压力,印度决定集结一个军,加上一个坦克旅,准备大反攻,从南线开辟新战场。9月6日凌晨,印军不宣而战,发起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措不及防的巴军节节败退,很快就退到了亚克尔运河。

因为亚克尔运河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但印军越过了亚克尔运河,就会一马平川,直接进入了巴基斯坦的腹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摆在巴基斯坦面前的,只剩下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但是,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兵力都北上,投入到了克什米尔的战线,所以巴基斯坦的空军又一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承担起了阻击印军的重任。

印度的空军数量虽然是巴基斯坦空军数量的五倍,可谓在数量上,印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巴基斯坦拥有先进的美制F-86F“佩刀”式飞机和F-104“明星”式飞机,装备了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并且美国还建立了预警雷达站,为巴军提供有效的预警。正是有了美国人的帮助,所以巴基斯坦空军数量虽然不如印度,但是依然掌握着制空权,初步扭转了战局。

印军国内压力越来越大,不甘心失败的印军甚至将预备队的第一装甲师投入到了战斗,可谓将家底子都掏出来了。印军想先攻占查温达地区,切断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之间的通道。而巴军为了保护战略要地,紧急运送了两百多辆坦克准备与印军进行大决战。印军也不甘示弱,调集了更多的坦克,在此集结。因为印度派往该地区的坦克数量更多,所以坦克大决战的初期,巴基斯坦的坦克处于一辆打多辆,被围攻的态势,巴方损失较大。尝到甜头的印军突然派出四百多辆坦克大举进攻,巴基斯坦不得不出动空军,来弥补地面部队数量上的劣势。

在巴空军的突袭下,印军在查温达地区的坦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一举扭转了巴军地面部队节节败退的局面。并且在空军的强力支援下,巴军打出了士气,越战越勇,印巴坦克大战一直战斗至深夜凌晨,印军一百二十多辆坦克被摧毁。印军主动退缩防御,不得不停止了进攻,印巴双方沿亚克尔运河形成对峙。

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微妙,和现在正好相反。当时美苏争霸,苏联拉拢印度围堵我国,而美国也在扶持巴基斯坦对抗苏联在南亚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国和苏联关系紧,和美国关系反而亲密。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因为中印战争结束没几年,我国和巴基斯坦都和印度没有确定边界,所以我国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而这次印巴战争,由于几次巴基斯坦都出现了劣势,并且巴方也多次向我国请求援助,我国也及时的进行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

为牵制印军,围魏救赵,支援巴基斯坦,也为了师出有名。1965年9月17日我国向印度递交了一份强硬的照会,要求印度政府三天内拆除我国与锡金边界印军入侵的工事,并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我国也在与锡金接壤的边境地区集结了大量的部队,并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因为之前的中印战争,我国已经把印度打怕了,所以这一次行动让印军高度紧张,不得不从与巴方对峙的前线部队中,抽调一部分防御北部边界。并且印度迫于强大的压力,自行拆毁了锡金边界的五十多个军事工事。因为巴基斯坦和富汗也有一段地区争议,所以我国也劝说阿富汗不要在印巴战争中向巴方施加压力,以免巴基斯坦两面受敌。为此阿富汗专门发表声明,表示希望印巴和平停火,并表示采取中立的立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9月20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宣布接受联合国的调停,全线停火。1966年1月4日在苏联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巴基斯坦非常感谢我国给的大量人道主义援助,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巴基斯坦的经济,造福巴基斯坦人民。并且近年中巴合作建立经济走廊,中巴关系更加亲密,渐渐的巴基斯坦成为了我国亲密的好兄弟,被我国亲切的称为巴铁,而巴基斯坦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称呼,并且把中巴友好写进了教科书,两国边界也不设防。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古德里安真的有看不起希特勒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在国内出版的《闪击英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事实上这本书的原名应该叫做《一个士兵的回忆》。其实这本回忆录从原文出版就是被删过的,因为里面宣扬了纳粹思想。不管给删成什么德行吧,总之古大将并没有鄙视希特勒,即使他写书的时候元首已经挂了有几年了,相对于“甩锅王”曼斯

  • 二战被解除职务的莫德尔为何能在4个月的时间里晋升为元帅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莫德尔相比于其他德军将领,他的声名与军事成就极不相称,以致于很多人会认为莫德尔是浪得虚名,完全依赖希特勒的信任才成为德军最年轻的陆军元帅,才在1941年10月中旬到1942年2月中旬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从一名师长连续两次越级提拔,擢升为指挥实施万人的兵团司令。莫德尔在德军中一开始就是个另类,德军将校大

  • 二战法国战役隆美尔军功卓越,为何没有晋升为中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法国战败之后,希特勒就这长战役开始进行论功行赏了。在1940年的7月19日,给予了一批将军晋升军衔,这其中就包括了13名陆军元帅,原第19装甲军的军长、现集团军司令、兵种上将古德里安等等。不过在晋级人员的名单当中并没有隆美尔,其实这也并不是很意外,因为当时的希特勒还算是非常守规矩的,没有太过分。

  • 古德里安为什么没能晋升为元帅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在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和布良斯克-维亚兹马战役等东部战线的几次大规模包围战中,古德里安都出现过。古德里安和他的第二装甲集群功不可没。没有装甲部队迅速突破和渗透到苏军后方,切断苏军的退路并封闭包围圈,德军不可能包围和歼灭数百万苏联军队。单就这些成功的大规模包围战而言,古德里

  • 古代攻城战破城后为何守军一定要选择突围呢,为何不巷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事实上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在任何情况下的攻城战当中,守军的城破之后,首要选择的就是突围。除非是实在是没地方可以跑了,或者知道援军即将到来,才会选择进行巷战。破城后守军选择突围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持有生力量,毕竟培养一批战斗骨干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就比如说太平军的安庆保卫战,在城外是曾国

  • 彭城之战刘邦的56万大军为何输给了项羽3万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春秋时期的彭城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对于刘邦来说真的是耻辱啊,而且是遭遇到的最大的惨败。据了解当时的刘邦一共又56万大军,结果硬是输给了项羽的3万大军!这场战役也是被载入了史册。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邦为什么会输给项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彭城之战是楚汉战争中著名的一场战役,交

  • 二战末期斯大林是怎么借德国之手打击波兰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就算是放在平时也就作罢,但是在二战这个拯救全人类的过程当中,在面对着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时候,盟国的有些国家彼此之间也要进行打击,充斥着慢慢的利益关系。1944年夏天,当时已经拥有40000多名战士的波兰地下军,想

  • 淝水之战东晋为什么只派八万人参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淝水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以八万的兵力战胜了前秦八十万大军(实则二十多万),不得不说,这场战役确实是非常的精彩。但是好奇的是,为什么这场战役前秦这么多人,东晋只派八万人参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8万人,只是东线的军队,而且八万人已经不少了。大

  • 长勺之战鲁国如何战胜齐国的,双方兵力各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长勺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非常经典的战役,网上有种说法称,战役中齐国拥有30万大军,而鲁国只有3万。不过这个数字的真假值得商榷,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大国也很难拥有30万的大部队,到了战国时期,七大国才拥有上十万的部队。不过齐国毕竟比鲁国大,就算双方兵力差距没这么悬殊,齐国也是占据优势的一方。那鲁国如

  • 因天气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败给俄罗斯,那为何成吉思汗就能取胜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1812年,拿破仑带着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此时的拿破仑几乎将整个西欧都已经征服,想要再征服东欧以及北欧的地区,但是想要得到的话,那就必须得拿下俄国这个强大的敌人。不得不说拿破仑的确是世界顶级的军事家,在征讨俄国之初时是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取得了斯摩棱斯克战役,以及维杰斯克战役等等,兵峰直逼莫斯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