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卡塔尔里亚尔之战经过

卡塔尔里亚尔之战经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67 更新时间:2024/1/23 23:41:33

在公元13世纪到11世纪期间,人类历史上的第3批印欧征服者们因为气候的变迁而开始了对外扩张的进程,于是黑暗时代降临。在这个时代,不仅摧毁了在小亚细亚半岛的赫梯帝国,也间接性的打击了南方地区的亚述帝国和古埃及。随即整个近东世界都陷入到了为期200多年的黑暗时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因混乱横行而蒙受损失。相反,原本只是普通势力的犹太人,成功抓住了这次历史机遇。在四周皆无强敌的有利条件下,迅速扩张为能影响黎巴嫩与叙利亚的区域小强。直到萨尔玛那萨尔三世重振亚述帝国局势,才终于在卡塔尔里亚尔之战中将其从神坛上击落。

1、犹太人的帝国时代

早在公元前13世纪末,原先的近东各大帝国,纷纷因内忧外患而惨遭重创。虽然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三角洲击败了图谋进取的海上民族非利士人,却无法阻止对方在今日的巴勒斯坦境内安家立业。他们的世仇赫悌帝国,更是因色雷斯人与弗里吉亚人的大规模入侵而濒临崩溃。最后只得放弃内陆的都城--哈图萨,转移到叙利亚北部的殖民地内苟延残喘。

相比之下,身处更东方的亚述帝国,也因这轮混乱而蒙受间接损失。他们一方面遭遇到北方劲敌乌拉尔图的顽强针对,同时也因无法继续维持扩张态势而促成内乱。这是因为严酷的军国主义社会形态,需要定期将高压统治的危机都转嫁于他人头上。一旦不能再从外部汲取到充足养料,就容易引发自己内部的相互角逐。因此,在蛮族入侵所造成的黑暗时代中,他们也因频繁内战而变得精疲力竭。

然而,对于先前只是边区小邦的犹太人来说,以上帝国的陨落却是对本方的大为有利。因为除偶尔还会发兵亚洲的埃及人外,已经没有更多的强势军队会突然到耶路撒城下。加之勇武好战的非利士人就落户在自家门口,便促成了松散十部落集权君主制国的自然转换。特别是在大卫王与所罗门王先后执政的岁月里,他们顺着古老的商业贸易路线,将影响力扩张到黎巴嫩、叙利亚南部和部分阿拉伯沙漠区域。最后还利用汲取的财富,建立起先人所无法想象的第一圣殿、庞大军队与宏伟城池。

不过,来自中央王权的索取无度,终究让身为主体臣民的犹太人都心生反感。于是,在所罗门王去世后不久,尚不成熟的犹太帝国变发生了分裂。两支保守派部落占据耶路撒冷,建立起紧挨着非利士和埃及的犹太王国。下的北方十支则继续维持帝国路线,并以示剑城为核心构建出以色列王国。同时也保留着对黎凡特各邦的松散控制权。

2、再度崛起的新亚述帝国

此时,一度蜗居东方的亚述帝国,也在萨尔玛那萨尔三世的治下开了复兴大业。他利用内战结束后的休养生息阶段,再度强化了原本趋于崩溃的军国主义制度。随即便重新恢复了对周遭国家的无限制入侵。先是北上击败了屡屡同自己的作对的乌拉尔图,接着又南下征服了奄奄一息的巴比伦。最后才将目标转回西部,准备打通一条去往地中海的叙利亚走廊。

面对再度崛起的强敌,先前还四分五裂的叙利亚各邦被迫联合起来,对抗这个史无前例的血腥恶魔。毕竟,当时的亚述人为迅速扩张地盘,经常会对战败者施以各类惨无人道的酷刑。不仅要将组织抵抗的君主或首领剥皮,还喜欢将表现出色的勇武之士都插在木桩上折磨。哪怕是毫无威胁的土著农民,也会被集中起来进行屠杀,以便腾出脚下的土地分配给本方士兵。最后,即便还有人能幸存到大清洗结束,也会毫无悬念的被押往奴隶市场出售。因此,任持不同立场的政体,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存权而拼死一搏。依旧对他们有较深影响力的以色列,则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抵抗者盟主,负责领导这支由12小邦拼凑的联军。

根据后来亚述人为庆祝胜利而留下的纪念碑显示,站出来与之对垒的势力包括:亚哈王的以色列军队、来自叙利亚本地的哈马王国、大马士革人、西奴亚人和赫悌残部、来自约旦河东岸的亚扪人,以及生活在黎巴嫩北部的亚卡人。加上没能被拉清单的腓尼基人和阿拉伯人,总计有63000名步兵、2000名骑兵、4000辆战车和1000个骆驼骑手。而萨尔玛那萨尔三世的亚述大军,也有20000步兵、12000骑兵和1200辆战车。如此庞大的动员规模,也让此战成为了决定近东世界数百年命运的关键性角逐。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已开始将骑兵纳入战术体系。向来爱搞先军政治的亚述人、已经衰败的赫悌遗民和模仿其运作的以色列部队,都有相当比重的骑手服役。但亚述还是在该领域内更胜一筹,拥有分工更为细致的专业步兵队伍,也乐于继续拉长全军的正面列阵宽度。加之本身就源于相同的训练养成系统,自然会在各兵种的配合度上更为娴熟。这些特质,恰恰是动员能力低下、组织水平落后、战术理念保守的联军都无可能具备的。

3、毫无悬念的一边倒结局

公元前853年,厉兵秣马的两军在叙利亚北部遭遇,并将卡塔尔里亚尔河谷附近的冲击平原作为决战场所。虽然场地空间相对有限,却非常有利于组织松散的联军保护左右两翼。亚述人因为部队规模较小,同样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战,以免遭到敌方的全面围困。平坦的战场本身,也非常适于战车+骑兵的混合编队发挥。

通过萨尔玛那萨尔后来命人雕刻的碑表明,纪律严明的亚述人在这场混战中笑到最后。他们杀死了14000名敌军,并缴获了战车和马匹。毕竟,这些自小就受到严格军训的专业士兵,比匆匆抱团的临时动员武装更适于高强度搏杀。很可能在战斗爆发之初,拥有更多马场和牧区的帝国大军,就已夺取了事关整场交锋的胜负归属。因为相比理念落后自己一代的对手而言,他们的骑兵都已具备了单独成军的作战能力。而犹太-叙利亚联军的初代骑手,还必须以贵族成员的战车为绝对核心。即便在更为漫长且低效的步兵对攻中,拥有更多铁制武器亚述密集方阵,同样比青铜武器居多的对面更为犀利。

当然,现代学者也早已对古亚述人的功绩持客观态度。因为这类宣传往往只突出敌军的损失,而对己方的伤亡是从不提及,显然存有严重的报喜不报忧嫌疑。此外,向来激进的亚述大军,也没有迅速利用这场胜利的余威,将整个叙利亚北部都兼并下来。反而是在此后的几年里徐图之,推进速度非常有限。这无疑从侧面反衬出自身损伤的巨大,以及联军在卡塔尔里亚尔之战中的抵抗决心。

不过,亚述人的扩张趋势却不会因任何挫折而停滞下来。因为军事化帝国的本质,就是以武装力量为全社会核心,并以一整套心思缜密的框架设定为之贡献所有。只要还能在沙场上击溃对手,便可以继续将高消耗模式转嫁到邻邦头上。哪怕没有唾手可及的现实收益,也能以趋势给出宏伟预期。

至于亚哈王的以色列王国,则基本丧失了继续充当帝国的能力。内部反对派势力将迅速抬头,取代更重视海外利益的国际主义者。但既得利益模式却无法被彻底修正,同强敌亚述的对抗局面也势必被维持下去,直到百多年后被对方彻底吞灭。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日本投降真的是因为核弹吗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对于任何一个被二战波及到的国家来说,二战就是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时刻,其影响至今都存在着。在二战之后,无数的国家都开始提升军事力量,以及大力发展经济,以此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避免因为弱小而受到侵犯。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其所受到的大家尤为致命。二战末期的轰炸和原子弹的破坏,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各国

  • 孙传庭当时手下有10万大军,为何却败给了李自成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孙传庭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最近看到很多人说这个人当时手下有10万大军,但是最后还是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落花流水,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这个孙传庭真的不行吗?还是说这个李自成有本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原因吧,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纠正一下,孙传庭并没有手

  • 1979年阿富汗为何能打赢苏联,7个维度仔细分析苏联很难赢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在1979年阿富汗和苏联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但是当时苏联是有10万大军的,最后苏联还是败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败了,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又是什么呢?是阿富汗太强大了,还是说苏联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对于这些疑问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解谜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从阿富汗自身立场上分析:阿富汗王国是

  • B2轰炸机为何超越不了,是外星科技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在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若是有,那么谁又是外星人呢?这些外星人呢又在哪里呢?根据目前人类科技能够到达和观测到的月球或是火星来推测,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美国研发的B-2轰炸机为何会让人联想到外星人的技术呢?是与美国技术"科幻"有关还是与外星人的传说有关?当然了,宇宙之大,谁也没法说,

  • 战争中误杀队友会被判刑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战场上误伤或者误杀战友的事情很常见,越是激烈的战斗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如何处理误伤队友的士兵,一般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判断其是否是故意射伤。部队里面人和人之间也是存在矛盾的,不排除利用战场环境,故意射击某个和自己关系紧张的战友或者长官。如果涉嫌故意伤害战友,会被送往军事法庭。如果不是故意伤害

  • 二战中国德系装备真的先进吗,与真正德国军队相比是一样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期,国民政府曾先后从纳粹德国进口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并且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规划下为其中央军为主的精锐部队进行整编和换装。这就是抗战时期国军方面赫赫有名的德械师。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购买的德国装备在当时来说算是先进的装备吗?与真正的德国军队有区别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

  • 西班牙内战最后一战马德里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马德里战役的结束就意味着西班牙的内战也结束了,使得弗朗哥彻底成为了西班牙的独裁者,并统治了西班牙37年。另外马德里战役还是让西班牙始终都置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直接带来了短命的莫洛托夫——李本特洛普密约,也可称之为和平密约,使得德国与苏联建立了边界互不侵犯的关系。1、西班牙国王被

  • 历史上五次中东战争为什么都是阿拉伯输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中东战争,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的战争可是非常的残忍,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不得不说,这个战争所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战争的最后都是阿拉伯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解决为什么打仗的问题,仇恨以色列最初只是因为一

  • 二战德国是怎么在一周内击垮波兰陆军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战争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相继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之后,欧洲就弥漫了一层恐惧的阴云。而在这种局势下,有一个国家有绝对充分的理由相信德国很可能入侵,这个国家肯定就是波兰了。波兰这个国家夹在德国与苏联的这两个强大邻国的中间,长期将这两个国家视作假想的敌人,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军事以及外交方针。波

  •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型号变迁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Ju-87俯冲轰炸机,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框饭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一般统称为“斯图卡”,也被称之为“尖叫死神”。这款轰炸机的机体结构非常的强大,再加上精准的投弹能力,极高的换装适配性成为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