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怎么回事

二战戴眼镜的日本兵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2/2 8:00:52

反应抗战的电影或是老照片相信我们也看过不少了,我们经会发现有些日本士兵会带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眼镜,而且这种带着小眼睛的日本兵形象普片成为了日本军官的标配。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国家参军入伍的时候,对新兵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视力要求的,有散光的,近视的等等,很多是无法成为一名军人的。那么在二战的日本军中为会出现带着眼镜的士兵呢?而且这种士兵的占比还不少。

1、近视眼的增加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电子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人近视,上了眼镜。眼镜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像航空、消防等特殊职业,都对视力有较高的要求。军队招兵更是对视力有很高的要求,视力不好的人不能参军。

战场情况复杂,眼镜虽然可以让视野变得清晰,但是非常脆弱,一个不小心就会损坏,高度近视的人离开了眼镜,就成了睁眼瞎,看不到前方的情况,可还怎么打仗?而且玻璃镜片甚至可能划伤眼镜,从而对士兵本人造成伤害,另外,镜片是玻璃制的,在阳光下或灯光下会反光,很容易让埋伏起来的士兵暴露位置,对打仗很不利。

除了军官,我们在各国的军队中都很难看见“眼镜兵”,但二战时的日本军队,很多士兵都戴着眼镜,这其实也是日本全民扫盲造成的。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了摆脱贫弱,成为工业化强国,不仅发展工业和军事,还大力发展教育。日本在1900年就实行6年义务教育,日本人无论家境如何,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要从小读书,1904年日本小学入学率就已经高达97%。

但是当时的日本百姓生活水平并不高,根本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表面上看着非常强大,但实际上,很多百姓都是农民,很多农村都没有通电,黑夜中只有油灯可以照明,更不要说家家户户都有一盏灯。没有明亮的电灯,日本儿童却需要看书写作业,但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就非常容易近视。因此当时很多日本儿童年纪小小就戴上了眼镜。在日本大规模侵华之前,日本人的近视率已经高达20%。

而日本军官多为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的,化素质水平更高,也有更多的人戴着眼镜。在1927年,日本又颁布了义务兵役制,年龄到达20岁的男性青年,只要不是残疾或患有传染性疾病,都必须参加兵役。因为上学读书而近视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日本军队中一直存在许多戴眼镜的士兵。

2、兵力不足的无奈之举

在一开始,日本军队还是会尽量挑选视力好男性青年参军打仗,“眼镜兵”的比例并不高,当时戴眼镜的军人也大多是军官阶层。那时的日本,只维持了17个常备师团,军队最多十几万人,士兵战斗力强,军力还很强大。在1937年,三名日本士兵可以对抗六七名对方的士兵。

但是挑起二战后,日本根本无法迅速取胜。战线的拉长、战争结束的遥遥无期、多个战场的围攻,都让日本兵力大量损耗,为此日本多次进行扩军,也降低了征兵的年龄和条件,近视完全不能成为日本人参军的阻碍,只要身体正常都得被拉进军队。这时候,“眼镜兵”就更多了,战场上还出现许多才十多岁,身高不足1.5米的“娃娃兵”。

但是戴眼镜的士兵战斗力远没有不戴眼镜的强,一开始,戴眼镜的士兵还被安排在非战斗部队,从事卫生员等技术工种,但后来日本前线实在没人了,这些戴眼镜的士兵也冲上了前线。

但是也不是所有兵种的士兵都可以戴眼镜,海军和飞行员是军中的精锐,虽然人数少,但对视力要求非常高,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也不会招近视的士兵。在1943年,日本兵力已经严重匮乏,但还是划了底线,不让海军和空军招近视的士兵,所以这些视力不好的“眼镜兵”,都被编入陆军。

3、“眼镜兵”的下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眼镜会起雾,或者会被我们一不小心磕坏,我们已经觉得有点麻烦。战场上更不用说,眼镜给日本士兵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战场上有许许多多的意外情况,眼镜很容易破损,士兵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眼镜。但是战场上可没有机会让士兵重新配一副眼镜,很多士兵失去了眼镜,就成了“睁眼瞎”,根本看不清对方,有的近视度数深,甚至走路都成了麻烦,战斗力几乎为零。

当“眼镜兵”大量出没时,也是日本的优质老兵消耗殆尽之时。这时战场上很多“娃娃兵”,他们身形小,戴眼镜,根本不会拼刺刀,战斗能力弱,很难打得过其他国家的士兵。

在中国战场上的日本“眼镜兵”还算好过,他们大多被安排在非战斗部队,处于二线位置,从事技术工种。虽然也有冲上前线的,但人数不多,占比不大。日本投降后,很多日本士兵都在中国滞留,我们知道日本戴眼镜的很多都是技术兵,就从中挑选,让他们为中国军队服务,或是让他们教一些技术知识,我们也从中学到很多。而这些“眼镜兵”大多数都在后来返回了日本。

但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日本“眼镜兵”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太平洋战场上的作战,往往需要在雨林中或坑道里埋伏,但是眼镜片会反光,反光就非常容易暴露位置,这就对日军非常不利了。在雨林中,动物、植物都不会反光,有反光的地方一般都是人类,这也成了美军判断日本士兵所在地的一个好方法。

美军一旦看到有反光的地方,就会开火扫射,因此很多日本士兵都因为眼镜倒了大霉。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几乎得不到补给,食物和炮弹用完了就是真的完蛋了,这时候弹尽粮绝的日本士兵就会冲出去冲锋,当然,这种冲锋无异于自杀。失去眼镜的“睁眼瞎”士兵也不例外,很多在最后都拿着没子弹的枪大喊“大日本帝国万岁”去了。

日本出现大量的“眼镜兵”,是当时教育政策实施的负面结果,也是兵力大量消耗后的无奈之举。不过在二战结束后,我们能看到的戴眼镜的日本人反而不多了,这是因为大量男性青年和学生兵都在战争中死去了,二战后的日本,人口都少了,戴眼镜的自然也少了。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诺门坎战役日本真的败给苏联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5月11日到9月16日,日本与苏联之间在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就是诺门坎战役。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苏联方面生成自己取得了大胜,以6000人的损失干掉了日军6万人。而日本方面在经过这场战役之后也是无心再北上进行作战,不敢以苏联硬钢了。可以看出苏联红军的战斗力是很强悍的。那么就历史的角度来看

  • 如果海湾战争打的是苏联,伊拉克会输的那么惨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如果苏联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取代美国军队,苏联军队的损失可能会更大,伤亡可能会更高,但战争结束会更快,伊拉克会更糟。美国和苏联是两种不同的战斗方式。美军完全可以把希望寄托在空袭上,先进行多少天的空中轰炸,然后发动部队进攻。按照苏军作战条例的要求,这将是一次对地面的突然袭击。在战争的第一时间,大部队开始穿

  •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为何损失惨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6月22日的凌晨,纳粹德国对苏联发起了全面入侵。先是对着苏联境内就是一顿狂轰乱炸,紧接着就是几百万的陆军一拥而上,闪电出击,希望用闪击战复刻他们在法国的胜利,宣称在三个月内消灭苏联。虽说这套说辞有着明显的叫嚣意思,可在当时来,苏联的的确确被德国人的三板斧打的是晕头转向的,节节败退。当然了,

  • 诺曼底战役盟军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5月,盟军在华盛顿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准备与苏联一起从东西两个方面一起夹击德国,盟军的部队在欧洲大陆的西海岸进行登录。根据多年的登录作战经验,其登录的地点需要符合一下几种要求:首先就是需要在英国战斗机的打击半径之内,要在第一时间夺取制空权;其次就是要距离英国海岸近,方

  • 波兰北京行动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1939年,欧洲的政治局势风云巨变,以纳粹德国为首对波兰是磨刀霍霍。随着德国与波兰关系的不断恶化,战争可谓是一触即发。波兰人很慌,明明再1935年的时候还在与纳粹德国开开心心的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怎么现在轮到自己被瓜分了呢?英法两位大佬呢?怎么也不扛着点?1934年德波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怎么现在就成

  • 二战德国与日本哪个更强大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战争

    德国的军队明显比日本的军队要强悍得多,这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基础远远超过日本,德国是一个老牌工业强国,而日本是一个爆发户,二者不可同日而语。通常认为国军精锐部队可以用8:1的比例败日军正规军;美军对日军的伤亡比例为1:20,对德军为1:7,由此可知德军大约比日本强大三倍以上,比中国军队强大24倍以上。中

  • 西征军中的阿古柏佣兵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对于晚晴时期左宗棠带领西征军征战新疆的这段历史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相信有人会听说过在西征军中有一股靠左阿古柏拥兵军队。据说阿古柏拥兵号称有着百万之众,而且还有英国人和俄国人的支持,武器装备先进优良,但这次左宗棠却只带了数万阿古柏拥兵。而事实上,阿古柏拥兵并没有上百万,因为那个时候整个新疆也就400万

  • 金国骑兵与蒙古骑兵差距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金国骑兵与蒙古骑兵之间的差距主要还是出在马源上。东北的马能承载组合出人马双层甚至达到三层的铁甲重骑。当金国丢失了东北马场之后,就失去了优质战马的来源,无法组合出类似铁浮屠的重骑兵,只能组合出人马单层护甲的具装骑兵或是人有着铁架,马没有护甲的轻骑兵或轻装皮甲的弓骑兵。在平原战场遭遇战,蒙古的铁骑完全可

  • 二战东线到底有多可怕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大家试想一下,当你所在的学校当中有着500名男生,在经历了一场战争之后,活下来的仅仅9个,而且在这9个人当中,只有1个是完好无损,其余的都成为了残疾。当你回想起这些同学的时候,这一代人,他们大部分获取都已经成为了无名烈士,至今可能还躺在某个冰冷的荒野当中。而这样的场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东线战

  • 纳粹德国为什么不打瑞士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朋友们都清楚,瑞士在这场战争中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因为在希特勒控制了大部分欧洲之后,整个瑞士都被轴心国所包围了。那么问题就来,为何这样的情况希特勒还是没有进攻瑞士呢?事实上并不是没有准备进攻瑞士,而是进攻瑞士的“圣诞树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了。其实归根究底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