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昆阳之战陨石记录是真的吗

昆阳之战陨石记录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89 更新时间:2024/1/25 12:15:09

说到昆阳之战,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刘秀了。不过在那场战役中,很多人都认为是刘秀召唤了什么陨石,对于这个说法真的是有点天方夜谭了。那么关于历史上记载的这个昆阳之战陨石记录是真的吗,真实性怎么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昆阳之战陨石记录是真的吗

昆阳之战是刘秀一举成名的战役,在我国新朝末年刘秀、王莽两军在昆阳一决胜负的一场战役,因在昆阳所以成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中的比较著名的战役,这次战役最大的收益者是刘秀,作为偏将军的刘秀一夜成名,还为他日后的夺天下奠定了基础。

由于当时新莽王朝的大军有四十三万,而绿林军只有一万七千多,两军对垒,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试问有谁能想过仅有不到两万人的绿林军竟然大获全胜呢?也因此使得这场战役无意中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很多人回议论这场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甚至有人说刘秀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了陨石术。据说在两军准备开战的前一天夜里,新朝的军队在军营中遭到了陨石的袭击,使得新朝的军力损失惨重。也就是说,还没有开战新朝的兵力就折损甚多,这也使得新朝的军队人心惶惶,都相信上天在帮助刘秀大军,因此在两军正式开战之时,都没有集中精力去战斗,因此王莽大军惨败。

2、昆阳之战的真实性如何

《后汉书》的记载里,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又不接受城内主要领导王凤的投降请求,意要全歼灭城内起义军。这时的刘秀只是一个偏将军,并不是昆阳的总指挥,大敌当前,其他人都吓破了胆,只有刘秀谈笑自若,众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接受了刘秀的领导。刘秀的计划是让人在城内坚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争取外援。就在此时,奇异发生了:“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厌伏。”这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生在昆阳城外的大营中。这话的意思是,晚上有流星坠入敌营,白天有团云落入敌营,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与此同时,刘秀从外边争取了几千援兵也杀了回来,在王莽军包围圈外四、五里列阵对敌。更可笑的事发生了,王寻、王邑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挑几千人来迎战刘秀,其他兵士在后观摩。刘秀将步、骑兵千于人,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后又来回冲入几次,连连得胜。后刘秀将三千敢死队,与昆阳城守军合击王寻、王邑部队,斩杀王 寻,敌军开始溃败。这时候,又一天气奇观出现:天降暴雨,狂风大作,揭瓦折树。<后汉书>记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敌人阵脚大乱,溃不可挡,踩踏而死无数,于是近乎全歼敌军,只有王邑等几个将军侥幸逃脱。

《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比较,说王寻、王邑将万于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得观摩,不许参战。人数要比《后汉书》的“数千”人多。最明显的是没有天降陨石这一天文现象,同样有大风暴雨这一记载。成书最晚的《通鉴》,很显然是参照《汉书》、《后汉书》记载编纂的,但也舍弃了天降陨石这一记载。这说明,司马光是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的。同样记载了王寻、王邑兵败时的极端天气,即大风暴雨。《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天降流星陨石一事,独<后汉书>有记载。在《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昼有云气如坏山,墮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载天文和天气现象,并且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示,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应。并且对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附会上一些事件,意思要说明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某些后果。来看天文志对这“营头之星”的附会解释:“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不管有没有天降陨石这一件事情,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鄱阳湖之战可能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这一次的战役就是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个人为了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这一战可以说是中世纪规模最大的水战了。不得不说,双方都是拼尽全力。但是陈友谅这边60万精兵不敌朱元璋20万,这也是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那么陈友谅这一次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 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跳海是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战役都是那种势均力敌,或者就是拼死一搏的。完全不会出现直接跳海自杀的。但是在这个“崖山海战”的时候,陆秀夫背着皇帝和10万的军民一起跳海自杀,同时也意味着宋朝彻底灭亡。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反抗都不反抗直接跳海自杀呢?1、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跳

  • 巨鹿之战项羽用的什么战略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巨鹿之战,大家肯定都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场战役项羽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那么项羽在这场战役中使用的什么战略战胜了秦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巨鹿之战项羽用的什么战略《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

  • 彭城之战刘邦为什么会输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彭城之战,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了,毕竟这场战役对于刘邦来说真的是遭到最大的惨败了。被项羽3万人击溃!据说,刘邦在这场战役竟然有50万人,这是真的吗?如果是这样刘邦为什么还会输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彭城之战刘邦为什么会输首先,我们要知道,彭城是楚国的都城,而刘邦之所

  • 白马之战是谁斩杀了颜良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白马之战,就是袁绍和曹操双方之间的战争。当时还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当时就是为了解救白马这个地方而发生的一次战役。但是,在这个战役中,袁绍的大将颜良战死。那么最后到底是谁斩杀了颜良呢?为什么会爆发这个白马之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白马之战是谁斩杀了颜良是关羽斩杀了颜良曹操是一个爱才

  • 宁锦之战爆发的原因,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宁锦之战,可能大家并不是很熟悉,因为这个战役是明朝和后金之间发生的。最后的结果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那么这场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的结果以及影响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宁锦之战爆发的原因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

  • 宁远之战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宁远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这个战役是由后金和明朝在宁远发生的作战,然而这一场战役,明朝也是用了1万的兵力战胜了后金的6万大军,不得不说,确实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这一次也是明军第一次打败后金。那么这一次的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宁远之战爆发的原因首先,公元1

  • 龙湾之战是谁和谁打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在历史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毕竟在古代的时候想要征服另一个王朝或者是国家,都是需要通过武力来解决的,那么在古代这个龙湾之战是谁和谁之间的战役呢?龙湾之战是现在的哪里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龙湾之战是谁和谁打龙湾之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役。陈友谅战败,只好乘小船逃走,张德

  • 夷陵之战对蜀国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夷陵之战,大家可能都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是比较出名的,而且在三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那么这场夷陵之战对于蜀国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场夷陵之战在历史上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夷陵之战对蜀国有什么影响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

  • 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这个柏举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场战役也算是古代军事上的一个以少胜多的成功战力。吴国的3万人马赢下了楚国的20万。不得不说,这一战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楚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优势还能失败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柏举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柏举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06年,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