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曼施坦因为什么攻不下列宁格勒

曼施坦因为什么攻不下列宁格勒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23 更新时间:2023/12/24 9:18:19

事实上关于曼施坦因为没能攻下列宁格勒的问题,在曼施坦因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就已经有过解释了。因为在1942年8月27日,在他到达了列宁格勒前线的时候,他的第11集团军北上增员列宁格勒战场的部队只到达了一部分。而就在同一天时间里,苏军用了两个方面军展开了反击作战,这使得的曼施坦因的北极光计划被迫延后,直到11月20日率领第11集团军司令部组建顿河集团军群,而攻打列宁格勒的计划始终是没有落实下来。

一方面,派曼施坦因北上,是希特勒临时救急的举措。

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是1942年7月初拿下克里米亚最后一座堡垒塞瓦斯托波尔,同时他也被战场封帅,随后部队休整,他本人也到罗马尼亚休假去了,直到8月12日回到克里米亚。那么,在他休假的这段时间里,德军在东线战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希特勒为什么要将他的第11集团军肢解了呢?

原来,1942年8月份,东线战场双方将重点都放在了斯大林格勒战场,此时,苏军对保卢斯第6集团军的包围圈并未形成,希特勒企图用B集团军群掩护A集团军群占领高加索的计划依然有效。而此时,对于一直在克里米亚担负进攻任务的第11集团军来说,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增援力量,但它也有自己的缺陷不足,就是缺乏快速机动的打击优势,还要承担克里米亚防务的重要任务。

但第11集团军对于攻城却有独特的优势,德军仅有的古斯塔夫巨炮和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炮兵部队,增援到北线将是重要的作战力量。权衡利弊,德军将第11集团军一分为三,一部分留守克里米亚,一部分当作空降兵去了克里特岛,大部分主力主要是炮兵随第11集团军司令部去增援列宁格勒,在北上途中,又有一个师被截下留在了中央集团军群。

客观上讲,希特勒这么部署也不无道理,因为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军,只有炮兵才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曼施坦因想在部队到达之时就展开进攻,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他的炮兵部队展开需要一系列的部署,加上运输古斯塔夫巨炮这样的操作也不是瞬间能做到的。

另一方面,曼施坦因的“北极光计划”为何没有实施?

虽然第11集团军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但派到列宁格勒战场的仍有第54军、第30军的两个军部,还有第24、第132 和第170三个步兵师和第28轻型师。由于希特勒是想曼施坦因接管第18集团军到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防务,所以还为第11集团军增派了一些部队,使曼施坦因手上有13个师,其中包括1个装甲师、1个山地师和1个西班牙蓝色师和1个一党一 卫军(SS)旅。在北极光计划里,曼施坦因计划用4个师负责两翼,实际用于进攻列宁格勒的是9个师。

但是,尽管曼施坦因在北上途中做了一些准备,苏军还是对他的动了如指掌,当曼施坦因立足未稳,苏军就用两个方面军展开了进攻,曼施坦因只好用刚到达前线的第170师仓促应战,在随后赶到的主力人支撑下,这场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22日才告一段落,虽然苏军的损失远远大于德军,但第11集团军也损失重大,直到曼施坦因南下,期间再没有大的作战行动。从这里看出,是苏军提前发动了反攻,导致曼施坦因的北极光计划中途夭折,也使列宁格勒战场出现了胶着状态。

那么,1942年11月20日,希特勒为什么又要派曼施坦因南下救援保卢斯第6集团军呢?把他留下继续进攻列宁格勒不好吗?实际上,这与朱可夫9月份到斯大林格勒战场制订“双星计划”有关。

还是在曼施坦因7月下旬去罗马尼亚休假时,中央集团军群的克鲁格和莫德尔也想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术行动,取名为“飓风计划”,但同样被苏军提前发动的反攻所耽误,虽然苏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差不多19万的兵力,但却发现了德军有继续进攻莫斯科的企图,所以9月份斯大林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同时派到了南线,让他们根据整个东线作战形势制订一个大规模的作战计划,这就是11月19日和25日同时展开的“天星”和“火星”行动计划,前者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场围歼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后者是在勒热夫战场围歼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

而当曼施坦因还在为继续进攻列宁格勒作进一步的准备时,德军统帅部却在10月底将第11集团军司令部部署到了中央集团军群的费特布斯克,本意准备让曼施坦因担负北线和中线的进攻任务。但是,这个部署仅半个多月,11月19日,因苏军在南线发动了“天王星行动”,保卢斯第6集团军告急,曼施坦因又被任命组建顿河集团军群去增援斯大林格勒战场,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北线,他所谓进攻列宁格勒的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从上面分析看出,并不是曼施坦因没有进攻列宁格勒,而是他没有时间作进攻准备,希特勒一个接一个任务的部署,他的第11集团军老底子也一再被肢解,到担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时,第11集团军也拼得所剩无几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巴列夫防线是谁建立的,为什么被轻易突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世界上那些非常著名的防线,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和德国的齐格菲防线。据说马其诺防线从1929年开始建造,直到1938年的时候才完工,总长度达到360公里。法国以为只要有这条防线的存在,那就能将德国军队成功的阻隔起来。可是法国人没想到的是,人家德国人直接绕道走了,给法国造成

  • 欧洲人为什么打不过蒙古人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对于世界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会知道,蒙古曾经在历史上有着一段非常辉煌的高光时刻。铁木真成吉思汗曾经率领着蒙古大军一路站到了欧洲多瑙河沿岸。此时我们再会看欧洲人与蒙古人,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欧洲人与蒙古人再体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欧洲人明显要更加壮硕一些。那么为何当年欧洲人打不赢蒙古人呢?

  • 靖难之役实力对比以及详细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靖难之役的事情,很多人想这个朱允炆输得那么惨,难道是因为这个朱棣太厉害了吗?还是说他们之间的实力有差距呢?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说这个靖难之役实力对比,还有这个靖难之役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靖难之役实力对比靖难之役朱棣最开始只有800人,而朱允炆这边有100万人,但是还是就这样败了。

  • 靖难之役为什么能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靖难之役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话说这个靖难之役朱棣是真的厉害,自己的兵力估计都只是别人的零头,最后竟然赢了这场战役,那么有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这个靖难之役成功的原因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揭秘分析分析。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胜强

  • 松锦之战清军获胜,皇太极为何不乘胜追击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松锦之战对明清双方来说,是一场关键战役,如果宁锦防线被破,此后明军再想对清军发起有效进攻,就十分困难了。而在这场战事中,清军和明军历经两年,最后是由清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明军一方只能吞下惨败的苦果,几乎是倾尽国力打造的精锐全部损失殆尽。此战后,皇太极原本可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其

  • 和通泊之战清军损失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和通泊之战,指雍正九年,也就是1731年,在今天蒙古国境内阿尔泰山脉有个淡水湖叫和通泊,当年在这里噶尔丹3万成功围歼了满清精锐八旗2万人,清军战死10多位将军,部队仅剩2000人逃命,十仅存一的结局让满清八旗精锐覆没,成为当时国之噩梦。康熙晚年时,成功将西藏纳入满清保护,雍正即位之初,又成功将青海纳

  • 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什么德军不进攻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战争

    希特勒并非对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故意手下留情,而是被后者“钻了空子”。利用德国步兵、装甲部队、空军“协调”之际,逃之夭夭。有人认为这是希特勒“故意”放走英法联军,好为今后与英国谈判创造“条件”,其实并非如此

  • 德国二战军工生产能力有多强大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世人的严重就是一个超级战争疯子。在战争狂人希特勒的领导下,与法西斯国家一起发动了一场又一次的非正义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当然邪不胜正,最终还是被正义打败。但是话说回来,不得不感叹二战时期德国的军工业是非常强大的,就连当时的美国也都赞叹连连。就当年德国

  • 靖难之役为什么叫靖难之役?具体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明朝的靖难之役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那么这个靖难之役中的靖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靖难之役为要叫靖难之役呢?其实很多人说了,你这有点张三为什么叫张三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个靖难之役还是有很多很多说法的,为什么叫这个还是有非常大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的研究看看。其实很简单,根据字面意思来讲

  • 北洋水师没有击沉一艘日舰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最近很多人对北洋水师有没有击沉这个日本的军舰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问了,这个北洋水师就真的没有击沉过一艘日舰吗?难道真的但凡是一艘都没击沉过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小编下面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分析揭秘看看了。北洋水师的的确确是最后一艘这个日本舰队没有击沉了,没有办法,差距太大了,火力不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