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恒罗斯之战阿拉伯打怕了,它们是如何评价大唐军队的

恒罗斯之战阿拉伯打怕了,它们是如何评价大唐军队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2/23 22:41:40

恒罗斯战役后,阿拉伯人不敢出兵东进入侵唐朝,甚至没有试图进攻附近的安西四镇的想法。不是因为不想打,而是因为不敢打,阿拉伯人很清楚他们赢得恒罗斯战役是侥幸。唐朝天宝九年(750年),安西总统高仙芝率军攻打石国。兵临城下之时,石表示臣服于高仙芝,非忌惮唐朝的军队。高仙芝假装答应了,然后趁着城防松懈,迅速带兵闯入石国都城,俘虏国王,屠城掠夺。胜利后,高仙芝班师回京,唐玄宗献俘。

唐军屠城时,石国王子从乱兵中逃出,向西方国家哭诉唐军的奸诈。此时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大食帝国正在崛起,不断向东扩张,相继征服西方国家,逐渐与唐朝帝国的势力范围重叠。两股强大的势力在西亚交锋,一场大战肯定不可避免。这时,历史上的大食被称为黑衣人大食,又称阿巴斯王朝。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呼罗珊地区的总督艾布·穆罕默德。艾布想借此机会与西方国家联手攻打唐朝,取得对西域的绝对控制权,于是积极策划对唐朝安西四镇的军事行动。

在摸清大食的战略意图后,高仙芝打算主动深入阿拉伯势力范围,想在这一地区击败黑衣大食的统治。高仙芝是高丽人,唐军在汉武帝高宗时期打败了高丽,高仙芝的祖先随唐军来到中原定居。高仙芝擅长骑射,谋略十足,自幼就随父征战西域,在战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成名后,他几乎没打过败仗。在他的指挥下,唐军在西域的军事实力令人刮目相看,这让西域各国胆战心惊,甚至吐蕃也退出了对西域的争夺。

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指挥2万唐军从安西府所在的龟兹出发,翻越帕米尔高原,将突厥葛罗禄部和拔汗那的1万人编入唐朝军队,共3万盟军到达恒罗斯。此时,大食已经在这里整装待发了。当地阿拉伯军队有骑兵4万人,西方国家盟军6万人,联军总兵力10万人。实际指挥官是齐亚德。

从战场形态来看,唐军长途跋涉来此,大食则是以逸待劳。从人员数量来看,大唐也处于劣势,3万对10万。但高仙芝对自己的两万唐军极其自信,不然也不会长途跋涉孤军深入。唐军两万人属于各兵种组合部队,包括1万骑兵、6000重步兵和4000弓弩手。唐军的重步兵是前锋,手持陌刀。这是一种两面带刃的长柄武器,士兵通常用双手握住,刀柄和刀刃的比例大约是二比三,刀刃和现在的日本刀差不多,但是刀刃是直的。陌刀也可称之为“断马剑”,是专门对付草原骑兵的。大食军则是以骑兵为主,主要武器是阿拉伯弯刀。

战斗打响后,高仙芝将弓弩手分成1000人为一排,总共三排,留下1000人作为预备队。当大食联军进入唐军射程时,唐军弓弩手开始轮番射击:第一排齐射结束,第二紧随其后,同时第一排开始准备。第二齐射完成,第三排紧随其后,同时第二排开始准备。第三排射击后,准备好的第一排弓弩手紧随其后。就这样不停的循环着,箭如雨下。侥幸躲过箭雨的阿拉伯联军士兵冲向唐军时,首先就会遭遇到唐朝的重步兵。一阵刀兵砍杀过后,大唐骑兵出击进行收割,尸横遍野。大食联军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最后均无功而返,扔下大量尸首。

战斗持续了五天。第一天,唐军消灭了大食联军3000人。第四天,大食品联盟已经损失了2万人。当然大食联军也不是省油的灯,唐军死了6000人,战斗第五天,战场风云突变。葛逻禄部突然背叛,联合大食联军一起攻打唐军。唐军是联合兵种协同作战。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阵型很快被打乱了,抵抗完全丧失。遭到全面进攻的阿拉伯骑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高仙芝只带领1000多名残兵逃跑。

逃回龟兹的高仙芝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在他心里,这场战斗应该已经胜利了。因此,他打算整顿地区,在=四镇联合大唐国的军队,再次集结,远征大食。然而,在下属的强烈劝阻下,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虽然大食客打赢了对恒罗斯的战斗,但他们真的惊出了一身汗。唐军强大的作战能力让阿拉伯人感到担忧。他们知道,如果不是葛逻禄人的阵前倒戈,他们肯定是要吃败仗的。因此,阿拉伯人根本没有勇气再打大唐的心思。

对于大唐来说,恒罗斯之战只是一场小小的边境冲突,所以史书记载非常简略,战败的高仙芝也并没有受到惩罚。然而,这场小小的战争却对世界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苏联反坦克重型狙击步枪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我们在玩二战题材的游戏或者看二战题材的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苏联士兵扛着一把又长又重的反坦克步枪,也叫战防枪。普遍装备步兵用于攻击三百米范围内的坦克、装甲车,也可用于摧毁八百到一千米范围内的土方结果以及掩体。出现的时期是从坦克诞生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坦克大国的苏联,也曾大量装备这样的反坦克步枪

  • 德军第48装甲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为何曼施坦因接手时损失惨重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德国第48装甲军,其实翻一翻这支军队的军史,历史并不长。这支军队期初只是个普通的步兵单位,诞生于1940年6月20日,法国战役之后了。然而,在巴巴罗萨计划被批准和实施的四天前,德国最高统帅部突然将这支名不见经传军队升级为摩托化军队,在1941年对苏联的进攻中,它被置于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之下。尽管

  • 德军撤出高加索地区是为何,为何体现出了曼施坦因的聪明之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当曼施坦因和朱可夫都把目光放在斯大林格勒的围攻上时,苏联当时其实是有机会切断德国A集团军群的退路的,即使让德军占领了油田之后在夺回来。其实德军开始从高加索撤退时,是已经占领了梅科普油田的,而且一些油井甚至都开始产油了。那么到底是为何促使德军在第一时间撤退了呢,还是因为担心后方道路被切断吗?我们不难发

  • 曼施坦因为什么重视A,B两个战斗群结合部的安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战争

    曼施坦因接下组建顿河集团军群任务时候非常突然,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而且时机还非常的紧迫。1942年11月19日苏联发动“天王星行动”后,此时德国人才发现战争事态不对劲,于是匆忙命令曼施坦因率领第11集团军司令部接替顿河集团军群。当时,这个名义上的战斗群是由罗马尼亚陆军总司令安

  • 二战后英国为什么不能重塑大英帝国辉煌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之后英国为何不重塑大英帝国辉煌?事实上英国试过了!但是没有成功。二战结束后,世界GDP的比例是:美国:英国(加上殖民地):苏联=10: 7:3。如果法国及其殖民地已经恢复,英法的GDP还是比美国高!这个时候,不像很多人估计的那样,美国对付的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在经济上,1944年布雷顿森林经济体

  • 二战时期苏联军队的伙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与现在相比的话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当时也不乏有一些比人家提前强大富裕起来的国家。这些国家不仅仅能为士兵们制造出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且还能够给士兵们提供充足的美食。相比之下,同一时间的中国可就惨多了,既没有兵工厂,士兵们也吃不起像样的伙食。当然了,没有对比就没有

  • 闪击战为什么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七十多年过去了,创立闪电战理论的古德里安,以及参与战争的优秀指挥官都已经死了,但这场战争带来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在苏德战争史上,有很多像进攻布列斯特要塞这样的围攻行动,其中曼施坦因占领塞瓦斯托波尔,德军进攻列宁格勒。当然,最典型的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这些战役相比,莫斯科战役和争夺哈尔科夫的四次战役不

  • 堡垒行动的失败造成了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7月5日“堡垒”行动后,苏联在下半年从未停止过对德国军队的反击。先是抓住曼施坦因孤军突进的军队收复了哈尔科夫。然后紧随其后又连打了三个翻身仗,迫使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直接向第聂伯河西岸挺进,一路顺带着也收复了基辅,这也使得第四装甲军的霍尔特大将失业了。从作战实力来

  • 曼施坦因堡垒计划为何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1943年7月5日发生的库尔斯克坦克决战,实际上加速了德军在东线失利的进程。为什么这么说?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到1943年1月,德军在东线只有495辆坦克,但由于瓦图京急于取胜,又缺乏集中装甲坦克围歼曼施坦因,德军根本不可能打赢哈尔科夫的反击,因为双方差距太大,曼施坦因以少胜多也被外界称赞。很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一战让欧洲6500多万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得到了释放与爆发。这场战争造成了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士兵阵亡500多万人以及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士兵阵亡300多万人,平明老百姓更是伤亡不计其数的代价而结束。点燃这场人间惨剧的战争仅仅只是一次刺杀事件,即萨拉热窝事件。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